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洁;严莹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接收的异常妊娠产妇86例,进行分组,对照组对产妇行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详细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临床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对异常妊娠产妇实施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前后的不良负面情绪,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将其依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前予以2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研究组在手术前予以5ml地佐辛静脉注射,其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一致,术后行0.2mg/ml氟诺西康、2.5ug/ml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并对比其术后的舒适度评分,术后48h的芬太尼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48h芬太尼用量显著较低,且术后各时段的舒适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在术前行5ml地佐辛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以此提高舒适度.
作者:林浩;陈一林;孙振全;于淑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300例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通过术前和术后两个访视时间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麻醉护士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疼痛认知和自控镇痛泵使用方法有了更详细全面了解.结论:麻醉护士通过术前和术后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单一顺铂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缓解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较更低,且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郑声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在脑出血老年患者治疗中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8例脑出血老年患者均于2015年12月份-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44例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的意义.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L-6、TNF-α、IL-2水平均有所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出血老年患者治疗中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与炎性因子,值得应用.
作者:张贵金;刘茂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次将对氧疗执行在COPD患者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我院10例患者实施氧疗方式,经治疗后再对患者身体指标加以观察.结果:患者经氧疗后,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明显变化,差异显著,P
作者:刘玉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乳腺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肢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可有效促进患肢关节功能恢复,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园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在H型高血压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微信教育进行延伸护理,比较出院后6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的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变化.结果:在随访的120例患者中,有6人失访,失访率为5%.终纳入研究观察组56例,对照组58例,出院后6个月复查时,观察组患者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应用于H型高血压病人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张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经皮肾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本院2014.1~2017.12期间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经常规方法,观察组则借助超声造影技术实施肾穿刺,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30.00%,结果显著(P<0.05).结论:将超声造影技术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经皮肾穿刺,可以准确定位患者结石位置,将手术过程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也为医学学习缩短学习时间,有利于医学人员技术的进一步交流与提升.
作者:姚爱兵;陆烽烽;蒋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实施CBP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内毒素、IL-6、IL-8、IL-10、TNF-α进行比对与观察.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IL-6、IL-8、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且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分析护理干预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评价分析不同护理方法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出院的是禁食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的QLQ-C30、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收治的行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依从性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高,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垂体瘤切除术中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术后康复.
作者:董陆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这6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1例患者接受安慰剂与佳支持治疗,观察组的31例患者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临床缓解率为64.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74%;对照组31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06%,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缓解率较高,效果显著,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经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均好转,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透明质酸钠与中医理疗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医疗援疆受援单位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8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主要任务对象,通过根据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联合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40例,实施单一透明质酸钠治疗,联合组为40例,予以透明质酸钠与中医理疗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数据并分析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5%),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透明质酸钠与中医理疗相结合,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翁前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按照患者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以及优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9%,且优护组患者的不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意义较大,不仅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而且能减少发生不良并发症,保障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季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DNA产前检测技术的应用方式以及检测结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无创DNA总检查144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结果:无创DNA总检查1444例中,阳性19例,21三体4例,18三体4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10例.4例21三体病例中,有1例失访,未做产前诊断,10例性染色体异常中,有2例结果与诊断不符.结论:在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中应用无创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染色体异常检测,能够有效筛选出高风险妊娠孕妇,对于21三体、18三体以及13三体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但是,对于性染色体的准确率有待提升,对此,应继续完善无创DNA检测技术,并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6年6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使用倍他乐克与通心络联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硝酸酯类、阿司匹林以及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常规的治疗.并通过6个月的治疗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通过对比研究能够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0%以及心电图改善率73.3%.其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陪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其疗效明显,并且安全可靠,应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承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9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他们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45例,对他们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排尿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尿困难发生率、排便困难发生率以及排尿排便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接受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排便困难以及排尿排便疼痛的概率都比较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肛肠外科手术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糖尿病并不可怕,如不及时正确的干预,是会引眼睛、神经、血管等可怕的并发症发生.正确认识糖尿病,了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预防、食养及运动等相关知识,并做好预防糖尿病的措施.了解其致病机理,科学地看待糖尿病及其引起的并发症.重视食养对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和康复,具有重要积极的现实意义.努力通过食养来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我们健康的危害.
作者:刘磊;华国君;汪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在2013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73例,均进行精心的护理,对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气短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气短症状分级的情况小于护理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使用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气短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仲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