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治疗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点定位的临床探讨

林铭;孔令英;田增华;张焕生;王英杰

关键词:渗出性, 中耳炎, 鼓膜穿刺
摘要:目的:探讨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点定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220例门诊慢性渗出性中耳炎鼓室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110例患者,对照组将穿刺点选择在鼓膜前下象限或前上象限距离鼓环约1.5-2.5毫米处,观察组则将穿刺点选择在鼓膜前下象限或前上象限距离鼓环约2.5-3.5毫米处.将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也同样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渗出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应进一步对合理的位置进行选取.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干预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整体干预应用于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6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仅仅只有1例,占比2.1%,明显低于对照组(t=4.5632,P=0.033).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帮助阑尾炎患者缩短排气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明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诊抢救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体会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紧急措施及总结给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其进行急诊抢救,并给予其全程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有12例为显效、15例为有效、3例为无效,有效率为93.33%.结论:在急诊抢救中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时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全程高效的护理服务,可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更好地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以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00例产妇,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早期教育、保暖方法、辅食添加剂等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均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可见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会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54例,分为两个组各27例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参考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前在血压、心率上的变化要比参考组的变化较轻(P<0.05),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上,实验组患者的状态要好于参考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有效的缓解血压、心率上的变化,改善调节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李碧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将2组的复述能力、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复述能力、听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脑心通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作者:候英莲;陈志良;李玉先;甄雪坤;尤惠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从2011年启动家庭医生服务试点到全面实施意见的出台,说明家庭医生服务已成为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各地实际,受医患双方欢迎的家庭医生制度迫在眉睫,也是进一步加强慢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陆续推出了全科团队进万家、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病困难群众签约服务等一系列特色工作,并运用于慢病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费学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治现状分析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作为临床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眼底镜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做出临床诊断,目前治疗以光动力疗法、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疗法等为主,本文针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展开综述.

    作者:张坤;侯晓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清特异性Ig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哮喘儿童的过敏原状况,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0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抗体.结果:屋尘和瞒虫过敏原特异性Ig抗体阳性率高(屋尘74.0%,户尘瞒63.0%).各组患儿总Ig杭体阳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869,P<0.0001);在组中检测到的过敏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X2=208,437,P=0.0001).结论:屋尘和户尘瞒是3岁以上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严重程度与血清总Ig水平呈正相关;对多种杭原表现特异性Ig阳性者往往病情较重.

    作者:蒙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炎性因子及镇痛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宫颈癌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炎性因子以及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诱导前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输注帕瑞昔布,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炎性因子等临床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T N F-(g/L)、IL-6(ng/L)、IL-8(ng/L)等指标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手术后指标分析,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98±0.29)、(57.39±7.85)、(25.76±3.59),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8±0.20)、(50.68±7.61)、(14.62±2.86),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对照组患者的舒芬太尼用量高于观察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46.7% 高于观察组20%,组间对比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通过帕瑞昔布的应用能够对行腹腔镜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炎性因子分泌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作者:蒋成盘;蒋光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配合自拟中药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支气管肺炎病例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予抗炎及对症处理,两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达到显效的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不确定度分析

    本文利用吸光度与测试试剂中亚硝酸盐氮浓度的关系分析原理,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亚硝酸盐氮浓度,并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对标准的贮备液稀释配制不同浓度标液产生的不确定度、平行试验数据重复性实验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等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分光光度法在测定水质中的亚硝酸盐氮浓度的不确定度.

    作者:唐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盆腔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盆腔炎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2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盆腔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情况较对照组有了显著的好转,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盆腔症状以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盆腔炎中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对疾病进行治疗,还进一步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今后治疗盆腔炎的过程中应该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姚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与常规抗病毒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常规抗病毒联合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方法:从本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中随机选择86例,组别分类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对照组(43例)的治疗方式为阿昔洛韦,观察组(43例)的治疗方式为阿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比较疗效.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常规抗病毒和丙种球蛋白的联合治疗,可以将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借鉴价值较高.

    作者:王顺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9例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磁共振成像(M RI)对上述患者的肿瘤情况进行诊断分析.结果:经过磁共振成像诊断发现,共有侵犯椎体70个.其中,颈椎位置8个,骶椎位置9个,腰椎位置22个,胸椎位置31个,8例患者为侵犯单个椎体,62例均为侵犯多个椎体.结论:磁共振成像对于脊柱转移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脊柱转移性肿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的影响初探

    健康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问题对中学生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对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和研究.

    作者:和桂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中生活方式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生活方式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满意度试验组更高,数据对比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生活方式护理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任晓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对降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共计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未采取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降压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护理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组间对比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方面,观察组评分为(94.3±4.1)分,对照组为(87.2±6.7)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采取降压治疗患者,使用延续护理干预有着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调节患者血压,帮助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邵红梅;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个小组,每组35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分别为(268.9±45.8)mm3、(81.9±19.7)mm3,治疗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分别为(235.6±49.8)mm3、(61.6±18.3)mm3,数据结果对比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35例患者治疗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有效29例,总有效率率为82.9%,两组对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单纯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通过宫瘤消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冉秋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针灸与推拿手法联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1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根据随机表法把患者划分为两组:对照组、试验组,每组患者54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针灸与推拿联合治疗,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项六针、三步推拿法联合治疗,治疗两个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以及左侧及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TMFV)进行测量.结果:经治疗,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PSV(3.61)、TMFV(25.94±3.61)值显著升高(P<0.05),RI(25.94±3.61)、PI(0.75±0.11)值显著降低(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项六针、三步推拿法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局部血流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斌;李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