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检查对预测妊娠疤痕子宫破裂的临床价值

尹彦

关键词:剖宫产, B超, 妊娠疤痕, 子宫破裂
摘要: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预测妊娠疤痕子宫破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4例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孕产妇,对比分析子宫下段厚度不同孕产妇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果.结果:孕妇在32~34周和35~36周阶段的子宫下段厚度较其他两阶段厚,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7~38周与39~40周阶段的子宫下段厚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疤痕产妇的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级,二级疤痕产妇的剖宫产比例明显高于三级,每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B超检查能够对子宫下段前壁的详细情况显示出来,帮助临床中对疤痕子宫破裂进行判断,在分娩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保障了母婴的生命安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对照组43例)及该护理基础上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基础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抑郁治疗对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试分析对晚期癌症合并抑郁症患者施以抗抑郁治疗对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35例作为调查对象,按数学表法分为参照组(18例)与观察组(17例),观察组接受常规化疗与抗抑郁联合治疗的观察组,参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更加良好,两组治疗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合并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抗抑郁治疗后,可使化疗对免疫功能造成的损伤得以减轻,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苏登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接收的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12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啰音、胸闷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盐酸氨溴索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何孟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牙周炎运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牙周炎运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牙周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基础治疗,即对龈上进行洁治,对龈下进行刮治,并对其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其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常规组: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37%比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76.32%要高,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P<0.05).在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探针深度、附着丧失方面,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调整龈沟出血指数,降低牙周袋深度与菌斑指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增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目的:研究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纳入的345例产前超声检查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前超声筛查,观察胎儿肢体畸形情况.结果:我院345例产妇进行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共有7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占2.03%;但分娩或者引产结果中共有8例胎儿出现肢体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准确性高达87.50%.结论:产前超声筛查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性较高,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达到产前筛查胎儿畸形效果,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英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中保温护理在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SSI)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术中保温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术毕体温、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各恢复指标情况以及术后SSI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毕体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术后SSI风险.

    作者:吴瑜玉;阮飞玲;张秀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10.5±2.01)天、伤口拆线天数(3.52±0.55)天、下床活动时间(2.45±0.26)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唐卓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氟西汀在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氟西汀在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观察组给予氟西汀,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及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抑郁症状改善有效率及降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体重因素对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析体重因素对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影响,为高血压健康指导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社区开展4次随访普查中454名老年人群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并对体重变化对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之间的影响进行论述.结果:我社区1年内共开展4次随访调查,根据随访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体重因素的增长,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也呈现显著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患者的体重指数与不良生活习惯均存在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开展高血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岳军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药大黄的合理配伍应用

    目的:对中药大黄的合理配伍应用进行研究,以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临床治疗的84例患者的中药大黄配伍应用情况为例,通过对其病例资料、药方治疗情况以及疗效结果等内容进行回顾分析,对中药大黄合理配伍在患者病症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研究.结果:84例患者,根据患者病症情况不同,采取合理的中药大黄配伍治疗应用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100%.结论:结合患者病症情况,合理选择中药大黄进行患者病症治疗配伍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蔡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患者接受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钙尔奇加阿法骨化醇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加味补中益气汤,可以促进其症状的改善,安全有效.

    作者:孙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PFNA与DHS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抽取90例,并按照内固定术式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n=45)应用DHS内固定术,试验组(n=45)应用PFNA内固定术.结果:①试验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7.78%.试验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1.06±2.38周,相对应对照组愈合时间为4.68±3.86周.住院期间试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比例更低.试验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有更佳的表现.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以及失血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用于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DHS,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卓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效果及对 患者MRS、BI评分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86例(2016.3.10-2017.3.10),对所有患者给予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实验组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3%与39.53%,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MRS与BI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徐一鸣;詹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改善脑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心理态及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8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收治的脑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脑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同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韦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目的:分析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概况.方法:选择洮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例激素诱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资料分析,探究治疗方式.结果:对1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有效率为90%.

    作者:周立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支气管炎应用氨溴索治疗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炎应用氨溴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口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73.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咳嗽、气喘、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短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炎应用氨溴索治疗可有效缓解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安全有效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毛双保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母婴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母婴同室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MSSN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低于后者;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共同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有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帮助产妇增强角色适应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岳万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

    目的:探究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从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病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予以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结合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以及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数据额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价值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总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该方法具有临床护理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康世萍;雷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的术中护理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中胎盘植入的术中护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6月份至2017年9月份在本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术胎盘植入患者共7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在患者胎盘植入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术中护理.结果:在治疗中,对5例患者实行了全子宫切除术,73例患者实行了胎盘植入术,通过对患者实施输血补液、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后,患者的病情逐渐趋于稳定,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实行胎盘植入的73例患者,采用静脉或宫体注射,缩宫素类药物加强宫缩,然后把子宫捆绑,加快输液速度,通过这些方式保留了患者的子宫,患者病情逐渐趋于稳定,终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胎盘植入工作难度较高,为了维护产妇的生命安全,在剖宫产手术中,应采用合理、灵活的手术处置方法,并配合精心的护理措施,以此来挽救母婴的生命健康.

    作者:黄金凤;郭胡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镇静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镇痛和镇静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分析,对他们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干预,减少因术后疼痛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本次研究对16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手术后的监控工作,完善镇静治疗,对他们接受镇痛操作期间的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术后采用有效的镇痛方式,期间没有产生任何的并发症.

    作者:徐双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