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霞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卫生院收治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作为对象(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基础治疗,针对治疗组38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对比的治疗半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后的治愈率(94.74%)明显优于常规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8.38%),两组相比:P=0.037.结论: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庆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分成低剂量1组、低剂量2组和高剂量组.3组均给予采用对症、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沙丁胺醇和布地奈德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低剂量1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2μg/(kg.次)3次/天;低剂量2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2μg/(kg.次)2次/天,高剂量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4μg/(kg.次)2次/天.结果:治疗5-7天后比较,低剂量1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较低剂量2组缩短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低剂量2组缩短0.7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较高剂量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缩短0.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高剂量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缩短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2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较高剂量组缩短0.0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2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高剂量组缩短0.1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常规2次的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与高剂量治疗疗效相同.3次的低剂量干扰素雾化吸入比常规2次的低剂量或高剂量雾化吸入治疗疗效好.
作者:赵明波;金辉;王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喹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氯氮平和喹硫平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喹硫平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再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的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62例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的治疗组和42例的接受静滴更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消失、咽峡炎消退、ALT恢复正常以及淋巴结缩小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参照组为76.0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联合治疗的方案,临床症状恢复快,病程缩短明显,获取的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覃艺;邓燕艺;陈虹伊;马晓红;甘宁;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治疗退变性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的退变性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36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每组各18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进行治疗,对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髂骨段植骨的方式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腓骨段植骨对退变性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在医学临床领域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陈震;杜涛;王邵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服务模式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该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320例老年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参照组的160例老年人健康管理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对实验组的160例老年人健康管理患者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将两组老年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之后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老年人实施个性化服务模式后ADL指标、GQOLT-74指标、管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健康管理中采取个性化服务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极具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袁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缩泉丸合茯菟丹加减疗法在脾肾阳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用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6.05.02日-2018.02.02日在本院治疗的80例脾肾阳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病人分成2组(40例/组).对照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西医对症治疗+缩泉丸合茯菟丹治疗.对比两组实验室指标变化和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三项实验室指标数据都比对照组低,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0.00%)(P值<0.05).结论:缩泉丸合茯菟丹加减疗法在脾肾阳虚型Ⅲ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效果可靠.
作者:郑斯玉;王宇;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经不同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的新生儿29例作为观察研究对象,根据穿刺点的不同分为肘部静脉置入的对照组(n=13)以及头部颞浅静脉置入的观察组(n=16),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置入情况.结果:(1)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一次成功率高达93.75%(1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23%(9/13),渗血量(5.7±1.6ml)低于对照组的(17.3±2.5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置管障碍率仅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5%,静脉炎发生率仅为6.25%,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颞浅静脉置入PICC导管成功率更高,静脉炎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芳;张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针对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的儿童患者通过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后,对其药物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3.1-2017.3.1)之间,取100例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的儿童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比组(50例)患者进行孟鲁司特钠药物治疗,观察组(50例)进行孟鲁司特钠和酮替芬联合治疗,对比两组小儿的治疗效果和各项症状的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小儿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比组,各项症状的消退时间要比对比组快(P<0.05).结论:针对患有小儿支气管炎的儿童患者通过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患者的痊愈时间得到了加快,值得在医学中推广.
作者:李英;王文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在骨科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对于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骨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对于观察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采用MMSE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4h的认知功能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占比5.0%,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占比2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麻醉方式都会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影响,采用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比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广泛应用.
作者:何朝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划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预混胰岛素作为治疗手段,研究组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作为治疗手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在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临床效果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郝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接受治疗干预的70例符合本次研究标准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探讨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再次出血6例患者均存活,存活患者根据GOS评定预后效果,其中良好患者5例,中残患者3例,重残患者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或(伴)脑挫裂伤患者出现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类型患者,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70例患者中64例患者凝血功能正常,再出血发生例数1例,发生率1.56%;6例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中再出血发生例数5例,发生率83.33%,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或(伴)脑挫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异常均属于再出血相关因素,术中止血效果不理想属于发生再出血的直接因素.在临床中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处理工作,及时发现相关因素并做好预防措施,大程度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王金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对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患者进行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影响.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例,组别分类按照管理方法进行,对照组(60例)的管理方法是传统管理,观察组(60例)的管理方法是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比对患者造成的影响.结果:在清晨血压、诊室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指标上,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显然比观察组差;干预前后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幅度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结论:对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患者采用家庭医生责任制进行管理,可以将血压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上.
作者:叶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本文利用吸光度与测试试剂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关系分析原理,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并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对标准的贮备液稀释配制不同浓度标液产生的不确定度、平行试验数据重复性实验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等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水质中的亚硝酸盐氮浓度的不确定度.
作者:唐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选取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患者NIHSS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临床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尹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妊娠期子宫破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妊娠期子宫破裂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分析超声特征,分析诊断结果.结果:10例超声诊断正确,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0.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是一种无创方法,能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对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及手术有重要的价值,是诊断子宫破裂的重要手段.
作者:廖泽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97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结果:就SAS以及SDS评分而言,干预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就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98.04%(50/51),对照组为78.26%(36/46),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继而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本院医疗和护理水平的满意程度.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糖皮质激素类眼用制剂在眼部炎性反应的治疗当中应用为普遍,通过对该药物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对炎性反应与病情的快速有效控制.然而,如果使用不规范则会加重病情,产生不良副作用,如加重角膜感染等.关于激素眼用制剂的使用方法和适应证需要眼科医生进行充分掌握,以此才能够更好地的开展临床治疗.
作者:刘战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于脓毒症患儿心肌损伤与脑损伤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诊断脓毒症患儿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按照2016年国际儿童脓毒症与脓毒症性休克管理指南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治疗时间为7天.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酶联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血浆B-型脑钠肽(BNP),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IL-6、PCT、cTnT、H-FABP、BNP、NSE、S-100β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血清IL-6、PCT、cTnT、H-FABP、BNP、NSE、S-100β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有效下调脓毒症患儿体内炎性反应,对于心肌损伤与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郝寒冰;刘崇娟;刘岩;田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显效18例(45.00%),有效12例(30.00%),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显效27例(67.50%),有效10例(25.00%),有效率为92.5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魏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