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措施研究

解秋红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监测, 心律失常, 护理
摘要:目的:探析全面监测护理运用在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监测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全面监测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不同部位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全面监测护理,能够使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满意度.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康复护理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患者临床并发症结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并发症得到明显控制,两组患者临床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患者给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是为了有效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期间的依从性,以促进患者在临床治疗与护理期间的耐受性.临床上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明显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且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娘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出生的9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n=47),甲组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乙组患儿在甲组患儿基础上辅以妈咪爱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治疗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再住院率情况.结果:乙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乙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再住院率情况与甲组患儿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旦长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癫痫药物治疗中药学服务的作用

    患者遵从医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被称为具有依从性.依从性对于疾病的有效防治常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结合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探讨药学服务对提高癫痫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临床意义,以期在治疗用药过程中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王莲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在社区工作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慢性病年轻化、心理障碍发病率升高等问题愈加明显.目前我国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不足以满足全部的社区护理需求.而为了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机制,提升整体社区护理质量,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需要了解社区护理为迫切的需求,针对需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

    作者:付进;赵银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早期护理干预用于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探究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例数合计为28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4.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远程随机原则分2组,14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早期护理干预(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概率指标.结果: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后,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仅有0.71%,和对照组发生概率4.43%相比,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方案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当中,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概率指标明显降低.

    作者:崔文洁;严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突发性耳聋全身应用激素和局部应用激素疗效比较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突发性耳聋全身应用激素与局部应用激素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7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35例实验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局部应用激素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身应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远高于对照组的6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激素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介入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促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眼外伤视力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眼外伤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眼外伤患者病历资料,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9例眼外伤患者中,男女的性别比例为3.3:1;18-50岁是眼外伤的高发年龄;77%的眼外伤患者于12小时内就诊.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发现:年龄、就诊时间及入院视力与患者出院视力密切相关.结论:眼外伤的预防工作应将中老年作为关注重点,鼓励患者及时就诊可以提高眼外伤患者的视力预后.

    作者:席进伟;薛晚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疝气手术,无张力修补组则采取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腹股沟疝疗效;出血、疼痛情况和手术、康复相关时间;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修补组腹股沟疝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修补组出血、疼痛情况和手术、康复相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修补组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良好,手术和康复时间短,出血少,疼痛情况,可减少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率,效果确切.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患者围手术期躁动、寒战、苏醒延迟等 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患者围手术期间出现的寒战、躁动和苏醒延长等不良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输注,观察差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5min(T2)、30min(T3)、1h(T4)、完成手术(T5)等时间异氟醚呼气的有效浓度、患者苏醒时间等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气管插管前(T0)、气管拔管前(T6)、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管拔管后即刻(T7)等时刻的血流动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3、T4、T5时间段异氟醚呼气浓度都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异氟醚全麻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并能够加快患者苏醒,减少患者出现寒战和躁动等不良症状.

    作者:王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用于高脂血症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102例高脂血症患者病历资料,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各指标变化情况,统计患者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TC、TG、LDL-C数值较治疗前降低,HDL-C升高,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2个月后所有患者中显效71例(69.61%),有效22例(21.57%),无效9例(8.82%).所有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古丽孜热木·阿布都马那甫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目的:研究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100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对象,同时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综合对较患者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情况、意识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机能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意识功能恢复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高于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性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P<0.05).结论:联合硬膜外阻滞能降低全麻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有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硬膜外阻滞术可在临床治疗领域全面推广,确保和谐医患关系的快速构建,从而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王燕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瓷高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高嵌体应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观察全科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

    目的:探究观察全科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4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科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全科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姜宝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应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临床诊疗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近期在我院接受血糖检测及治疗的100名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血糖检测的100名体检者作为参考组,两组均接受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检测.结果:观察组HbA1C、FPG水平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水平与FPG水平之间成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在糖尿病检测中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新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保障治疗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徐静;金桂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应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门诊患者50例经检查确诊为抑郁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患者2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现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在治疗后第1、2、4、6周观察组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同时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抑郁量表评分随着时间逐步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心理疗法治疗上应用米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优于单独治疗效果,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何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探讨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实施CBP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内毒素、IL-6、IL-8、IL-10、TNF-α进行比对与观察.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IL-6、IL-8、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且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构建和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措施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构建和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我院收治辅助生殖产妇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应用辅助生殖护理,研究组在应用辅助生殖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有利于缓解产妇生殖期间的焦虑情绪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龚丽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 研究

    目的:观察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采用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儿科门诊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小青龙汤加减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通气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数据,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同时研究组通气功能恢复情况要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采用小青龙汤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星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