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张宝霞

关键词:盐酸氟桂利嗪, 阿司匹林,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偏头痛
摘要:目的:分析在偏头痛治疗中应用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开展偏头痛治疗的患者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算法随机分为对比组及治疗组各39例,对比组实施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实施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发作时间均低于对比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偏头痛治疗中开展盐酸氟桂利嗪、阿司匹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方法,显著的缓解了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用药安全可靠,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对危重症继发感染预后判断与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与血必净注射液干预对危重症患者的继发感染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80例危重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病情程度分为单纯组、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组(SIRS组)、继发感染组,每组60例.对比并观察三组组间的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数目及C-反应蛋白的浓度.并对继发感染组的60例继发感染的患者体内的血清降钙素原的浓度变化以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的水平的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实验室检测显示,继发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水平显著高于SIRS组和单纯组(P<0.01),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继发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与SIRS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显著比单纯组高(P<0.01);继发感染组与SIRS组的白细胞的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都显著高于单纯组(P<0.01).继发感染组的60例中2例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持续保持在7.5ng/ml,抢救无效之后死亡,剩余的存活患者随着临床急症表现的逐步缓解,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逐渐下降.结论:血清降钙素原的含量以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后水平与临床继发感染的表现的严重程度紧密联系,对诊断危重症患者是否出现继发感染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也可作为诊断预后效果的参考依据.

    作者:潘立燕;郭亚伟;李彩云;周龙岗;张秉文;张志慧;乔正坤;赵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74例泌尿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59%.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的治疗,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唐义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开放性手术在原发性腹壁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对比

    目的:针对腹腔镜、开放性手术在原发性腹壁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临床原发性腹壁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进行诊疗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Ⅰ组和Ⅱ组,其中Ⅰ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方法、Ⅱ组患者应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每组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应用效果明显优于Ⅱ 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Ⅰ 组患者的并发症率为4%,明显低于Ⅱ组的24%,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率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腹壁疝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病几率,在临床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牟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与益母草促进子宫复旧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与益母草促进子宫复旧的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对宫缩素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益母草联合宫缩素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母草对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子宫复旧有显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在今后治疗产后出血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益母草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对患者起到护理效果.

    作者:陈莹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予以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以及抑郁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以及抑郁负面情绪,帮助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穆素庆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盐酸氟西汀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诊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使用HAMD量表和MMSE量表进行评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92.5%,观察组总疗效率82.5%;观察组总疗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E得分、MMSE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在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中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刁瑞青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疗效

    目的:分析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并行常规治疗的4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42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B组的SaO2、PaO2、PaCO2、HR、RR、PH值改善幅度优于A组;且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改善相关指标水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许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尼可地尔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7月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尼可地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从而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作者:张志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扁桃体炎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变化及蒲地兰口服液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扁桃体炎中医证候层次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相关性以及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6年8月接收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蒲地兰口服液进行治疗,而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中患者的咽部症状良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扁桃体炎患者采用蒲地兰口服液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胃实热证型患儿咽部症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巧辉;支婷婷;刘明;王亚立;刘宁;张金庄;丁元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况分析及其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况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皮肤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现况,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我院60例皮肤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Ⅰa级撕裂伤13例,Ⅰb级撕裂伤13例,Ⅱa级撕裂伤7例,Ⅱb级撕裂伤11例,Ⅲ 级撕裂伤16例;其中主要的部位为双下肢,造成皮肤撕裂伤的主要原因为跌倒、钝性损伤、医用敷料引起的损伤;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与感染率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对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的精细化护理可提升疾病的康复质量.

    作者:崔川川;刘庚金;赵玉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运用于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98例,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71.4%),不良反应率(4.1%)低于对照组(20.4%),差异对比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老年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确切,患者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淑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与RAGE、sRAGE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与RAGE、sRAGE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择本院2016年10月直到2017年10月收治64例UC患者(划分入A组),同期31例普通肠炎的患者(归为B组),31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的资料;对三组皆实施免疫检测,比较三组黏膜RAGE表达.结果:CRP在A组中是(3.73±0.21)mg/mL比B组(1.08±0.11)mg/mL及C组(0.81±0.09)mg/mL皆高(P<0.05).结论:UC发病和RAGE及sRAGE的水平表达相关,能够反映UC免疫炎症的发病特点.

    作者:尹兆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早产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24例,其中参照组患儿行常规基础护理,而研究组则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建数据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行综合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患儿行常规基础护理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早产儿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治愈效果,改善患儿的不良反应,增强患儿的免疫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大力度推广.

    作者:王玉慧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468例丙型肝炎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进行HCV筛查,依照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HCV抗体,分成阴性组(n=364)和阳性组(n=104),然后使用临床微生物技术检测其空腹血糖、血K+、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进而评价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准确性.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K+和白蛋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丙型肝炎阳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K+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丙型肝炎阳性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协助诊断,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东亮;黄兆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隐裂性牙髓炎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根管治疗方案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将多次根管治疗方案应用于3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将一次根管治疗方案应用于30例观察组患者治疗中.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应用不同的根管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率为(3/30)10.0%,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率(10/30)33.3%,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选用一次根管治疗方案,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贺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肺结核的防治与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肺结核的防治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门诊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1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例患者出现眩晕现象,1例患者存在皮疹现象,发生几率为10%,整体不良反应低.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效果明显,能保证安全性,对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睿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62例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究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手术护理配合.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8月1月来我院诊治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术中做好配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优良率为93.55%,各项手术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结论: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做好手术护理配合,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曾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疗效

    目的:研究与分析采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后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胃溃疡的患者123例(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奥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以及兰索拉唑组,每组各41例.其中奥美拉唑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药物治疗,泮托拉唑组患者采取泮托拉唑药物治疗,而兰索拉唑组患者则需要采取兰索拉唑药物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腹胀缓解率、嗳气反酸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奥美拉唑组患者的腹胀缓解率、嗳气反酸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显著优于泮托拉唑组以及兰索拉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以及兰索拉唑等药物治疗胃溃疡的效果相当,但是奥美拉唑以及泮托拉唑药物对于患者症状的缓解程度较好,且奥美拉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李建波;梁承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加味骨伤复原汤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恢复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和分析加味骨伤复原汤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因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前3天即给予服用加味骨伤复原汤水煎剂,时间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味骨伤复原汤对实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提高患者HSS评分,使患者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军;张同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增强护理效果,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疾病认知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