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检查孕期护理保健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

何明蓉

关键词:病检查孕期, 护理保健, 孕产妇及围生儿, 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并检查孕期护理保健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9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90例孕妇随机分成两组(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针对A组孕妇不实施干预,针对B组孕妇实施护理保健,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结果:两组孕产妇及围生儿之间对比的新生儿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实施产检的孕妇实施病检查孕期护理保健能显著提高妊娠结局,促进孕妇预后.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个性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妇科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妇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8例,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以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满意度调查项目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在妇科手术中,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妇科手术护理中推广.

    作者:时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探讨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1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视物模糊各1例,对照组3例胃肠道不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结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数据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该方法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康世萍;雷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成批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间急救的34批次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共212人,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06人行一般护理,即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其吸氧,常规应用高压氧治疗,进入舱前协助其换棉质衣服,并备好抢救药物等护理措施;研究组106人除实施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外再给予如下干预措施,即入院前电话对呼救人员进行初步的现场抢救指导如脱离中毒现场、开窗通风、松开衣领防止压迫呼吸道,入院后根据病情给予不同的氧疗方式及心理护理等,记录两组并发症脑水肿、肺水肿、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死亡率发生例数.结果:护理后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干预后可明显减少后期并发症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骆福秀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研究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防护对策.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选择在我院供应室工作的护理工作者16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职业暴露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结果: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间共计发生危险事件426次,其中有40.8%的因素是利器刺伤,相较于其它几种危险因素来说,皆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应通过防护举措的提出,使其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保证自我人身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志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高热惊厥患儿分组护理,对照组37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46例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退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对照组患儿均长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13.51%高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2.17%,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X2=3.932,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缩短了患儿退热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9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显著低于治疗组(95.8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0.42%),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洪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 用疗效对比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对照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老年患者作研究组,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水平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安全性高.

    作者:陈蕴;黄洁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微创置管抽吸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在脑出血老年患者治疗中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对患者炎症因子、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影响.方法:本次所选88例脑出血老年患者均于2015年12月份-2017年05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44例采取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44例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的意义.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IL-6、TNF-α、IL-2水平均有所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减少的程度大于参照组,P<0.05,各组间数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出血老年患者治疗中行微创置管抽吸手术能够改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与炎性因子,值得应用.

    作者:张贵金;刘茂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3~2015年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调查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松原市沿江社区2013~2015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社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本社区463例新生儿中,乙型肝炎疫苗首诊接种者共458例(98.92%),首针及时接种者450例(97.19%),首针未接种者5例(1.08%);2013年、2014年、2015年首针接种率分别为97.32%、99.31%、99.51%;新生儿于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99.12%,未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88.89%;在所有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原因中,新生儿疾病占60%,为主要原因,早产低体重与外地出生后转入为次要原因.结论:2013~2015年本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率较高,但对于接种工作仍不可松懈,各卫生服务中心需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作者:宋娜;周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初探

    目的:探讨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组为31例患者.常规组给予西瓜霜喷剂治疗,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治疗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几率.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29例(93.55%)显著高于常规组19例(61.29%),治疗组的复发几率1例(3.23%)显著低于常规组7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几率,治疗效果十分确切.

    作者:戴文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复发,预后差,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OPCS)辅以术后铂类联合紫杉醇为基础的规范化疗是卵巢癌的传统治疗模式,能否实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大多卵巢癌发现时已处于晚期(Ⅲ-Ⅳ期),多数无法实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故有学者提出对于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即先化疗,再行减瘤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现本文将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琼;聂影;叶辉;周亭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目的:分析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概况.方法:选择洮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资料分析,探究治疗方式.结果:对1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有效率为90%.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把这些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对照组则实施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现状,提高患者的愈合能力,同时减少了住院的时间以及医疗费用.

    作者:吴潘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司他韦临床使用问题探讨

    奥司他韦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流感治疗与预防的热门药物,本文就奥司他韦在流感用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来静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B超检查对预测妊娠疤痕子宫破裂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预测妊娠疤痕子宫破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4例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孕产妇,对比分析子宫下段厚度不同孕产妇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果.结果:孕妇在32~34周和35~36周阶段的子宫下段厚度较其他两阶段厚,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7~38周与39~40周阶段的子宫下段厚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疤痕产妇的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级,二级疤痕产妇的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三级,每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检查能够对子宫下段前壁的详细情况显示出来,帮助临床中对疤痕子宫破裂进行判断,在分娩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保障了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尹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妇产科患者在使用人性化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6-2016.6收入的80例妇产科患者,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另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对焦虑、抑郁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上显著比对照组低(t=-10.559、-3.501,P<0.05),且护理满意度97.50%比对照组90.00%高(x2=4.800,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后,不仅能提升护理满意度,还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周丽艳;宋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共有43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其中观察组有25例患者,他们采用舒适度护理,对照组有18例患者,他们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的镇静和镇痛效果进行分析,并且分析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镇痛和镇静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恶心、呕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采用,可以完善镇痛和镇静的效果,有效的防止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邢灿灿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穴位按摩对预防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行前列腺电切术的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预防术后膀胱痉挛的一般护理常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采用膀胱痉挛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术后疼痛评分评价穴位按摩的干预效果.结果:通过术前术后干预,意向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膀胱痉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痉挛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一定程度上辅助缓解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情况,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甲亢患者5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改善他们的负性情绪.

    作者:朱晓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