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UPLC法测定活血定眩提取液中两个异黄酮的含量

蔡皓;张樱山;李晓强;李智勤

关键词:葛根素, 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 超高效液相法
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法同时测定制剂中葛根素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UPLC方法,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250 mm,5.0 u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B采用梯度洗脱的方式,体积流速为1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葛根素与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性范围分别为5.22~31.32μg/ml ,0.974~24.3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7%(RSD3.9%)、99.5%(RSD2.4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可用于黄芪制剂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葛根素的同时测定,为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抽选了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作为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分别为(83.5±12.1)分、(71.9±15.4)分,两组患者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2.9%、59.5%,两组患者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应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急性百草枯中毒时院前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时院前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分析3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资料,分析百草枯中毒时各种院前干预措施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在百草枯的服用量、血浆中百草枯浓度、是否进行院前干预措施(催吐、吸附剂)、呕吐时间、呕吐次数及是否配合治疗等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干预措施(催吐或吸附剂)对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忠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内科1例住院患者走失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走失是住院患者较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患者一旦走失,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纠纷。防范并减少住院患者走失是患者安全管理的目标之一。通过分析走失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防范住院患者走失,也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6月2日笔者所在医院内科1例男性左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走失,至走失后近20 h 找到,经诊视、确认患者安全无损伤。科室于6月3日16:00召开护理不良事件讨论会分析此次事件,提出防范措施。

    作者:李学英;郑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本原理”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制度化”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现代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医院在要求护理人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同时,也应重视护理人员自身的情绪及需求,现代护理管理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人本原理”,在管理中把人看作主要的管理对象和重要的资源,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行,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大限度实现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将人本原理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可大限度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大潜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康冰瑶;杨云;刘艳;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个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入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诊断率37(92.5%)转运成功率40(100%)急救成功率40(1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提高转运成功率、急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红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析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肾炎患者的中医临床护理观察方式。方法:根据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的40例慢性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提供中医护理方式,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此次研究中的40例患者经过了中医临床护理之后,患者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患者的身体情况明显改善,临床中护理满意度比较高。结论:慢性肾炎患者临床中接受中医护理的效果好,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的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升,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黄芳;刘晓君;王冬梅;鞠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冠脉介入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冠脉介入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冠脉介入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并将冠脉介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平均分数(48.27±1.33)分、抑郁平均分数(50.23±1.1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平均分数(56.88±1.05)分、抑郁平均分数(56.77±2.34)分(P<0.05)。结论:给予冠脉介入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焦虑平均分数、抑郁平均分数。

    作者:张红心;吴平平;乔爱新;马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经血传播疾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作者:高晓燕;任成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伴发外伤的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伴发外伤的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近6年来收治的伴有外的动脉瘤破裂引起急性硬膜下血肿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中1例植物生存,1例中残,3例痊愈。结论:动脉瘤破裂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少见,若伴发外伤,更易掩盖病情,导致误诊误治,对该病有充分认识,快速诊断和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明;隋建美;王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84消毒液两种不同配制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84消毒液的常规配制和快速配制方法,为医院临床上的消毒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2014年1月份工作中经常使用84消毒液的工作人员50人,根据年龄和文化层次对同一剂型的84消毒液用常规配制法和快速配制法进行配制,对配制所用的时间、准确性、能否口算、对配制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来观察84消毒液常规配制发和快速配制发的实用性。结果:在两组84消毒液配制方法中,常规配制法和快速配制法结果对比显示,快速配制法的准确配制人数明显高于常规配制法(P<0.05),平均所用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0.01),计算较为方便。结论:快速配制方法配制84消毒液适合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人员应用,不仅可以确保消毒效果,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率,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临床消毒工作效率。

    作者:熊力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顺铂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通过药物、饮食、心理等干预,减轻含顺铂方案化疗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方法:对60例含顺铂化疗患者采用药物、饮食、环境等一系列干预后。结论:患者化疗期间发生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明显减轻。

    作者:徐惠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运用品管圈降低清洁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不规范率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QCC)对降低清洁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不规范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利用简易统计手法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确定原因,给予相应的措施,降低患者及家属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的不规范率。结果:通过有效实施 QCC,清洁间歇导尿患者执行饮水计划依从性不规范率(27.78%)较活动前(64.29%)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590, P=0.000)。结论:通过对清洁间歇导尿患者实施饮水计划不规范率QCC管理,可提高患者饮水的依从性,降低不规范执行率,促进或改善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彭敏;张妙媛;曾立云;王炎;何英;邓永梅;洪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泊三醇联合甘露聚糖肽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1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卡泊三醇乳膏外用涂抹于患处皮损、每日两次;甘露聚糖肽胶囊(商品名多抗,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10mg 口服,每日三次。对照组50例采用卡泊三醇乳膏,每日两次涂抹于患处皮损。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作者:雷雯霓;刘兰;吴波;顾兰秋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利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慢性支气管炎入院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预后及症状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利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罗本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人高血压药物的使用

    由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逐渐的加剧,其中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已经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第一位置,所以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性的问题。通过研究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的状况、以及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及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与控制的实际情况,这样做能够维护并且增强老年人对日常问题实际解决能力,这么做来维护老年人生活的独立性,同时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老年人高血压用药部分作出讨论。

    作者:唐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与吲达帕胺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间接诊的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与研究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依那普利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树萍;何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管理中对风险管理的应用必须从风险的识别、评价以及衡量、处理的四个方面加以论述。西方国家不但对医疗以及护理风险的管理有着极深的理论研究,而且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但是我国的护理管理依然需要加以健全,同时必须对风险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更加深刻的研究。

    作者:周文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探究平衡针在院前急救中对眩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在院前急救中对眩晕患者行平衡针疗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46例院前急救眩晕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3例。在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均行常规西医疗法,在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行平衡针针刺疗法,将两组患者行不同疗法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应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行平衡针针刺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楼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假阳性原因的探讨

    分析破伤风抗毒素

    作者:余露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例重度贫血合并高钾血症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本文通过对一例重度贫血合并高钾血症尿毒症患者进行诱导透析、去白输血、高钾血护理以及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从而提高了该患者的存活率,改善了生存质量,希望能对此类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提供帮助。

    作者:祝勤茜;郑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