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芳
在我国医疗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且医疗规模也随之变化,加大了院内感染的现象,且十分普遍,这时就突显了医院管理的重要作用.医院可谓是人员密集的场所,也是病原体传播的关键地点[1].为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医务人员的医疗技能和医疗质量尤为关键.笔者针对现阶段实习医院的感染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降低医院感染率,提升医疗成效.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为今后医学的良好发展奠定贡献微薄力量.
作者:刘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卵巢肿瘤核磁共振成像影像特征以及临床应用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对临床检查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患有卵巢肿瘤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试验组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方式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CT检查方式,对其临床诊断过程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情况与手术过程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中诊断方式对肿瘤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率都高于对照组,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核磁共振成像可以较为准确的对卵巢肿瘤情况进行诊断,对肿瘤诊断的定位和定性的准确性有着一定的意义,可以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加以运用.
作者:张慎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纤支镜灌洗与常规治疗在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64例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干预组、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患者予以纤支镜灌洗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组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结果:干预组评估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81.3%,P<0.05.干预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平均(8.5±1.7)天;病灶吸收天数平均(16.7±4.2)天;肺部复张天数平均为(7.1±1.2)天;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平均(9.3±1.1)天,与常规组比较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为(96.7±2.2)% 、二氧化碳分压平均为(33.5±4.4)mmHg、氧气分压平均为(93.4±2.7)mmHg,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纤支镜灌洗在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患者中的疗效更理想.
作者:周世雄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潜在的护理环节影响因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5-2017年,医院妇产科分别共接待住院对象489例、486例、471例,回顾性分析,调取2015-2017年医院妇科、产科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以产科感染对象纳入病例组,选择未发生任何医院感染对象500例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015-2017年妇科感染率4.44%,产科1.64%,感染率、感染例次率基本持平.妇科与产科2015-2017年医院感染类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剖宫产、超重/肥胖、阴道指检比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中妇科的感染率发生率较高,而产科感染集中在切口感染上,感染影响因素较多,护理重点在于控制可控的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对象,强化预防护理.
作者:王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应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颈部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晕针、断针、滞针、脊髓或椎动脉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共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众所周知,当患者发生脑中风后会引起很多的后遗症,而所有后遗症中吞咽困难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本文通过解析脑中风患者在吞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关于脑中风在护理中应该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且通过护理将脑中风患者关于吞咽困难的问题进行一些的康复训练,以此来增强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能力.
作者:周慧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研究,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可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较高,相比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中局部出血患者有1例,乳晕感觉异常有1例,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局部血肿患者有5例,乳晕感觉异常有3例,乳头溢液有2例,3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取环乳晕切口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乳晕美化程度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对促进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海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的临床效果,从而为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内我院骨科接收的106例骨折患者,按床位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刘涛;田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服用药物数目对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药物数目分为单药组(服用一种药物)和多药组(服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一31中文版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个方面的评分.结果:单药组患者在生活满意度、情绪、社会功能、总得分这几个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多药组(P<0.05).结论:使用多种药物对成人癫痫患者进行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尽量采用单药来控制癫痫的发作.
作者:吴洁;唐孝龙;杜友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限制液体复苏措施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5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非限制液体复苏.结果:两组患者补液到手术时间、液体复苏量、并发症、死亡率等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食道支架置入术中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用单盲法和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位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高于对照组(23.3%),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1.1)分,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3±2.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89.6±3.3)分,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71.1±23.3)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食道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史本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应用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A组(n=38)与B组(n=38),A组予以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干预,B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A组护理后1、3、6个月的Harriy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干预后SF-36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与临床路径结合干预可有效缓解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李娟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早期乳腺癌患者84例,均分两组予以治疗,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研究组则对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术进行治疗的应用效果更加明显,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予以使用.
作者:汪如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以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Onyx胶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药组患者于手术前后各1周给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变化.比较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分析2组患者脑微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血清CRP[(19.98±2.78)mg/L比(12.35±2.09)mg/L,t=3.987]、IL-6[(22.95±4.90)pg/mL比(10.78±3.90)pg/mL,t=3.562]、MMP-9[(27.93±4.62)ug/L比(16.80±3.41)ug/L,t=2.762]水平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CRP[(20.87±2.56)mg/L比(19.90±2.11)mg/L,t=0.987]、IL-6[(23.07±3.75)pg/mL比(20.99±2.46)pg/mL,t=0.785]、MMP-9[(28.01±4.35)ug/L比(26.98±5.43)ug/L,t=0.8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外周循环血EPCs[(0.017±0.006)% 比(0.025±0.009)%,t=2.083],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GOS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脑微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可以下调体内炎性反应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显著提高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永刚;张春波;赵利民;褚瑞峰;邓树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萋-尼氏法抗酸菌染色法、分歧杆菌快速液体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在肺结核患者痰中结核分歧杆菌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时间节点2016年12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24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和均等的原则将其分成三组,每组各82例;其中82例为A组,予以萋-尼氏法抗酸均染色法检验、82例为B组,予以分歧杆菌快速液体培养法检验、82例为C组,予以荧光定量PCR法检验,并选择本院收治的246例非结核病患者作为参照;根据三组检查结果经对比,比较三组各自的优越性.结果:结核组中的染色法阳性数占比30.08% 、培养法阳性数占比为41.06% 、PCR法阳性数占比为65.85%;三组检出率对比,染色法<30.08%<培养法41.06%
作者:李培松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和佳搭配剂量.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患者主要服用丙泊酚联合每千克0.5微克芬太尼;B组的患者主要服用丙泊酚联合每千克1微克芬太尼;C组患者服用丙泊酚联合每千克1.5微克芬太尼;D组的患者单纯服用丙泊酚来进行麻醉.结果:各组手术患者的SBP、HR和SpO2和手术之前相比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是下降的数据并不多,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意识消失、恢复和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上,A组和D组没有明显差异,B组和C组的时间要比D组低,在患者手术之后的宫缩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A组的宫缩痛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D组.结论:丙泊酚在静脉注射的过程中联合适当剂量的芬太尼是一种比较值得推荐使用的安全并且有效的门诊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方式.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临床产科在围产期阶段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导乐仪镇痛方式对产妇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14例产妇,以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围产期干预;观察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导乐仪镇痛方式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围产期阶段仅出现2例母婴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8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VAS疼痛程度评分在产科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对产科分娩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为93.0%,对照组为80.7%,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产科在围产期阶段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导乐仪镇痛方式对产妇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大程度上减轻产妇疼痛,从而提高其对临床产科干预模式的满意度.
作者:官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苏醒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出我院60例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和麻醉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苏醒质量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能有效提高苏醒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乔士杰;贾静慧;王国利;李艳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部分治疗改为手术处理;观察组进行了,标准化大骨瓣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等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20天,两组生命征、意识情况、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0天,临床观察点(生命征、意识恢复情况(P<0.05),死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5.6%,同时死亡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5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颅内损伤后,如果有手术指征,尽早手术治疗是挽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开颅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缪志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整体干预应用于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仅仅只有1例,占比2.1%,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32,P=0.033).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帮助阑尾炎患者缩短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明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