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忠
目的:分析通过监测血浆肝素含量调整低分子肝素用量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对临床治疗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04月到2018年03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100例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试验组则在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初始量5000IU,根据监测血浆肝素含量,调整肝素钠用量,达到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根据监测血浆肝素含量调整低分子肝素用量,在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上有着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加以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赵继磊;狄勇;李悦;么宁宁;张光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化痰、止咳和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0.1mg的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儿的感染人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采取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的复发率,促进临床症状消退的进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具有的价值.方法:对于40例疑似为乳腺癌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和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详细的记录恶性肿瘤的具体类型,再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判定为乳腺癌的患者共37例,占92.5%,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符合度,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多数为浸润性导管癌(37.5%),浸润性髓样癌(25.0%)与导管原位癌(20.0%),对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P<0.05,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实践中,有必要结合常规综合检查、影像学检测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性的诊断,以达到对病情的确认,再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也保障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
作者:谢庆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目前国内外有关血尿酸(UA)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影响的研究比较普遍,而有关血小板指数与血尿酸(UA)的相关性研究比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尿酸(U A)及血小板指数的相关性,为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3-2014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检测颈动脉超声测定内-中膜厚度,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为2个亚组:颈动脉增厚组138例(1.0mm<内-中膜厚度≤1.2mm),颈动脉增厚并斑块组154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mm).以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共236例,该人群颈动脉彩超检查动脉走形正常,内膜光滑,无斑块,该人群排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疾病.记录两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尿酸(U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血压(BP)等指标.比较研究组及对照组各血液指标的差异.结果:(1)研究组及对照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高于对照组(P<0.05)(3)颈动脉增厚组中尿酸增高者MPV高于非尿酸增高者(P<0.05),颈动脉增厚组中尿酸增高者与非尿酸增高者,PLT、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颈动脉增厚并斑块组中尿酸增高者MPV高于非尿酸增高(P<0.05),颈动脉增厚组中尿酸增高者与非尿酸增高者,PLT、PCT、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颈动脉病变后,血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可作为预测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指标,M PV与血尿酸增高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照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用药中对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7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92)与对照组(n=86).其中,对照组就诊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5月,予以常规给药干预,研究组就诊时间为2017年6月-2018年1月,予以临床药师给药干预,比较两组的用药合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抗菌类药物费用为(523.67±52.79)元,抗菌类药物使用种类为(1.02±0.21)种,住院时间为(9.57±1.62)d;用药合理率分别为:药物剂量合理96.74%,药物联用合理97.73%,抗菌类药物使用合理98.91%,溶媒选择合理97.7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到临床用药中可充分优化用药方案,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起到合理监督与改善作用,具有较高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黄黎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既往分娩史对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5年6月-2017年月收治的产妇资料,甄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后阴道试产产妇,共计260例,对产妇阴道试产结局、妊娠间隔、既往剖宫产指征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260例剖宫产后阴道试产产妇,211例成功(A组),中转剖宫产49例(B组).A组、B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产妇在前次妊娠间隔时间、前次剖宫产指征、既往阴道分娩史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临床指征对比,A组产妇胎重低于B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分娩史对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结局的影响并不明显,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阴道试产仍是产妇的首选分娩方案.
作者:巩莲芳;张建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围手术期行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4例,依照围术期护理方法分组,舒适组与常规组各62例,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及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经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在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后,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出院.
作者:张黎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儿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和病因进行探讨,为临床上小儿呼吸困难的患者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88例小儿呼吸困难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88例小儿呼吸困难的患者中有60例为重症肺炎患者,占总人数的68.18%;有28例为非肺呼吸困难,占总人数的31.82%,包括5例非肺源性呼吸困难以及喉咙有异物,占总人数的5.68%,5例支气管炎患者,占总人数的5.68%,5例支气管炎患者,占总人数的5.68%.结论:重症肺炎是临床上引起小儿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临床上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体格检查,询问病史,同时结合辅助检查,明确诊断.
