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了我院所收治的254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把它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27名.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会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工作的实施.结果:经过治疗以及组内的比对,患者在治疗之后的优良率要明显高于治疗之前,在组间的对比当中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患者优良率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护理工作当中,要积极的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
作者: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在早期妊娠终止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终止妊娠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术,观察组应用人工流产术,对两组妊娠终止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完全流产率方面,观察组(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血量、出血时间及腹痛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中,人工流产术在终止妊娠方面效果显著,对孕妇生殖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在符合适应症的条件下可优选选择应用.
作者:张兆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治疗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后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效果、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整体效果显著,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郭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每组均为40例,西药组给予康复新液与雷贝拉唑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疏肝降逆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内镜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联合组低于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2.5%,联合组为95.0%,联合组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西药组内镜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7.5%,联合组为100.0%,联合组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西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疏肝降逆汤联合西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生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张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82例脑出血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心痹汤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实施心痹汤治疗,探究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水停证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痹汤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心脏功能,促进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郭永强;王庆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自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具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黄海莲;杨志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急诊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进行治疗,观察抢救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28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临时心脏起搏,平均置入时间为(5.07±2.67)分钟,起搏点为右室心尖部的患者为18例,为右室出道起搏的患者为7例,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恢复健康,且未发生血管损伤、栓塞、血气胸等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急诊床旁经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有效率,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玉清;付静寨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宫环养血颗粒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42例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随机的方法,每组有7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宫环养血颗粒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治疗过后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环养血颗粒在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效果较为显著,并且能够降低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加强患者的综合生活质量,因此在今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宫环养血颗粒的应用,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何黛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无瘤操作治疗方法 ,提升胃肠肿瘤手术质量.方法:选择我医院于2012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43例胃肠肿瘤需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为研究组,严格采取无瘤操作技术进行外科手术;同时选择该时期本地区另一医院患胃肠肿瘤的43例患者为对照组,其手术方法为常规胃肠肿瘤切除.行外科手术后随访2年,对两组患者的痊愈率、死亡率和复发转移率进行比较.结果:随访2年后,研究组在患者的痊愈率、死亡率和复发转移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在我国发生率较高,采取外科手术治疗较为关键,严格使用无瘤操作技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复发率,改善手术预后,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建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不含激素、不含孕激素的甾体类药物.可与糖皮质激素和孕酮受体结合产生对抗氧化的功效,具有一支雌激素依赖型组织增生的作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均有引产的效应,是目前终止妊娠的主要药物但在对其不断的研究深入,米非司酮已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移位、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中.
作者:李红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接诊的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患者82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终检查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症状和心肌缺血中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测,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准确率更高,有利于早期开展相应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京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胰岛素注射等常规治疗,对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注射复方丹参,对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注射前列地尔.治疗三周后,对该10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记录,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三周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有助于糖尿病足患者溃疡面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为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给药治疗,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对患者病理类型治疗效果分析可见,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治疗为理想,而肾小球硬化症的治疗效果不佳.结论: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具有可变性和多样性,故而其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合理用药,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静;李静;李洛华;蒋红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实施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ADL评分、ESC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评分、ESCA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非常的明显,加快了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了患者治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田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患者疾病产生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患有老年慢阻肺疾病的患者114位,平均分给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位.对照组用作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老年慢阻患者进行护理,而观察组则采取基于对照组传统的护理方式的更优质的综合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后分析比较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患者慢阻肺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结果:采用传统护理方式的患者治疗效果一般,而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的患者不仅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而且患者个人心理满意度也比较高,治疗的效率也非常的高.观察组的有效率达到92.98%,对照组的有效率达到77.2%,两者之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比较而言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大于常规护理.结论:对于老年慢阻患者来说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也有效的提高老年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护理方式所取得的效果一般,对比而言,优质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更好,可以被推广使用.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使用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3例病患为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以及余下23例病患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小青龙汤治疗的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21/23),和对照组的82.61%(19/23)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5.23±0.91)分,和对照组的(76.19±1.02)分相比显著较高,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小青龙汤有较高的治疗有效率,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杨智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方法.方法:本文选取120例接受分娩的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方法,观察组则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均同样优于对照组,也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疼痛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失血量,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老年哮喘的患者122例,随后将患者等量随机分为两组,即气雾剂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61例.其中气雾剂组患者采取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而联合治疗组患者在采取气雾剂吸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茶碱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用力呼气容积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用力呼气容积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优于气雾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哮喘的患者在采取茶碱控释片治疗的同时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来自2017年5月-2018年3月的疗养人员,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2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服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布拉氏酵母菌进行治疗,调查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能够在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少刊;戎书敏;李蕾;李文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