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

陈丽萍

关键词:个体化,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个体化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94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并将其护理满意度予以比对.结果:①护理后,2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 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62%)低于对照组(78.72%),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作用较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期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探析临床价值.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四川资中医院超声科所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5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作为研究组样本人群;另外选取四川资中医院超声科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接诊的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样本人群.2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将2组患者实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后得到的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统计学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数值.结果:两组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期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临床优势诸多,无创、操作简单、重复率高等均属于临床优势,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程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本门诊接诊的慢性胃炎患者50例,利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分成2组:A组、B组各25例.2组都实行常规护理,A组加用健康教育措施.分析2组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比较疾病知晓率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比B组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6.0%,比B组的84.0% 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慢性胃炎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疾病知晓率.

    作者:王芳;钟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PCI治疗的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采取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与常规围术期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3.72±4.78)VS(47.48±5.17)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8.75%,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付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间本院收治的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明显,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医疗服务投诉接待工作的研究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医疗服务投诉接待工作的具体对策,缓解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7年5月发生的300起医疗服务投诉、纠纷、诉讼案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并结合分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医疗服务投诉是导致医患不和谐关系的主要因素,而职能以及服务窗口的相关服务质量缺陷、临床科室医患沟通不到位以及医疗质量技术的缺陷则是导致投诉等不良医疗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实际的医院工作过程中,只有建立相应的接待预防机制,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疗服务投诉率,缓解不和谐的医患关系,终实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作者:张桂花;曾慧韵;石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在临床检验当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由于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存在较长检测时间,并且操作难度大,无法推广应用在临床检验当中.随着新型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了检验准确性和特异性,缩短检验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新型微生物检查技术当中主要包括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新型技术,在临床检验当中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白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肠瘘患者营养支持结合功能锻炼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肠瘘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联合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抽取21例在我院接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肠瘘治疗的患者,对全部患者进行营养支持联合功能锻炼.结果: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9.52%,19例患者痊愈,痊愈率为90.48%.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个肠瘘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治疗联合功能锻炼能够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可提升患者的生存几率并改善其生存品质.

    作者:马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炎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的价值研究

    目的:讨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这100例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6%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周紫微;何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超声检查对于少年儿童阑尾炎间接征象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用于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岁阑尾炎患者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频和低频探头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结果:90例阑尾炎的患者中,高频探头的诊出率明显的高于低频探头的诊出率,而且高频探头超声对单纯性阑尾炎和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出率都优于低频探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符合P<0.05的要求.低频探头和高频探头在对阑尾周围脓肿进行检查时的检出率都为100%.结论:对于阑尾炎的诊断采用高频探头超声进行诊断,疾病的检出率明显的比低频探头的检出率高,而且将两者联合实施诊断,可以大大的提高临床检出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谷子;李晓光;李荔;展新风;张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方式,护理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麻醉总有效率分别是90% 和7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等进行分析,乙组的各项时间少于甲组.结论:对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给予腰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麻醉,效果明显,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能让患者尽快恢复.

    作者:何云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病患均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医治,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以及抑郁负面情绪,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穆素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脑梗死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脑梗死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中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脑梗死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孔伟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小儿百日咳1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小儿百日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00例小儿百日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入院后给予红霉素静脉点滴,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清燥救肺汤进行应用,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燥救肺汤在治疗小儿百日咳的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减少患儿的不适,从根本上进行治疗,还能够较好的提升患儿的综合生活质量,在今后治疗小儿百日咳的过程中可以对清燥救肺汤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曲亚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确定为高血压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后自我保健意识,并比较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自我保健意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干预后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促使其血压控制效果提升,价值较高.

    作者:朱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门诊在2017年2月~2018年1月接诊治疗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诊发作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55例实验组(实施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与55例参照组(实施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63%,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门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强化治疗效果,值得采用.

    作者: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学中药制剂板蓝根鉴别分析

    目的:探究中药学中药制剂板蓝根的鉴别分析.方法:建立板蓝根的指纹图谱,针对重要制剂中的板蓝根,选择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鉴别.结果:试验建立的指纹图谱占总面积的85% 以上,共有20个特征峰,强峰占总面积的31%,而色谱图中共有4个特征峰群,表示复方板蓝根片的指纹图谱.检测不同批次复方板蓝根片,得出大于97% 的是获得的指纹峰相似度,说明生产工艺较为稳定.中药制剂中的板蓝根有效成分和含量,能够通过液相色谱能够鉴别出来.结论:针对中药学中药制剂板蓝根的鉴别中,采用用液相色谱法,重复性强,稳定可靠,是板蓝根的鉴别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方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研究现状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往往影响化疗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部分患者被迫延期甚至中止化疗.通过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常用中医常用的方法是内治法与外治法.内治法主要包括中医单药、经方、自拟方、中成药.外治法主要包括艾灸、刺血拔罐、针刺、穴位贴敷及穴位注射.两种办法均疗效确切,治疗原理也初步进行了阐释.中医药治疗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总体来说手段多样,疗效确切,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者:吕树垚;王立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4例研究对象均问本院接收的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贝伐单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则接受睫状体冷冻术治疗,对两组术前和术后眼压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眼压未见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周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期间,应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眼压,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谢春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脑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微栓子及脑血流,统计并对比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微栓子信号数量微栓子、脑血流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情况,降低患者脑卒中、脑梗死风险,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彩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