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石甘汤联合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67例疗效研究

余振兴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 氟康唑, 慢性阻塞性肺病, 真菌感染
摘要:目的:探究麻杏石甘汤联合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67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氟康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6.4%)(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联合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康复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组患者采取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尿蛋白、甘油三酯四项生化检验指标水平的差异.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反馈得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6.7±0.5)mmol/L,餐后2 h血糖(9.4±0.7)mmol/L,尿蛋白(1.6±0.6)g/24h,甘油三酯(1.33±0.55)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8.7±0.5)mmol/L,餐后2 h血糖(10.6±0.6)mmol/L,尿蛋白(2.4±0.8)g/24h,甘油三酯(1.84±0.7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两组患者反馈数据比较,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董倩;谯艳;刘红梅;杨白林;蔡素梅;胡美玲;叶文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股骨胫骨折治疗过程中运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进行研究的时间段是2017年1月-2018年9月,研究对象为此时间段内在我院医治的60例老年股骨胫骨折患者.其中有30例患者采用内固定术医治为参照组,余下30例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医治为研究组.结果: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与下床时间均要好于参照组.结论:在老年股骨胫骨折的医治当中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程良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组7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参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总体满意度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护理成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强应用.

    作者:彭华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17例标本,对其组织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形态学特征主要是缺乏肌上皮,如发现患者疑有为浸润时,需要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以证实患者的肌上皮完整与否.结论:临床中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的诊断一直是个难点,对其病理特征以及鉴别诊断进行充分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郭玲;魏振海;张冠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实施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79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合理饮食、自我监控症状行为、自我处置药物的能力、配合康复训练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扬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治疗,研究组采取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阴道清洁度整体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67%)较对照组(81.33%)更高(P<0.05).结论: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较优,可有效改善患者阴道清洁度.

    作者:向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中药-抗生素联合疗法对于结核治疗的应用前景分析

    结核依然是当今世界致命的传染病之一,有效的控制结核的发生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结核病人的肺部的慢性炎症是临床上造成肺部损伤和疾病恶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控制炎症可以有效促进结核的治疗.在我国,利用中药来控制结核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新的研究亦表明中药在结核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理.一些中药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消炎及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结合过去中医药书籍中的一些复方及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本文论述了利用中药的抗炎和杀菌作用,联合当前临床中的常规抗生素,改善并促进结核治疗的新型疗法.

    作者:李浩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60名老年社区高血压病人,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访视护理,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与家庭功能评分.结果:①干预后观察组服药遵从行为量表得分(5.6±1.2)分,对照组服药遵从行为量表得分(4.5±0.6)分(P<0.05);②观察组情感度(1.6±0.4)分、亲密度(1.6±0.3)分、成长度(1.4±0.4)分、合作度(1.4±0.3)分、适应度(1.6±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益生菌+标准四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益生菌+标准四联疗法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362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181例,采纳标准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18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比较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复发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益生菌与标准四联疗法联合可有效改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情,促进溃疡愈合,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朱建祥;田宝如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失禁性皮炎属于临床常见病,该病主要发生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脑外科患者、ICU重症患者等.了解诱发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中,将对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原因、常用防治措施及当前治疗进展做出分析与阐述,为失禁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提供相应参考.

    作者:陈娇;施姣娜;章丹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的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所有危重症新生儿中随机选取42例(均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对症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上,观察组(9.5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2%),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治疗,对改善患儿病情与缓解临床症状极具意义,值得临床今后加大应用力度.

    作者:徐雪丽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100例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分析

    目的:探究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分析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状况,根据结果临床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100例作为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收集患者的粪便作为标本,标本进行涂片以及染色检查.结果:100例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均接受检查,在100例标本之中59份标本检测出病原微生物感染,阳性率为59.0%.在59份感染之中共31株真菌感染,15株感染隐孢子虫,7例感染结核分枝杆菌,2株感染空肠弯曲菌,3例感染难辨梭状芽孢杆菌,1株感染沙门菌.结论:在HIV感染伴慢性腹泻患者病原微生物检测之中,患者容易感染真菌,其次为隐孢子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感染力也比较高,在临床之中医师需要引起,积极进行病原的寻找,保障患者可以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

    作者:黄凡华;田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纳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水平高低将其分为3组,甲组患者为维生素D水平大于75nmol/L,乙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在50-75nmol/L之间,丙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小于50nmol/L.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他们BI评分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差异.结果:甲组患者的BI评分以及NIHSS均与其余两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中患者痊愈、显效以及有效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甲乙两组无效低于丙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对老年脑梗塞的病情判断以及以后均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患者发病的危险预测因子,临床上值得重视.

    作者:陈梦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异烟肼雾化吸入在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异烟肼雾化吸入在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患者120例,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60例,全身抗结核治疗)、研究组(60例,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较对照组(76.67%)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结核患者病情,提高痰菌转阴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阿布都沙拉木·托合提;如克亚木·阿不都沙拉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HZ)患者神经痛及负绪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8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2例HZ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6例.A组给予个性化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神经痛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护理前,对比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A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HZ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可减轻其疼痛程度,纠正不良心理,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流程化沟通方式对提高五官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程化沟通方式对提高五官科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时间段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五官科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沟通方式,观察组给予流程化沟通方式,观察护理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在五官科护理服务中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能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邱淡淡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泡沫敷料在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压伤的应用

    目的:探讨泡沫敷料在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并且使用NCPAP的患儿18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4-7月我科住院使用NCPAP治疗患儿203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除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加用泡沫敷料间隔于鼻塞与鼻部皮肤之间减少皮肤的受压.结果:对照组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泡沫敷料的应用可有效降低NCPAP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徐富霞;江志潇;周雪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时辰药理学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不同类别药物的药理作用在不同时间内所呈现出的药物治疗强度不同,按照时辰药理学的作用规律特性,整理出分类药物大效应的周期,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作者:王冬艳;肖望书;陈雁;侯晓丽;季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每日唤醒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采用每日唤醒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这个时间区间内选择在我院进行医治的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从中任意挑选50例患者采取每日唤醒计划为研究组,剩下的50例患者不采取每日唤醒为参照组.结果:研究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好于参照组,且研究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气管切开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每日唤醒应用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中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ICU机械通气镇静患者医治中推荐广泛应用.

    作者:颜华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及血清IL-4、IFN-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及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是否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分为感染组(n=35)与未感染组(n=45),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IL-4、IFN-γ水平.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43.75%(35/80);在IL-4方面,感染组明显高于未感染组,且未感染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在IFN-γ方面,感染组明显低于未感染组,且未感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体内IL-4水平较高,而IFN-γ水平较低,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情.

    作者:徐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