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中隔偏曲三线减张矫正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矫正疗效比较

顾梅凤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 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矫正, 三线减张矫正术,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对比鼻中隔偏曲三线减张和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矫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中隔偏曲患者66例,随机为A、B组各33例.A组患者采取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手术,B组患者利用鼻内镜进行三线减张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结果:B组患者术后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93.93%)要高于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8.78%),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三线减张矫正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上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宫外孕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经手术或保守治疗确诊的10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我院彩色超声诊断仪行腹部B超及阴道超声检查,将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B超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相比较,对比它们的确诊率.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的确诊率为95.1%,阴道超声的确诊率为87.3%,腹部B超的确诊率为80.4%,可见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阴道超声或单独使用腹部B超的确诊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阴道超声与腹部B超联合应用于宫外孕患者临床诊断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新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2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生素对患者开展治疗,详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副作用的预防及 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副作用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53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7例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黏膜损伤发生率及全身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鼻咽癌患者指标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放疗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吴丽君;叶云婕;陈明华;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YY语音平台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YY语音平台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名在岗护士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实验组采用YY语音平台授课.结果:实验组护士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护士对YY语音平台授课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Y语音授课为护士学习提供了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作者:王奋红;吴旭友;王奋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人的长期效果分析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为主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使用恩替卡韦),各50例,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较高,且和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恩替卡韦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王若飞;孙庆明;孙丹玉;傅道明;方善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在2013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73例,均进行精心的护理,对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气短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气短症状分级的情况小于护理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使用精心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气短症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蔡仲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9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198例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散加减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临床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疗效显着.

    作者:罗良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46例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无术中大出血;除1例有切口感染,1例肺感染外,余无异常并发症发生.住院8~13 d,平均住院天数(9.12±1.03)d.结论: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根治术科学的护理,针对性地监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作者:史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手术室护理配合方面的状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结直肠癌治疗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方案的护理,两组患者术后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存在差异,且P<0.05,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腹腔镜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并在手术室配合适当的护理方案,有着较好的狐狸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与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便减少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88例,观察组44例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再出血8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8.2%,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3例,发生率为6.8%,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魏善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介入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促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在宫外孕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 性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宫外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7%和11.7%,差异明显(P<0.05),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方案治疗宫外孕效果明显,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病检查孕期护理保健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检查孕期护理保健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9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针对A组孕妇不实施干预,针对B组孕妇实施护理保健,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及围生儿之间对比的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产检的孕妇实施病检查孕期护理保健能显著提高妊娠结局,促进孕妇预后.

    作者:何明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管理模式对社区慢性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内就诊的慢性糖尿病患者5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社区慢性病干预管理,观察组实施综合干预管理,对比两组应用不同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经6个月干预管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药物了解情况、遵医行为、自我规范化管理能力三方面的优良率(89.28%、96.42%与85.71%)均高于对照组(57.14%、75.00%与53.57%),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控制慢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作者:刘志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赵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我院自制抗敏止嚏膏制作及问题改进

    中药膏方是一种制剂,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加工后变成可以治疗慢性疾病或是滋补类的药用流质膏体.中药膏方通过滋阴补阳,提升人体的精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用.一般的中药膏方多用在治疗慢性疾病中,除此之,还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保健预防的功效.本文就中药膏方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展开分析,从传统中药膏方的制作流程入手,,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宏观的分析,并对我院自产抗敏止嚏膏的制作工艺进行探讨和总结.

    作者:李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概述

    经皮给药系统因为具有较小副作用、较强安全性、较高局部浓度和易去除、可控释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经皮给药新剂型包括微针、囊泡、水凝胶、微乳、纳米粒等,综合运用新技术和新剂型能够取得控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使药物经皮吸收量得到增加.

    作者:姜笑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近红外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对药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监管市场以及控制过程等方面,这种分析技术操作比较简捷,消耗的溶剂量比较少且无损,并具有高度的专属性,十分绿色环保,因此成为了常用的药物分析手段.本文将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张松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镇静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和镇静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对他们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干预,减少因术后疼痛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本次研究对16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手术后的监控工作,完善镇静治疗,对他们接受镇痛操作期间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采用有效的镇痛方式,期间没有产生任何的并发症.

    作者:徐双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临床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实验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低血压发生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心动过缓、缺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肺部感染、头晕嗜睡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VAS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镇痛和麻醉效果,但是和全身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镇痛效果更理想.

    作者:李清宇;冯正勇;王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