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艳;宋娜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甲钴胺抑制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机制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加用甲钴胺,治疗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维生素B12、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水平.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维生素趋势与观察组相反,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能够明显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加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但是与甲钴胺联用能够有效抑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增强治疗安全性.
作者:董黎山;赵伟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瓷高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高嵌体应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在经皮肾穿刺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本院2014.1~2017.12期间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照组经常规方法,观察组则借助超声造影技术实施肾穿刺,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50.0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30.00%,结果显著(P<0.05).结论:将超声造影技术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经皮肾穿刺,可以准确定位患者结石位置,将手术过程可视化,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也为医学学习缩短学习时间,有利于医学人员技术的进一步交流与提升.
作者:姚爱兵;陆烽烽;蒋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63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1例)2个组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研究组增加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视物模糊各1例,对照组3例胃肠道不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永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因单侧股骨转子下骨折住院行近端髓内钉及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2例,19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13例采用锁定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三日VAS评分、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并将所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而术后三日的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一年的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髓内钉占优,而临床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谢凌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输血联合常规治疗新生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贫血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输血,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心率及呼吸频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输血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贫血新生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水平,且可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应用安全性高.
作者:单彩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年轻化、心理障碍发病率升高等问题愈加明显.目前我国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足以满足全部的社区护理需求.而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机制,提升整体社区护理质量,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社区护理为迫切的需求,针对需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
作者:付进;赵银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对照组43例)及该护理基础上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基础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近2年收治的35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按照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取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戴新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7例在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患者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口服氨茶碱片治疗)、研究组(36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分析2组不良反应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疗效、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黄信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便减少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88例,观察组44例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44例应用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再出血8例,再出血发生率为18.2%,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3例,发生率为6.8%,观察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再出血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魏善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对妇科手术患者术后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妇科手术患者,将其依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手术前予以2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研究组在手术前予以5ml地佐辛静脉注射,其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一致,术后行0.2mg/ml氟诺西康、2.5ug/ml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治疗,并对比其术后的舒适度评分,术后48h的芬太尼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48h芬太尼用量显著较低,且术后各时段的舒适度评分提高,P<0.05.结论:在术前行5ml地佐辛的效果显著,可降低围术期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以此提高舒适度.
作者:林浩;陈一林;孙振全;于淑侠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高热惊厥患儿分组护理,对照组37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46例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退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对照组患儿均长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13.51%高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2.17%,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X2=3.932,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缩短了患儿退热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方法:抽取2015年9月到2017年10月4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治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5.83%与8.33%,对照组的分别为54.17%与58.3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成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薄层螺旋CT扫描肺内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的50例胸部CT诊断后发现的单发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实施临床分析,对其进行单纯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与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情况评估.结果:单纯磨玻璃结节中,圆形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更大;混合性磨玻璃样结节中,实性部分处于中心位置时的恶性几率更大.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中的磨玻璃样结节对诊断肿瘤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佐胜;任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红花是一种油、药、饲料、天然色素、染料兼用的经济作物,市场前景广阔.红花是一种重要的常用中药材,其花与种子均可入药.本文从田地准备、适时播种及播种方式、田间管理、病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五个方面综述了南涧县红花的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
作者:王敏;薛力荔;罗正超;何荣建;谢永芳;罗丽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提高核磁检查时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10至2017-10在该院磁共振科进行核磁扫描的3岁以下的应用水合氯醛灌肠的婴幼儿8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两组婴幼儿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静优良率(90%)明显优于传统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检查完成率(97.5%)明显高于传统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灌肠药液外溢(0.5%)明显少于传统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时患儿取头低脚高位,即臀部垫高20cm,家属用双手夹紧小儿的左、右侧臀,压迫肛门10--15min,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明显减少,减轻便意感,镇静效果良好,能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曾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析全面监测护理运用在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监测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面监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全面监测护理,能够使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解秋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医治干预对其肾功能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低蛋白饮食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医治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医治干预后的肾功能与营养状态的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IM、Alb、SCr以及eGFR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以及营养状态,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顾红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重度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08月到2017年05月期间行电休克治疗的80例重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接受电休克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电休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休克治疗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重度抑郁患者在电休克治疗后存在的焦虑情绪.
作者:张佰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