作者:蒙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腰痹痛胶囊和蚁参蠲痹胶囊在风湿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来我院就诊并被诊断患有风湿骨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对腰痹痛胶囊组和蚁参蠲痹胶囊组进行分配,每组均有75例患者,两组分别对不同的药物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蚁参蠲痹胶囊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腰痹痛胶囊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蚁参蠲痹胶囊组具有补脾益肾,增强免疫力的效果.结论:蚁参蠲痹胶囊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不仅能够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还能够对患者起到强身固本的作用,因此在今后治疗风湿骨病的过程中可以对蚁参蠲痹胶囊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梁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护理基本技术》是普通高等教育护理专业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之一,主要介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操作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传统的教学中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水平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技术开始应用在教学工作中,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技术在《护理基本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
作者:刘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手术护理配合.方法:筛选2014年6月-2018月1月来我院诊治的62例直肠癌患者为实验对象,术中做好配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优良率为93.55%,各项手术指标均在标准范围内.结论: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做好手术护理配合,能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曾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采取舒适护理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来我院治疗的小儿哮喘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67%)明显低于B组(96.67%),并且B组的肺功能更优.结论:于小儿哮喘患儿而言采取舒适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帮助其尽快康复,故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张善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加味骨伤复原汤对膝关节置换术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因膝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前3天即给予服用加味骨伤复原汤水煎剂,时间为2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HS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味骨伤复原汤对实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提高患者HSS评分,使患者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张红军;张同庄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本院在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中随机抽取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临床治疗,对于急性心绞痛患者,结合使用氯吡格雷能够很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苑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医妇科中应用血府逐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中医妇科痛经患者7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分成2组:A组和B组均35例.A组实行血府逐瘀汤治疗,B组实行常规益母草颗粒治疗.分析2组临床随症的缓解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胸闷不舒、小腹胀痛、双乳胀痛、经血量少以及经血淤凝评分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中医妇科中积极应用血府逐瘀汤,可取得十分显著的疗效,建议采纳.
作者:胡昌忠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作为辅助科室,门诊西药房虽然不会直接救治病入,但仍然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责任.门诊西药房窗口是病人取药的服务窗口,但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服务窗口,门诊药房的工作者除了需要准确掌握医药知识,做好药品管理,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与病人沟通,为患者提供好的服务.因此,门诊西药房窗口服务质量对于医院和患者有着重要影响.笔者就如何提高门诊西药房窗口服务质量提出一系列措施,以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刘远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补佳乐对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给予补佳乐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68% 、对照组仅为73.17%,P<0.05.结论: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显著.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12-2017/12来我院生产的94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产房助产士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在出血时间、出血量、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产后两小时出血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几项数据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通过对分娩患者实施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出血量,保障母婴健康,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洋;周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改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方面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起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和医院感染控制.比较实施前后1年内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实施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两个时期手卫生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PDCA实施后,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三个时期手卫生依从性均为100%,明显高于实施前,χ2分别为5.417、3.962、5.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院感发生率为3.86%,明显高于实施后的1.26%,为27.596,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有利于良好医院形象建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小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输卵管结扎术后直视下行输卵管吻合术的操作要点以及临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0例输卵管结扎后特殊原因要求复通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直视下行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术患者的复通情况以及复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实施手术后,40例患者均复通,复通率达100%;36例患者复孕,复孕率90.0%;在36例复孕患者中,34例宫内妊娠,占94.4%,2例宫外孕,占5.6%.术后输卵吻合长度较长的患者,复孕率较高;吻合部位在峡-壶腹部、峡-峡部的患者在术后复孕率较高,吻合的部位在宫角的患者术后复孕率较低.结论:对于输卵管结扎术后要求复通的患者,采用直视下行输卵管吻合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输卵管复通率以及复孕率,手术成功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庆丰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