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艳
目的:对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日常护理中的应用要点以及对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以及观察组25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随访半年后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后,对照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17/25)68.0%,观察组患者本次护理总有效率为(24/25)96.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松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治疗,并服用补肾健骨汤进行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以及ODL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中柱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被接受和运用,其中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疗效显著.在总结分析相关文献报道并结合临床经验的前提下,笔者选择以米索前列醇口服加米非司酮阴道给药的方式进行药物流产观察,在应用的62例患者中收效甚佳,完全流产率达98.39%,且阴道流血时间较短,总体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口腔修复科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此次11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口腔康复科接收的口腔修复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服务方法将11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口腔修复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护理服务能力.
作者:郑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76例RA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88组,各组1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活动指导、药物指导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开展有助于减轻疼痛的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与入院15d后用11点疼痛数字等级量表(Pl-NRs)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入院15d后,两组PI-NR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开展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其疼痛,加速康复进程.
作者:李燕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非特异性腰背痛发病率高,现有的保守治疗疗效有限,而肌内效贴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肌内效贴可以在腰背部提供支撑,放松肌肉并降低疼痛阈,已逐渐应用于非特异性腰背痛的治疗中.
作者:竺佳晟;李金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后,观察其特征,提升诊断乳腺癌的准确度.方法:随机抽取从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切除乳腺肿块手术的100例患者,把她们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对象,观察临床报告,研究乳腺肿块在超声检查下的特征,分析乳腺肿块的体积、所处位置、所呈现的形状、微钙化情况、边缘情况、内部回声、病灶的后方回声、纵横比以及与肿块同侧的腋下淋巴结状况等指标的变化.把它们与手术后的病理指标作对比,并计算出,乳腺肿块在超声检查下的特征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发现110块乳腺肿块,其中65例患者确诊为乳腺癌,有8例患者与肿块同一侧的淋巴结发生肿大情况、乳腺肿块的体积等超声检查特征对比、乳腺肿块的钙化、病灶的后方回声、纵横比三个超声检查特征的诊断符合率是高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乳腺肿块的微钙化、边缘情况、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纵横比等超声特征,可以区分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从而进行判断是否发生乳腺癌,给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作者:苏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在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胃癌患者94例,依据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理念护理,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术后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74%,对照组满意度78.72%,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护理中能够加快术后恢复,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推广.
作者:贾蓉蓉;唐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复杂输尿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分为三组,即输尿管镜碎石(URL)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RLU)组,每组患者各30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手术一个周以后,输尿管镜碎石组的结石清除率为36.7%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组的结石清除率为78.3%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5.9%.MPCNL组合RLUURL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要高于URL组患者(P<0.05),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结石清除率都很高,相对输尿管镜碎石治疗法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周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60例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未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减压式人工流产方法并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抑郁、焦虑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减压式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个性化护理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李建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青光眼术后视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12月诊断青光眼患者120例,入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丹参组,治疗时间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与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观察2组患者视野缺损评分、平均敏感度.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与视觉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后,联合组患者视野缺损评分[(6.09±0.63)比(2.48±0.46),t=3.098]下降,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14.38±2.53比(18.93±2.17),t=3.654]水平上升;丹参组患者视野缺损评分[(6.15±0.65)比(4.98±0.81),t=2.654]下降,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14.40±0.79)比(15.90±2.18),t=2.092]水平略上升,2组患者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6.83±0.75)比(10.23±0.85),t=3.438]下降,视觉生活质量[(11.09±1.84)比(22.57±1.95),t=3.275]水平上升;丹参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6.94±0.79)比(8.93±1.32),t=2.083]下降,视觉生活质量[(10.95±0.27)比(15.80±2.37),t=2.431]水平略上升,2组患者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血清IL-4[(215.98±37.62)pg/ml比(129.87±34.96)pg/ml,t=3.809]下降,IL-12[(89.64±12.34)比(112.58±11.56),t=3.289]水平上升;丹参组患者IL-4[(223.09±38.65)pg/ml比(165.39±45.72)pg/ml,t=2.784]下降,IL-12[(90.62±11.38)比(99.85±10.73),t=2.578]水平上升,2组患者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可以调节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提高青光眼术后患者平均视网膜光敏感度,降低视野缺损评分,提高患者视觉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作用.
作者:曹志娟;仇红霞;李怡璇;范红芳;康建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振动排痰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95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振动排痰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患者临床中采用振动排痰护理措施,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贾丛羽;张宝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卫生院收治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作为对象(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基础治疗,针对治疗组38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对比的治疗半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后的治愈率(94.74%)明显优于常规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8.38%),两组相比:P=0.037.结论: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庆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自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海莲;杨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随机挑选16例,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早饱、餐后饱胀以及上腹胀痛等临床症状变化进行对比,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能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具备较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且枸橼酸莫沙必利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较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时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每组100例随机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服用氯沙坦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服用复方制剂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都治疗10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学血压下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程度大,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临床治疗效果显示,将氯沙坦与氢氯噻嗪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刘春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剖析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应用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科接诊的慢性根尖周炎病患83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之进行分组:A组43例实行一次性根管治疗,B组40例实行多次性根管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同B组的95.0%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治疗工作当中,一次性和多次性根管疗法都能取得相同的疗效,但一次性根管疗法有助于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就诊频率,减少细菌感染发生风险,建议采纳.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紧急措施及总结给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急诊抢救,并给予其全程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12例为显效、15例为有效、3例为无效,有效率为93.33%.结论:在急诊抢救中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全程高效的护理服务,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更好地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方法:叙述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本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前托与后托为两分体结构 ,前托顶部固定设有下颌支撑体 ,前托上设有开孔 ,后托顶部固定设有脑垫托 ,后托上设有换药孔 ,前托两端设有凹槽 ,后托两端固定设有延伸板 ,延伸板上设有若干个扣槽 ,前托两端固定设有卡扣 ,前托两端的凹槽与延伸板配合 ,扣槽与卡扣配合 ,卡扣为 4 个且纵向并列分布.
作者:哈力·哈布力汗;阿特那依;金格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药物流产后孕囊在6小时之内顺利排出而且阴道出血量<月经量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孕囊排出之后口服抗生素头孢妥仑匹酯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服用米非司酮与茜芷胶囊,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在服用药物之后的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临床止血疗效.结果:研究组在出血量=月经量例数所占比例(67.5%)明显高于对照组(40.0%),而且研究组在出血量>2倍月经量方面所占比例(2.5%)显著低于对照组(25.0%),而且研究组在出血时间<14小时例数所占比例(57.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而且研究组在出血时间>24小时例数所占比例(15.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患者采用抗生素加用米非司酮与茜芷胶囊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可以迅速减少出血量或止血,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蕾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