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云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方法与独一味胶囊对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以及机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术后护理组(对照组)、专项护理管理组(护理组)与中药组,每组患者各30例.手术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散色比浊法检测血浆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CRP、IL-6、D-dimer、FIB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护理组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以中药组低,其次为专项护理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术后专项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与联合治疗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降低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作者:李娟;刘建柱;魏月梅;周玲;刘坤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良肢位摆放对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且将患者随机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27).为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良肢位摆放的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及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BI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良肢位摆放对脑出血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提升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建议推广与应用.
作者:姜运琼;戴莉;陈梦娴;刘红红;陈静;李春梅;刘晓曼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SCI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其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SCI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CI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肠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高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比莫沙必利、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同时间段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殷传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痰培养结果 ,分析菌群分布以及耐药性.结果:分离病原菌共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高,分别为23.3% 、19.6% 、15.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结论:分析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文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运用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术中护理的体会总结.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于我院诊断并实施前列腺电切术的高龄前列腺增生患者79例,对患者的术中护理体会加以总结.结果:79例高龄前列腺手术患者经过正确手术护理,术后完全康复率高达96.20%,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80%.结论:对高龄前列腺手术患者进行术中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赵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2例心力衰竭诱发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应用盐酸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胺碘酮联合参脉养阴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2% 比对照组的83.33% 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 比对照组的19.44% 要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采用盐酸胺碘酮药物与参麦养阴胶囊效果理想,安全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吕慧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阴部湿疹是较常见的皮肤病,病人因私隐部位瘙痒难忍,影响正常工作和睡眠,且反复发作,顽固难治而痛苦不堪.目前西医治疗大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一旦停药疾病很快复发.广大医疗工作者寻求从中医领域获得突破.中医学认为阴部湿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内有禀赋薄弱、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又外感风邪,内外交攻,风、湿、热三邪相搏,浸淫肌肤所致.辨证分型以湿热证、脾虚湿蕴证、风湿热瘀、血虚风燥等比较常见.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东垣升阳除湿法在阴部湿疹的湿热证、脾虚湿蕴证、风湿热瘀证中常常有运用的机会,遂自拟升阳除湿汤治疗该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勇;侯中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旨在讨论急诊应用呼吸机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经验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年纪相仿、病症相同的两组.对照组60人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60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跟踪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各项功能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状况显著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无效率3.75%,对照组无效率3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部分治疗改为手术处理;观察组进行了,标准化大骨瓣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等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20天,两组生命征、意识情况、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0天,临床观察点(生命征、意识恢复情况(P<0.05),死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5.6%,同时死亡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5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颅内损伤后,如果有手术指征,尽早手术治疗是挽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开颅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缪志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对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卫生院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评价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更好(P<0.05);在阴道微生态恢复方面,观察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更好(P<0.05);在免疫因子表达水平方面,两组患者IL-8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TLR2、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选择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及免疫因子表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低位单纯肛瘘切除一期缝合与敞开疗法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切除敞开疗法(对照组,54例)与切除一期缝合(观察组,54例)的术后效果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愈合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更低,极大的提高了治愈率和降低了复发率、术后感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一期缝合效果明显由于单一性的切除敞开疗法,提高临床治愈率,术后效果良好,避免感染和复发,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金喜;高宏;杨万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浅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0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中应用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仅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随访调查24个月,结果显示50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难度较大,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工作极为必要,术后需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恢复周期较长因此需进行随访调查,经反复锻炼和强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马晓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治疗慢性肾炎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肾炎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n=60);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的观察组(n=60).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肌酐(Cr)、24 h尿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总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何小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对乙肝肝硬化相关小肝癌老年患者增强效应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相关小肝癌老年患者55例(80个病灶),对其实施CT与MRI检查.评价MRI与CT对病灶动脉期强化的方式、病灶动脉期与延迟期的等级评分、病灶的诊断准确率.结果:MRI与CT在病灶动脉期均匀强化、非均匀强化、弱强化、边缘强化方式对比中无明显差异(P>0.05).MRI对本组病灶动脉期与延迟期的等级评分均高于CT(P<0.05).MRI对本组患者病灶诊断的准确率为95.00%,高于CT的81.25%(P<0.05).结论:MRI应用于乙肝肝硬化相关小肝癌老年患者中效果确切,特别是增强效应进一步保证了诊疗质量.
作者:廉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牙齿缺失修复中即刻种植和延迟种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牙齿缺失修复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延迟种植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即刻种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后种植体稳定系数,并比较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种植体稳定系数比较无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牙齿缺失修复治疗中即刻种植与延迟种植的应用效果相当,但即刻种植能提升患者对治疗操作及治疗后牙齿美观的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金丹;夏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分析患者家属焦虑相关因素,旨在探讨和研究治疗重型脑挫裂伤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患有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直接家属,这些患者均是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然后选择他们对应的直接家属6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患者家属的焦虑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家属有48例达到焦虑,所占比例为80%.年龄高于40岁的患者家属焦虑的评分、学历为高中及以下患者家属焦虑的评分以及无医疗保险患者家属焦虑的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年龄低于40岁患者、学历为高中以上以及医疗保险患者家属,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患有重型脑挫裂伤患者的家属中,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症状,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家属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对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和疏导,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齐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腹手术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开腹手术切除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进行疼痛护理、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的发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可以减少术后患者切口感染、肿痛等不良症状发生,有利于患者切口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医疗费用的开支,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曙霞;周晓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比并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分别命名为多索茶碱组和氨茶碱组,多索茶碱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氨茶碱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多索茶碱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氨茶碱(P<0.05).多索茶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氨茶碱.结论: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优于氨茶碱,而且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忠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30)与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程度、血脂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普伐他汀,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率.
作者:周胜堂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