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研究

刘春秋

关键词:氯沙坦, 氢氯噻嗪, 高血压疗效
摘要:目的:针对氯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00例,按照每组100例随机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服用氯沙坦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则采取服用复方制剂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都治疗10w.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学血压下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程度大,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临床治疗效果显示,将氯沙坦与氢氯噻嗪两种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显著提高疗效.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苏醒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苏醒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出我院60例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烷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和麻醉苏醒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麻醉苏醒质量评分和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七氟烷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老年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能有效提高苏醒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

    作者:乔士杰;贾静慧;王国利;李艳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 、炎症因子和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选取8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参考组则选用曲美他嗪,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心功能、内皮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参考组(P<0.05),炎症因子实验组各项指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于心功能、炎症因子以及内皮功能具有较好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守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应用对策

    目的:通过对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感染管理工作.方法:针对2016年10月到2016年12月,两个月中某地区某县中的15所基层医疗结构的基本情况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现场的检查与考核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这15所医院中有10所是公立医院、3所私立医院、2所合资医院.这些研究对象中只有2所医院为此次调查提供了相应的培训资料,并且只有2所的医护工作人员对无菌物品的采购流程有所了解;有1所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管理规范是标准的.这些基层的医疗机构医院对于感染管理的组织都没有设立,也没有对医院的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大部分医院的建筑布局不明确.更没有标准的感染预防措施与手卫生的管理,也没有使用消毒隔离等相关的技术.在工作中对于无菌物品的管理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结论:在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中对于感染管理存在很多的弊端,需要逐渐的加强对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机构的建立,协助医院的感染管理组织的健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

    作者:郭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认知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措施,探究患者术后疼痛以及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01月-2017年06月入院的患者中选择108例展开护理研究,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干预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认知护理干预,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分别护理后,干预组中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42.59%,而对照组中的疼痛发生率为68.51%,两组的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心理(66.42±15.07)、躯体(63.48±12.86)和社会功能(68.39±15.93)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心理54.21±10.08)、躯体(52.43±10.06)和社会功能(59.72±11.07)评分,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卵巢囊肿患者应用认知护理干预后,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且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也随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闪;胡颖;石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96例疝气患者作为此次探究性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4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行有张力疝修补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的所用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的情况、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2.97±7.4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为25.89±10.6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99±1.21d,手术后疼痛评分的均值为1.69±0.79分,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20.83%(10/48),复发率为4.17%(2/48);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4.52±9.3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1.88±12.77mL,平均住院时间为8.96±0.91d,手术后疼痛评分均值为3.47±0.79分,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77.08%(37/48),复发率为18.75%(9/48);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手术切口恢复用时较短,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几率较小,手术后疼痛程度较轻,P<0.05,实验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葛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脑血管疾病病例分析及防控对策 —— 以易门县为例

    目的:掌握易门县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发病的动态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降低病死率、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1-12月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上报入慢病系统的心脑血管事件卡片(按户籍地、诊断日期、手工录入)导出,经过处理分别留下2017年发病和死亡的,再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发生率、死亡率及构成比等指标描述我县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流行分布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疾病发病874人次,发生率为527.35/10万;其中心血管疾病发生112人次,发生率为67.58/10万;脑血管疾病发生762人次,发生率为459.77/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345例,死亡率208.16/10万.主要发现: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为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前三位为浦贝、绿汁和六街,山区高于坝区;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为55岁以上老年人,脑血管发生率前三位为绿汁、龙泉和浦贝,坝区高于山区.与气候、饮食、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可能存在内在联系.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危险因素控制;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高危人群;规范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治疗,减少并发症;终达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樊学琼;许葵;周永斌;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腹症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记录观察.结果: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出血患者10例,包括右子宫角部妊娠1例、左侧输卵管妊娠2例、右侧输卵管妊娠7例;行绝育术2例,包括输卵管药物粘堵1例,输卵管手术结扎1例;盆腔肿瘤8例,右侧卵巢破裂2例,左侧卵巢破裂2例,右侧卵巢内出血1例,右侧蒂扭转1例,左侧卵巢囊肿2例.1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妊娠中后期合并胆囊炎3例,妊娠期胰腺炎3例,妊娠期阑尾炎2例,黄体破裂1例,盆腔腹膜炎1例.治疗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25±1.50)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5)分,可见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改善;3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临床上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开展早期诊断和治疗工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方法.方法:本文选取120例接受分娩的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方法,观察组则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均同样优于对照组,也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疼痛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失血量,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30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2组颈动脉斑块、IMT情况、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颈动脉斑块、IMT情况、血脂情况中,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可推广.

    作者:尤惠涛;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候英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研究,9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可分为两组,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程度较高,相比对照组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中局部出血患者有1例,乳晕感觉异常有1例,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局部血肿患者有5例,乳晕感觉异常有3例,乳头溢液有2例,3例患者复发,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乳腺纤维瘤患者采取环乳晕切口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乳晕美化程度的满意度,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对促进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海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实脾饮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实脾饮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所有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5日-2016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分别实施实脾饮加减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将两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 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5.23±1.25)d以及住院总耗时(10.25±1.01)d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实脾饮加减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

    作者:王娟;郑斯玉;王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同时总结腹腔镜手术麻醉期间采取低流量七氟醚的具体方法与麻醉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病人的入院顺序对其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氯胺酮麻醉,给予研究组病人低流量七氟醚麻醉,对比两组病人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麻醉之后,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清醒时间和药物完全阻滞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产生不良反应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病人,为其开展低流量七氟醚麻醉效果理想,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志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卫生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阴道微生态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更好(P<0.05);在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方面,两组患者IL-8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TLR2、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选择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压疮预防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讨论压疮预防在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01月-2018年05月对152例高危压疮病人应用压疮预防流程进行压疮预防管理.结果152例高危病人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压疮.结论:压疮预防可以有效预防围手术期中压疮的发生.

    作者:刘建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是骨科手术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肺栓塞,减少造成肺栓塞的概率大,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我院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奚向阳;杜雨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了2017年1月至4月在我院中西医结合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2名作为实验组;选取2017年5月至8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之后所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5名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开展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之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董晓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将2组的复述能力、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述能力、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候英莲;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尤惠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从2011年启动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到全面实施意见的出台,说明家庭医生服务已成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各地实际,受医患双方欢迎的家庭医生制度迫在眉睫,也是进一步加强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全科团队进万家、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困难群众签约服务等一系列特色工作,并运用于慢病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费学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目的:针对老年股骨骨折的相关护理当中的诸多不安全的因素以及其相关防范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生不安全现象的78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同期进行护理的15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股骨骨折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缺陷为主,占91.03%,其次为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占88.46%;骨科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防护知识的来源以院内学习培训和自学为主,占93.33%,其次为同事间相互交流及外出进修学习,占80.00%.结论:临床人员应该加强对股骨骨折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罗淑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补肾活血强腰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强腰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纳入本次观察中,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2组,即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58例行西药+骨盆牵引治疗,后者52行补肾活血强腰汤+针灸治疗.经1个月治疗后,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经一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2.31% 、(80.21±6.33)分;对照组分别为75.86% 、(61.42±5.32)分,明显前者干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X2=5.418;t=16.909,均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补肾活血强腰汤配合针灸,对提升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