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辉;支婷婷;刘明;王亚立;刘宁;张金庄;丁元吉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泵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2017/1-2018/1我院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并在回到病房之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使用镇痛泵镇痛,在回到病房之后接受综合优质护理.对照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镇静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镇静满意例数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剖宫产术后镇痛泵应用,并对患者实施综合优质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起到良好的镇静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灸方法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录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资料,按照患者实际治疗要求,采取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差异(P<0.05).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对针灸用于慢性胃炎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便血、脱水等,本次治疗总有效68例,有效率73.5%,针灸总有效61例,有效率95.3%.结论:针灸用于房颤术后放疗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治疗法,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康复平台.
作者:李忠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妇科炎症的病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妇科炎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从中探讨引发妇科炎症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结果:在这80例研究对象中患有尿道炎患者20例,患有阴道炎患者18例,患有盆腔炎患者23例,患有附件炎患者19例.结论:妇科疾病为女性人群中较为高发的疾病,已婚女性发病率更高,因此要增加对妇科炎症疾病的宣传,让广大女性正确面对疾病的预防问题,以减少妇科疾病的感染.在发现有妇科疾病感染的症状之时要及时就医.而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妇科疾病的种类较为复杂,因此在接诊病人之时要仔细查看患者的病情,以便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更好的痊愈.
作者:李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后出血和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产科住院行剖宫产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术后出血和感染的原因,出后出血感染、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凝血障碍和软产道损伤、子宫破裂等情况,感染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肛查次数过多、阴道检查消毒不彻底、手术时间过长,无菌操作不规范等情况.通过临床数据反馈,观察组患者的出血、感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出血和感染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能减少患者的出血和感染几率,临床试验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周菊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讨论乳糖酸阿奇霉素在小儿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00例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将这100例患儿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6%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0%,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采用乳糖酸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周紫微;何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加味骨伤复原汤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凝血的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因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前3天即给予服用加味骨伤复原汤水煎剂,时间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凝血机制.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阴性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患者所占比例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输血患者所占比例为1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D-二聚体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机体纤溶被激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用加味骨伤复原汤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抑制纤溶系统的能力,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同时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D-二聚体水平,防治凝血机制紊乱,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张同庄;张红军;周淑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放性身切开取石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郝定绩;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40例患者位研究组,选择40例非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血清PCT结果分析,乙组的PCT指标明显高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血清CRP值进行测定,乙组的指标高于甲组.结论:对细菌感染进行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诊断,整体效果明显,对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茂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由于公立医院运营的特殊性,要强化其科学控费必须落实全明性决策体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市场运营目标.据此,结合新医改现状,本文分析了现代医院科学控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费用管理改革方案.
作者:苏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儿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进行探讨,为临床上小儿呼吸困难的患者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88例小儿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88例小儿呼吸困难的患者中有60例为重症肺炎患者,占总人数的68.18%;有28例为非肺呼吸困难,占总人数的31.82%,包括5例非肺源性呼吸困难以及喉咙有异物,占总人数的5.68%,5例支气管炎患者,占总人数的5.68%,5例支气管炎患者,占总人数的5.68%.结论:重症肺炎是临床上引起小儿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同时结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蒙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后妇女在绝经之后在进行取环手术时配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78例绝经之后进行取环手术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39例实验组和39例对照组.对照组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直接进行取环手术,实验组则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取环手术时长、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出血平均时长、术中的疼痛度、术中宫颈软化程度.结果: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的实验组宫颈软化程度相对对比对象组高,P<0.05;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的实验组取环手术时长、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出血平均时长、术中的疼痛度相对对比对象组低,P<0.05;进行实验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宫颈软化程度接近,P>0.05;进行实验之后实验组宫颈软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女在绝经之后在进行取环手术时配合口服米索前列醇片的临床医疗效果明显,对于绝经妇女的术中不安情绪,提高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配度,缩减取环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降低疼痛度.
作者:杨朝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急诊预检分诊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8月,其中将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设定为对照组,该阶段未实施防范措施,而2016年7月~2017年8月设定为观察组,该阶段为实施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急诊分诊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分诊准确率,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就诊效果.
作者:金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补佳乐对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给予补佳乐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68% 、对照组仅为73.17%,P<0.05.结论: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显著.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血透/滤过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2017年两个不同时期的13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方法和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2010年以前SAP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共22例.2010年开始以血透/滤过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结果:随着血透/滤过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完善和作为治疗的主要方法,病死率明显下降.两个时期的病死率为27.27% 和10.43%.结论:血透/滤过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是治疗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主要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作者:谢模政;崔姣;张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脑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患者微栓子及脑血流,统计并对比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微栓子信号阳性率、微栓子信号数量微栓子、脑血流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脑部血流情况,降低患者脑卒中、脑梗死风险,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于彩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针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望为临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在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法,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2.86%(26/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两组护理前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者的VA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舒适护理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余小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8例温针灸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8日至2017年5月9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29例,分别实施温针灸(观察组)以及常规针灸(对照组)展开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WOMAC评分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30天后的WOMAC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魏波;傅道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频和低频超声检查用于阑尾炎间接超声征象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岁阑尾炎患者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以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频和低频探头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结果:90例阑尾炎的患者中,高频探头的诊出率明显的高于低频探头的诊出率,而且高频探头超声对单纯性阑尾炎和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出率都优于低频探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符合P<0.05的要求.低频探头和高频探头在对阑尾周围脓肿进行检查时的检出率都为100%.结论:对于阑尾炎的诊断采用高频探头超声进行诊断,疾病的检出率明显的比低频探头的检出率高,而且将两者联合实施诊断,可以大大的提高临床检出率,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王谷子;李晓光;李荔;展新风;张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妇科中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中医妇科痛经患者7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分成2组:A组和B组均35例.A组实行血府逐瘀汤治疗,B组实行常规益母草颗粒治疗.分析2组临床随症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胸闷不舒、小腹胀痛、双乳胀痛、经血量少以及经血淤凝评分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中医妇科中积极应用血府逐瘀汤,可取得十分显著的疗效,建议采纳.
作者:胡昌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导致患者肝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参加全程督导治疗策略的120例抗结核治疗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20例未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筛选出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耐药转变率.结果:肝损伤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从而降低治疗效率.乙肝表面抗原与E抗原阳性、白蛋白低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嗜酒均会增加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发生风险.结论:通过在肺结核患者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讨论分析导致患者肝损伤的危险因素以及其对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降低肝损伤发生率,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