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刘静亚;朱丽新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间300例宫颈病变患者,患者均实施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并对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术后取病灶组织实施病理检查,分析总结两种病理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阴道镜活检检出宫颈炎症及息肉53例,扁平湿疣36例,CINⅠ84例,CINⅡ130例,CINⅢ33例;术后病理检查检出宫颈炎症及息肉57例,扁平湿疣38例,CINⅠ45例,CINⅡ112例,CINⅢ35例,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13例.阴道镜活检各分级患者与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宫颈炎症及息肉96.2% 、扁平湿疣88.9% 、CINⅠ87.5% 、CINⅡ83.1% 、CINⅢ60.6%.总符合率为84.3%.结论:手术前后实施病理诊断可辅助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杜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讨论压疮预防在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01月-2018年05月对152例高危压疮病人应用压疮预防流程进行压疮预防管理.结果152例高危病人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压疮预防可以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创面不同止血法对卵巢储备的价值.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患有单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双极电凝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方法对患者进行止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以恢复,且两组患者月经发生一定变化,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两组患者雌二醇(E2)水平相比于术前均有所下降,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 H)和黄体生成素(L H)水平相比于术前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窦状卵泡数(Fo)相比于术前有所降低,对照组Fo相比于术前有所升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FSH、E2、LH水平相比于术前均有所上升,Fo水平有所下降,对照组患者FS H、Fo水平相比于术前有所上升,E2、L H水平有所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极电凝法在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并对卵巢储备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甄凤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低钠血症是临床上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15% ~30%[1],在老年人群中低钠血症更为普遍.严重的低钠血症加重患者病情,诱发各种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出现低钠血症,必须积极干预,加以纠正.但有时患者的低钠血症采用常规的补钠措施并不见效,呈现出顽固持续的特点,说明造成低钠血症的真正原因尚未找到.此时,对合并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不要忘了某些药物也是造成低钠血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磊;李晓琳;咸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某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2016年12月20日-2017年12月01日),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进行依达拉奉、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情况、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显效例数有32例、血细胞比容为(38.55±2.54)% 、纤维蛋白原为(2.01±0.88)g/L、NIHSS评分为(8.88±2.01)分、ADL评分为(75.41±10.54)分,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佳,可推广.
作者:辛袁;崔洪源;石刚;邓苏芳;张世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面对细菌耐药的客观存在,论述了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四个方面.首先是人类如何对待微生物,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其次是人类如何使用抗生素.第三个是人类如何理解该菌株的抗药性.第四是临床医生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以确保佳疗效并抑制细菌耐药性.它是追求抗感染功效的佳优化,并提升致病性真菌抗性的有效性.尽量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基本措施.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高校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择取2017年9月入学的1500名高校新生展开研究,自制调查问卷,分析不同生源学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以及学生了解肺结核知识的主要途径.结果:从整体上来看,农村、城镇、城市学生的肺结核知识了解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生了解肺结核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宣传活动,而从学校健康教育了解相关知识的学生比例占比不大,仅有68.93%.结论:高校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认识不足,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方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的表达价值和临床价值,提升我医院检验科工作水平.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研究组,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列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法对上述三组患者的血清IL-1β和IL-18指标进行检查,对研究组患者分为轻症、中症和重症三组进行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比较,研究其指标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之间的关系.结果:检查后,发现研究组患者在血清IL-1β和IL-18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中,重症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上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1β和IL-18指标显著升高,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判断、诊治有重要参考意义.
作者:赵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讨论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8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指标.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冠脉血流、抗氧化能力及脂质代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治疗效率较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权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把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期肾损害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呼吸暂停的低通气指标是AHI大于或等于5,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ESS评分以及睡眠呼吸参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ESS评分以及睡眠呼吸参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5),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早期肾损害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重点分析的就是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间急诊科接收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患者合理的分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各有51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监测,研究组的患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上存在明显差异,能够体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4.12%(48/51),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72.55%(37/51),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明显,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落实护理风险管理,可以稳步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又能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作者:胡运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腹泻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从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我们进行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中随机抽取160例,均匀分为两组,其中对实验组的80例患儿使用腹泻散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而对照组80例患儿仅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平均治疗时间为三天.比较了两组患儿在进行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腹泻散联合蒙托石散对小儿腹泻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使用借鉴.
作者:张继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在血管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血管外科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6例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行优质护理服务,26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行常规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士基本理论得分(83.7±1.6)分、基本技能得分(90.4±3.2)分及护理工作执行率92.30% 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血管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艳惠;刘凤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潜在的护理环节影响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5-2017年,医院妇产科分别共接待住院对象489例、486例、471例,回顾性分析,调取2015-2017年医院妇科、产科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产科感染对象纳入病例组,选择未发生任何医院感染对象50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015-2017年妇科感染率4.44%,产科1.64%,感染率、感染例次率基本持平.妇科与产科2015-2017年医院感染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剖宫产、超重/肥胖、阴道指检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中妇科的感染率发生率较高,而产科感染集中在切口感染上,感染影响因素较多,护理重点在于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对象,强化预防护理.
作者:王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下降、左室射血分数、每分钟搏出量、心排出量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可收获理想治疗效果,值得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何以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同时总结颅内肿瘤病人手术麻醉期间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是异丙酚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颅内肿瘤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将所得病人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给予对照组病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病人的麻醉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的清醒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颅内肿瘤病人,在其麻醉期间为病人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能够确保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清醒速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应用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A组(n=38)与B组(n=38),A组予以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干预,B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A组护理后1、3、6个月的Harriy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干预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干预可有效缓解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部分治疗改为手术处理;观察组进行了,标准化大骨瓣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等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20天,两组生命征、意识情况、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0天,临床观察点(生命征、意识恢复情况(P<0.05),死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5.6%,同时死亡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5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颅内损伤后,如果有手术指征,尽早手术治疗是挽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开颅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缪志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陈霞教授认为女子年过七七,肾气渐衰,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肾虚为其根本,但此类病患往往在肾虚的基础上,还兼有肝、脾、心三脏功能紊乱.肾虚-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系主要病机,治疗当以补肾为主,兼顾疏肝-健脾-宁心.临证多选用莲子心-黄连等药对治疗,颇有良效.同时,陈师还提倡养生之道,天人合一,燮理阴阳.
作者:刘芳;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疝气患者使用疝气补片的临床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对以往接收过对急性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共入院治疗对急性疝气患者数量60例,这6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疝气相关标准,其中60例对急性疝气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25例,整体年龄小于30岁为28例,30-45岁之间为22例,大于45岁为10例患者.整体平均年龄在(33.8±5.9)岁.并随机平分分配两组,每组人数为30人,将其定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接受疝气补片修补术,主要通过一个治疗阶段进行比较,这两组通过前期分析得知,在年龄、性别上均有可比性.主要针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程度评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同时也要针对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接收过60例对急性疝气患者进行分析后,这些患者均有好转,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10例(33.3%)有效为8例(26.7%),总有效率为60.0%.而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显效为12例(40%),有效为15例(50%),总有效率为90.0%.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患者手术时间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为手术时间31.7±6.5 min而对照组手术时间55.8±10.8 min;患者疼痛程度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疼痛程度为3.4±0.9,对照组疼痛程度为6.8±1.2;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通过两组比对后,均没有产生严重不良反应,通过治疗后有不良反应患者都可以自行调节,调节后均为正常表现.结论:通过对接收对急性疝气患者进行分析后得知,疝气补片可以有效治疗对急性疝气患者,并提高治疗效率,而不良反应几乎没有,所以疝气补片该方法可以对急性疝气患者有效治疗,使得大力进行临床发展.
作者:晏廷果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