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显天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对桡骨远端?度开放性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60例桡骨远端?度开放性关节内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钢板组(28例)和外架组(32例).钢板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架组采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的差异.结果:钢板组与外架组在骨折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桡骨缩短程度中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型患者:钢板组、外架组手术前后各时段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患者:外架组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钢板组,两组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度开放性C3型骨折患者,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的疗效优于锁定加压钢板.
作者:马良;马战备;于鹤童;南宠;梁跃闯;李冬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等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与死因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在中国知网与维普数据库中查阅有关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与原发病的相关文献资料,所有文献资料中共包含了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360例与血液透析死亡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均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根据数据来源资料,360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来自于二甲医院(n=110)、三甲医院(n=160)与三乙医院(n=90),120例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分别来自于二甲医院(n=25)、三甲医院(n=60)与三乙医院(n=35).观察研究上述全部患者的原发病与死因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不同等级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与死因构成比的差异性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的原发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高血压,其中,糖尿病的构成比呈现出持续上升的发展趋势.在同一时期内,二甲医院与三甲医院的原发病与死因构成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造成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感染、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构成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接受血液检验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人抽三份血标本于分离胶管中分别纳入A、B、C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各组标本进行处理.A组:血标本采集后,在30分钟之内离心,血清分离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B组:采集标本后,30分钟之内离心,于4℃存放24小时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C组:标本采集,30分钟之内于4℃保存24小时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将A组作为对照组,分析B组和C组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A组的差异.结果:B组中各项指标与A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各项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鲜血液标本的放置时间和处理方式均会引起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因此对未能及时进行处理的新鲜血液标本,实验室应尽快将标本离心、冷藏放置,避免检测结果和疾病诊断发生偏差.合理控制血液标本的保存方式等能够提高血样标本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耿金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脑梗死患者彩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同时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查常规生化指标及25-(OH)D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对2组患者的25-(OH)D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斑块组与非斑块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是(23.34±7.16)ug/L和(35.09±11.66)u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降低与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P=0.017,OR=1.07,95%CI=1.21~3.08).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存在相关性,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检测其指标,可能为动脉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顾汉沛;杨同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常温下阻断肾血流手术治疗严重肾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实际应用价值,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本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共收治严重肾损伤患者40例,依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将40例严重肾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实施保守手术治疗的20例肾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温下阻断肾血流手术的30例肾损伤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严重肾损伤患者均未在围手术期内死亡,其中观察组术后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术后出现5例不良反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温下阻断肾血流手术治疗严重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谢浩;张延发;刘新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8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细节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4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细节组实行细节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职业素养评分、全程护理综合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细节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细节组的满意度是93.18%,对照组的满意度是75%,细节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应用细节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宇飞;陈杨磊;朱剑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社区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甘精胰岛素,观察组用缬沙坦联合甘精胰岛素,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餐后2h血糖数值、空腹血糖数值、糖化红蛋白数值白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效果显著,改善了血糖,值得应用.
作者:孙明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COPD患者首次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过程中,提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让患者尽快更好地接受这种吸入型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用药指导,由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患者错误使用方式进行及时的指导和修正,不做过多干预.研究组提前一周进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使用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以及具体的训练和指导使用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率98.7%.结论:在对COPD患者首次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的护理干预探讨过程中,通过将提前护理干预指导与常规用药指导进行效果对比分析,表明护理干预对首次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儿均采取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该基础上采取系统化的静脉输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穿刺、针头脱落、给药错误、护患纠纷以及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采取系统化静脉输液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维护患儿静脉输液安全性.
作者:高海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者接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对68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前后肺炎指标、白细胞计数水平和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CT、WBC、CRP等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重症肺炎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和研究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72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n=36)应用阿司匹林进行疾病治疗,研究组患者(n=36)采用阿司匹林结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疾病,以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治疗效果对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疾病治疗有效率(94.44%)上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缺损评分下降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快,差异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结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方法能够改善疾病治疗效果,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高龄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58例高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到的护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换药次数、肉芽生长时间、愈合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数值,创面缩小直径数值高于对照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压疮创面换药护理对高龄重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肉芽生长时间和愈合时间,提升了创面缩小直径,值得应用.
作者:卢卫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治疗的134例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者做为对比分析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对等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n=67)与参照组(n=67),参照组的患者给予甲状腺片进行治疗,研究组的患者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的总有效率,并且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的,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可以提高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可以做到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建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58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头孢曲松钠,观察组用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气促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肺炎的疗效显著,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升,值得应用.
作者:李长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掌握辖区内人群主要吸烟流行状况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制定进一步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门头沟区3个街道9个乡镇,对3651名18岁以上北京常住居民的主要吸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1)门头沟区18岁以上成年人中,吸烟率为34.5%,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67.1%和5.8%.(2)按年龄分层,男性以50-59岁组高,吸烟率为75.4%;女性吸烟率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70~79岁吸烟率高为16.3%.(3)离异、文化程度低、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 恶性肿瘤患者吸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市门头沟区吸烟率高,吸烟者慢性病患病率高.干预方式应针对不良生活方式的高危人群.
作者:刘德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后,给予丁苯酞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药品,予血塞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进行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配合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天两次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后的NIHSS评分.结果:在治疗之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在使用丁苯酞后的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要低(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丁苯酞治疗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NIHSS评分,对受损的神经功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绍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02月,本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26)、对照组(n=26),实验组:短效避孕药+益母草胶囊治疗,对照组: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临床情况、宫腔粘连情况、性激素水平、子宫情况.结果:临床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情况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子宫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患者实施短效避孕药的预防作用显著,既可降低宫腔粘连情况,还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孙林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4~2017.8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25例给予常规吸痰治疗(甲组),25例患者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乙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甲组72.0%(P<0.01);治疗后,乙组PCT、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与同期甲组,均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蔡永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发病时血清C反应蛋白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50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为研究组,非相关性血管炎患者49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CRP水平,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且运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与血清CR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CRP水平较高;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与血清CRP水平呈正比关系.结论: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升高明显,可以作为判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一个临床标记物.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7年1月至6月期间消化科收治的124例反流性食管炎住院患者参加本研究.62例接受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的患者作为参考组.62例莫沙必利和艾司奥美拉唑患者将作为研究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药物使用康复情况,比较观察记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124名临床患者的调查中,我们研究了莫沙必利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和常规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区别.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5.16%(59/62),远高于对照组的85.25%(51/62)结论:联用莫沙必利与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单用艾司奥美拉唑更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田景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