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陈根

关键词: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病患均应用无创通气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进行医治,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与益母草促进子宫复旧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与益母草促进子宫复旧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对宫缩素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益母草联合宫缩素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母草对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子宫复旧有显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在今后治疗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益母草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对患者起到护理效果.

    作者:陈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6例),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结肠透析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0.21±5.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1.42±5.11)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BUN(13.32±3.44)mmol/L和Scr(326.71±101.1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BUN(19.41±4.23)mmol/L和Scr(419.87±109.44)μmol/L(P<0.05).结论:将中药结肠透析运用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谢治卿;黄佑芳;李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温输液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不良情绪及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加温输液护理.比较两组四肢骨折患者满意水平;手术之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手术总的住院时间、手术中输液温度;护理前后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应激指标包括肾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不良情绪发生率等四肢骨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四肢骨折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之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手术总的住院时间、手术中输液温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炎症因子的水平、应激指标包括肾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炎症因子的水平、应激指标包括肾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情绪发生率等四肢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温输液护理在四肢骨折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维持术中体征平稳,减少术后康复的时间,患者满意水平高.

    作者:胡晓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疗效对比

    目的:研究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疗效.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时间在2016年8月直至2017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值得研究.

    作者:丁年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80例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的是低浓度罗哌卡因和高浓度的罗哌卡因,阻滞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部位神经阻滞情况分析,乙组的整体效果更为明显.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持续、麻醉起效、运动阻滞恢复对比,乙组的各项时间参数优势更为明显.讨论: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患者给予高浓度的罗哌卡因进行麻醉,整体优势明显,能让患者顺利接受治疗.

    作者:黄莉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症20例临床分析经验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儿治疗后,治愈1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00%.退黄时间在日龄4~17d,平均(7.14±1.58)d.出院后随访,均未发生智力及运动障碍.结论:对新生儿ABO溶血症,早期诊断并给予光疗、白蛋白、茵栀黄颗粒等治疗,可促进患儿恢复.

    作者:张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Chiari畸形Ⅰ型不同手术方案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采用不同手术方案治疗Chiari畸形I型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单纯环枕筋膜切除和硬膜外层切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B组采用后颅窝扩大重建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A组与B组的统计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缓解情况、脊髓空洞消退或减小情况以及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治疗近期效果,A组当中,有58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改善率是93.55%,B组当中,有52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改善率是85.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61%,B组有2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7.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至7年的随访,A组治疗有效率为90.32%,B组有效率为59.02%,远期效果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颅窝扩大重建术相比较,单纯环枕筋膜切除和硬膜外层切开术对Chiari畸形Ⅰ型患者的治疗要更为有效,并发症发生概率低,预后情况良好.

    作者:牛海涛;杨明;张艳艳;于金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增强护理效果,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疾病认知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PCI治疗的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分别采取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与常规围术期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63.72±4.78)VS(47.48±5.17)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8.75%,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付真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五虫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MMP-9、hs-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五虫通络汤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hs-CRP(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五虫通络汤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以及血清M M P-9、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时Fugl-Meyer高于对照组(P<0.05);牛津残障评分对比之后,研究组患者治疗之后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MP-9以及hs-CRP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MMP-9以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联合应用阿替普酶以及五虫通络汤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MMP-9、hs-CRP水平,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郭伟;曹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收治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3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取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自然排尿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产妇产后自然排尿成功率为81.43%,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谭素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围术期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围手术期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依照围术期护理方法分组,舒适组与常规组各62例,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经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在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后,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多型支架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多型支架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支架介入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随访期的生存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文20例患者经支架介入治疗,覆膜支架均一次性释放成功,且术中未见支架错放、支架移位或者瘤体破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随访期间,9例患者有内漏存在,2例患者远腹主动脉处出现破裂口,经处理后均缓解.患者中无一例死亡现象出现,且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多型支架介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江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妊高症剖宫产产妇手术中麻醉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妊高症剖宫产产妇手术中麻醉处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20例妊高症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则对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联合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新生儿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剖宫产产妇手术中将腰麻以及硬膜外麻醉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麻醉的综合效果,还能够加强新生儿的综合情况,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展开分组进行分析,围绕静吸复合麻醉方法(n=35,参照组)与全凭静脉麻醉方法(n=35,观察组)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应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对术后其认知功能方面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中借鉴和推广.

    作者:林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常规生化检验对老年人健康异常指标分析

    目的:总结常规生化检验在老年人健康异常指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12月期间体检的120名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回顾分析生化检验对患者健康异常的评价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通过常规生化检验,其中有60例患者在血清TBA、CHE、ALT、AST、GGT、ALP以及TBIL等指标方面存在异常,经进一步检查,其中肝硬化患者28例、急性肝炎患者32例,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常规生化检验能够作为老年人健康异常问题诊断的重要依据,便于患者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作者:陈忠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并对烟酸缓释片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阿托伐他汀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满意程度以及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提升对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袁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妇自然分娩时软产道裂伤的分析

    目的:分析产妇自然分娩时出现软产道裂伤的危险要素,探讨其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以我院2017年10月到2017年12月内就诊且是自然分娩的产妇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产妇软产道出现裂伤的情况与其危险要素.结果:发生产妇软产道裂伤几率为25.83%,通过软产道裂伤和产次的关系经产妇(48.7%)和初产妇(51.3%)间差别具有显著意义.产次、会阴保护不当、加腹压都是软产道出现裂伤的危险要素;过早干预、应用催产素、助产士的专业素质及它主观因素对出现软产道裂伤有较大的影响;出现软产道裂伤者在产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和没有出现软产道裂伤者的差异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结论:要重视软产道裂伤出现的危险因素以及关键的影响要素,采用相应的预防对策,减少与控制出现软产道裂伤.

    作者:董平淑;李碧琴;刘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支气管炎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的价值研究

    目的:讨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这100例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6%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周紫微;何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目的:老年人在进行髋部骨折手术后经常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本文主要研究术后利用空气波压力仪对这种病症的预防效果与仅仅使用利伐沙班对该病症(D V T)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对98例进行过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把他们随机分成2组,一组进行利伐沙班联合空气波压力仪治疗方式,另一组则只是采用单纯的利伐沙班治疗,然后对这两组患者进行DVT症状的评估以及一些下肢深静脉彩超的相关的检查.结果:发现第一组DVT发生概率为3.77%,而第二组单纯利伐沙班的发病概率却高达8.88%,得出配合空气波压力仪进行预防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利伐沙班的预防.结论:对进行髋部骨折术后的老年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的预防调查中,采用利伐沙班联合空气波压力仪的预防DV T的效果比单纯应用利伐沙班的预防效果更好.

    作者:黄晓曦;曾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