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探讨

张志南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临床内科,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内科治疗体会,提升治疗水平.方法:选择某医院于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3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列入研究对象,划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某医院收治的5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并进行科学饮食规划.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症治疗心脑血管病.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疾病诱因和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后,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喜食甜食荤食、吸烟习惯以及低血糖病史明显多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显著治疗效果(P>0.05).结论:喜食甜食荤食、吸烟习惯以及低血糖病史是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产生的重要诱因,采取常规治疗配合心脑血管病对症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工作时间量化分配方案在手术室护士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工作时间量化分配与绩效挂钩,建立科室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方法:把护理工作时间量化为标准值,在工作时间内对护理工作进行量化,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结果:合理拉开科室护理人员的绩效差距,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论:通过5年的不断摸索改进,建立相对科学、合理、公平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

    作者:陈元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讨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方法、疗效,以及髋关节治疗术的安全性分析.方法:抽取48例利用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些全髋关节中,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有19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有29例.在这48例患者无感染、脱位发生.在随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假体都没有松动迹象,相关关节功能的评分与术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良好,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关键是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出现的关节功能障碍,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舒达勇;何文锋;张普德;廖政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在脑瘫儿童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儿童80例,根据患儿家长是否自愿增加引导式教育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对治疗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言语、认知、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言语、认知、运动功能、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引导式教育更有利于提高脑瘫儿童的言语、认知、运动功能、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明;杜友红;姜新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甲组用药量为20mg/d,乙组用药剂量为40mg/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胃肠不适、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甲组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为8.33%(4/48),乙组用药不良反应为10.42%(5/48),组间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所产生的用药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80例我院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服用米索前列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母草针剂,将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产程时间等情况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益母草针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情况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更好的帮助患者降低出血量.

    作者:崔德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抗宫炎分散片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抗宫炎分散片+微波治疗应用在重度宫颈糜烂中的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2017.05.01-2018.02.01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4例重度宫颈糜烂病人分成32例/组.对照组——单纯的微波治疗,观察组——微波治疗+中药抗宫炎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各症状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阴道排液时间(14.56±0.58天)、阴道流血时间(6.62±0.49天)、创面愈合时间(4.01±0.35周)更短,治疗总有效率(93.75%)更高(p值<0.05).结论:重度宫颈糜烂在微波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宫炎分散片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志荣;李静;崔兰侠;王春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塞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30)与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程度、血脂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普伐他汀,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率.

    作者:周胜堂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采用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的方法为早孕患者终止妊娠的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药物流产、人工流产为早孕患者终止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终止妊娠的108例早孕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药物流产(n=54)及人工流产(n=54).结果:与药物流产组对比,人工流产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更高,阴道出血时间更短,完全流产率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明显(P<0.05).结论: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各具优势,前者疼痛程度较轻,后者完全流产率较高,阴道出血时间较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适当的终止妊娠方法.

    作者:周朝霞;刘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护理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护理管理申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收集中医护理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经历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综合分析探讨中医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结果:目前中医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包括当下中医专业护理人才较为稀缺、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较低、相关管理制度不明确或落实不到位以及中医临床护理操作方法,思想观念较为传统,未与现代医学理论接轨.结论:为了提高中医护理的护理质量,必须加强对中医护士人员的全方位能力培训,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充分引进现代医疗科技.结合传统中医治疗相关理论,让中医护理也能与时俱进.

    作者:杨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阴道分娩顺产接生会阴保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顺产接生时,不同会阴保护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在我院阴道分娩顺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会阴保护法,观察组53例,采用拇指并用托肛保护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保护结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拇指并用托肛保护法在阴道分娩顺产产妇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会阴损伤率.

    作者:龙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利胆排石汤与穴位针刺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利胆排石汤与穴位针刺联合腹腔镜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72例胆结石并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并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胆排石汤与穴位针刺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以及引流液胆汁成石成分和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抗生素使用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1dTBA、UCB、Ca2+、TNF-α、IL-6各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7d以及术后20d研究组患者TB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B、Ca2+、TNF-α、IL-6各指标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情况.结论:中医综合方法结合腹腔镜术治疗胆结石并胆囊炎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时庆;李亚彬;苏伟;韩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药药学服务的特点 、存在问题与对策

    药学服务是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药学服务目的是促进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也逐渐进入临床药学人员的视线,但在中药学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我国应该掌握中药药学服务的特点,分析当前中药临床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姚志蓝;彭有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血清学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血清学疗效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1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益气方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BNP、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86%(79/8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07%(68/86),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血清BNP、CRP水平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NP、CRP水平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清BNP、CRP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韩维明;阎卫卿;原宏梅;田树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关节松动术与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肩周炎患者实施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和肩关节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50例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为参照组行肩关节推拿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肩周炎患者行肩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能够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将其分组分析,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的诊断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组则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对比两组检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符合率基本相似(P>0.05),但对比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施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其不仅灵敏度、准确性及检出率较高,且操作方便、安全,可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首选方法,适用于对该类患者的筛查和监测.

    作者:李菁;刘静亚;朱丽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诊内科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每分钟搏出量、心排出量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可收获理想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何以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痰培养结果 ,分析菌群分布以及耐药性.结果:分离病原菌共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高,分别为23.3% 、19.6% 、15.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结论:分析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文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肿痛等不良症状发生,有利于患者切口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曙霞;周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口服五红汤降低化疗患者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服五红汤后血红蛋白的变化及患者口服五红汤舒适度的改变,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预防血红蛋白降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前3天开始,每天口服五红汤200ml,连续17天,通过抽取外周静脉血观察口服五红汤后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红蛋白的变化及口服五红汤后呕吐疗效观察[1]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口服五红汤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红蛋白计数.改善患者的舒适度[2].结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口服五红汤后红红蛋白计数有所提高,患者舒适度得到改善,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度.

    作者:张超;佘熙宇;施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方法探析

    目的:探讨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方法:选取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后即安排手术.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讨论:急性阑尾炎在治疗的过程中应做好抗感染防护,这对急性阑尾炎预后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英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