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娇;施姣娜;章丹凤
目的:观察客观结构化临床测试(OSCE)在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我院ICU的70名在岗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给予观察组护理人员OSCE考核方法,比较两组各项能力测评结果.结果:除专科护理技能之外,观察组护理人员其他各项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本次考核方式的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1).结论:OSCE能客观的评价ICU专科护士各项临床能力的真实情况,有助于ICU专科护士临床能力的全面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蔡月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及并发症率.方法:选取124例在我院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患者(124颗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修复,给予实验组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率,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6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4.8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1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使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进行治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睿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疗效.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黎燕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86例精神科住院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冲动行为风险、自杀风险、出走风险、健康风险、性冲动风险、噎呛风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护理事故发生率(4.65%)、护患纠纷发生率(4.65%)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精神科住院患者做好护理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能够减少多种风险隐患,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作者:刘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中药饮片在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有重大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部分商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将中药饮片掺伪掺杂,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效果.鉴于此,本文将探讨中药饮片成分掺伪和掺杂的鉴别策略,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邹颖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评价新医改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比较新医改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项工作指标的评分情况及患者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实施的满意程度.结果:(1)新医改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实施后,工作质量评分、工作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医改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模式的实行,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并提高患者对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刘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行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以本院治疗的80例AIH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综合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5.0%,B组为80.0%,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AIH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具有较佳的护理价值.
作者:朱叶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2016-2017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与原有,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临床资料4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主要累及器官及临床表现等,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评价.结果:480例ADR报告中共涉及药物种类13类,共152种,其中抗感染药物种类多,其次为维生素、电解质、营养类药物;ADR发生率中抗感染药物发生率高,为27.71%,其次为抗肿瘤药物,为25.21%.共涉及给药途径10种,其中静脉滴注给药途径ADR发生率高,为63.75%,其次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发生率为14.17%.ADR报告中共累计损害系统10个,其中消化系统损害较多,占25.42%,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占19.79%.结论:临床用药应加强药物使用监管,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宣教,强化医务工作人员安全用药意识,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骨化三醇治疗血液透析所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所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108例,在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进行治疗,A组、B组、C组,三组各36例.口服予不同剂量骨化三醇18周,对治疗后3、6、9、12、18周及治疗前spKt/V、Scr、iPTH等指标进行测定.当治疗达标,则iPTH(全段甲状旁腺素)<300 pg/ml.结果:所有患者中治疗3周达标率是29/108例(26.85%),6周为33/108例(30.56%),9周为38/108例(36.11%),12周为56/108例(51.85%),12周为73/108例(67.59%),且相较于A、B两组,C组的治疗达标率更加优异,三组对比差异显著有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spKt/V、Scr、iPTH指标对比无明显变化,因此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所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采用不同剂量骨化三醇治疗,冲击疗法的安全性高,能够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应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7~2018年本院收治3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8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给予氟芬那酸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44%、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而言,针灸配合推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增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严连凤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5急腹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0),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急腹症具有很好的效果,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鸿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提高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87.50%)高于对照组(67.50%),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能力的提升,对于优化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将优质护理模式融入到消化内科的日常护理管理工作中,观察和分析这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在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所有患者中选择94例患者组成研究样本群体,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接受普通护理流程的患者命名为普通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加入了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命名为优质护理干预组.各组组内人数47人.将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依据对此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经观察发现,优质护理干预组患者经过焦虑、抑郁量表的评估分数均较之普通护理组有所下降,且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评分有所提升,两方面指标评分的组件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见融入优质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水平以及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应将此护理方式重点推荐应用在消化内科的护理管理流程中.
作者:祝良莹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近些年,伴随着新的教学模式改革的逐步深化,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本目的的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方向.国内外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呈现出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趋势.在众多学科教育中,形成性评价被广泛应用,并呈现出良好的综合教育效果,因此也被逐渐应用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本文从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出发,具体分析了众多形成性评价应用教育的实例,并探讨了其在医学教育中作用与实践方式,以期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韩新美;范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干预在控制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具体分析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焦虑的1200例患者,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其中600例患者分入到对照组当中,另外600例患者分入到观察组当中.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焦虑评分,分析护理后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SAS评分情况,没有较大的差距,p大于0.05,通过研究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之后的SAS评分明显较低,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在观察组当中获得的护理满意度数据为98.83%和对照组的93.17%相比明显较高,其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结论:在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让患者的负面心理有效降低,让他们更好的具有依从性,这种方法效果较为明显,可以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李翠花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在临床中的应用特性及安全性,为临床药物应用奠定基础及依据.方法:通过临床各类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报道资料中实施阿奇霉素治疗的药学特性及用药安全性展开回顾性分析及探究,进一步明确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特性及安全性.结果:阿奇霉素在临床中属于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之一,相对于其它抗生素来说具有对革兰阴性菌抗菌性较强的特性,且具有较高的药物浓度,临床用药过程中较少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在分析阿奇霉素的特性及安全性后能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奠定相应的基础及参考依据,避免不良用药导致的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
作者:蒙广阔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化脓性角膜炎患者,将此50例眼科临床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手术组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手术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手术组采取的治疗方式更加有效.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手段是临床治疗重症化脓性角膜炎的有效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将患者预后有效改善.
作者:刘广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宫颈糜烂患者药物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5例宫颈糜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药物治疗者采用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创伤的26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某院采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的2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采用保守治疗的26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观察组创口出血、胸腔出血、颅内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骨科急诊手术治疗多发性创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其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各种出血量,并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于喜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的作用机制,目前临床中的应用,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机理及噻托溴铵的不良反应等多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着重介绍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作用,这也是目前支气管扩张症治疗的一个新突破、新进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王茜;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