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意义

尤惠涛;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候英莲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 脑心通胶囊,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2016年11月22日到2017年11月30日),分组方法主要是根据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式(分2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2组颈动脉斑块、IMT情况、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颈动脉斑块、IMT情况、血脂情况中,与对照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可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整复对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骨干骨折48例体会

    目的:研究并分析整复对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前臂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48例前臂骨干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整复对位以及小夹板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记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经临床评定标准可知在本次研究中痊愈43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整复对位及小夹板固定对前臂骨干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施发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患者病情快速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丁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BPRS、AD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观察组的BPRS、SDSS以及AD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促进预后康复.

    作者:排孜莱提·阿西木;阿提坎木·买买提艾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炎性因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炎性因子以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输注帕瑞昔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炎性因子等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 N F-(g/L)、IL-6(ng/L)、IL-8(ng/L)等指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手术后指标分析,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98±0.29)、(57.39±7.85)、(25.76±3.59),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8±0.20)、(50.68±7.61)、(14.62±2.8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高于观察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6.7% 高于观察组20%,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通过帕瑞昔布的应用能够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炎性因子分泌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作者:蒋成盘;蒋光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94例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风险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压疮发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骨科术后患者施行风险护理管理模式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其压疮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还能有效促进患者机体早日恢复健康和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王小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

    目的:分析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0).为所有患者4次/d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参照组应用常规的血糖仪手指血糖监测方法,实验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结果:参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5例,实验组患者低血糖发生1例,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数值降低更加明显,组间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数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控制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的改善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在临床诊治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白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B超定位引导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CT,B超定位引导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胆道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5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进行治疗,制定完善的穿刺计划,通过CT及B超进行引导,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患者穿刺成功率.结果:通过穿刺建立引流通道共53个部位,所有患者均穿刺成功.其中,25个部位通过CT穿刺成功,18个部位通过B超穿刺成功,10个部位通过CT及B超穿刺成功.53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前改善肝功进一步诊断临时置管,部分患者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论: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采用CT、B超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检查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谭庆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治疗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点定位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点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220例门诊慢性渗出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110例患者,对照组将穿刺点选择在鼓膜前下象限或前上象限距离鼓环约1.5-2.5毫米处,观察组则将穿刺点选择在鼓膜前下象限或前上象限距离鼓环约2.5-3.5毫米处.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同样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应进一步对合理的位置进行选取.

    作者:林铭;孔令英;田增华;张焕生;王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门急诊药房药品差错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本文对门急诊药房药品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门急诊药房药品发生的118例差错案例,对其发生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结果:分析118例药品差错中各原因所占比例,主要包括药品种类、剂量剂型,药品数量、包装相近、用法用量、处方、药品价格以及错发;其中药品种类出现差错比例高.结论: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后,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预防,为加强完善药品相关调配流程,加强管理力度、注重提升药师自身专业水平、提高对药品的管理力度.使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门诊药房药品出现差错的发生率,降低医患纠纷的产生,大程度保证医院服务的质量.

    作者:农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护理

    众所周知,当患者发生脑中风后会引起很多的后遗症,而所有后遗症中吞咽困难是较为严重的一种.本文通过解析脑中风患者在吞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关于脑中风在护理中应该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且通过护理将脑中风患者关于吞咽困难的问题进行一些的康复训练,以此来增强脑中风患者的康复能力.

    作者:周慧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并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分别命名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多索茶碱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氨茶碱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多索茶碱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P<0.05).多索茶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结论: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优于氨茶碱,而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忠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尿毒症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心血管并发症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尿毒症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94例尿毒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测定,将hs-CRP水平>3mg/L的患者作为对照组,hs-CRP水平<3mg/L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血清白蛋白等血液指标同对照组有差异,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SV、FS、CO以及LVEF心功能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尿毒症患者hs—CRP水平>3mg/L时,可使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下降,增加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需临床上予以实时的观察监测,并予以正确的预后评估.

    作者:杜艳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肿痛等不良症状发生,有利于患者切口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曙霞;周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是骨科手术严重的致死性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加强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肺栓塞,减少造成肺栓塞的概率大,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我院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奚向阳;杜雨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压疮患者中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

    目的:探讨压疮患者中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压疮患者中随机选择140名压疮患者,将这140名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质量护理管理,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并对两组的压力溃疡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和护理质量分数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相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压疮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压疮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可以降低压疮的发生率,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杜敏;龙训;陈世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型多功能可调节颈托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方法:叙述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结论:本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新型多功能可调节修复颈托前托与后托为两分体结构 ,前托顶部固定设有下颌支撑体 ,前托上设有开孔 ,后托顶部固定设有脑垫托 ,后托上设有换药孔 ,前托两端设有凹槽 ,后托两端固定设有延伸板 ,延伸板上设有若干个扣槽 ,前托两端固定设有卡扣 ,前托两端的凹槽与延伸板配合 ,扣槽与卡扣配合 ,卡扣为 4 个且纵向并列分布.

    作者:哈力·哈布力汗;阿特那依;金格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急腹症病例,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记录观察.结果:20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出血患者10例,包括右子宫角部妊娠1例、左侧输卵管妊娠2例、右侧输卵管妊娠7例;行绝育术2例,包括输卵管药物粘堵1例,输卵管手术结扎1例;盆腔肿瘤8例,右侧卵巢破裂2例,左侧卵巢破裂2例,右侧卵巢内出血1例,右侧蒂扭转1例,左侧卵巢囊肿2例.10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妊娠中后期合并胆囊炎3例,妊娠期胰腺炎3例,妊娠期阑尾炎2例,黄体破裂1例,盆腔腹膜炎1例.治疗前,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3.25±1.50)分,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83±2.35)分,可见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得到改善;3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结论:临床上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应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开展早期诊断和治疗工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学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产后康复仪对泌乳的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产后康复仪对泌乳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分娩产妇为研究案例,结合不同泌乳方式分别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康复仪以及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产后康复仪进行干预,干预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36例和28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 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乳汁量分析,治疗后,乙组的数量增加.对两组患者的乳房肿胀情况分析,乙组发生几率为5%,甲组发生几率为15%,乙组的效果突出.结论:对分娩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产后康复仪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华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关节疾病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讨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方法、疗效,以及髋关节治疗术的安全性分析.方法:抽取48例利用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些全髋关节中,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有19例,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的有29例.在这48例患者无感染、脱位发生.在随访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假体都没有松动迹象,相关关节功能的评分与术前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良好,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少,关键是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出现的关节功能障碍,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舒达勇;何文锋;张普德;廖政凯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