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科丹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为研究组,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41例为对照组.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结石残留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胆管损伤、胆管结石残留发生率分别为9.76%、14.63%;对照组分别为4.88%、9.76%,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胆道出血、胆漏发生率分别为4.88%、7.32%;对照组分别为2.44%、2.44%,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液电碎石,能充分发挥腹腔镜、内镜及液电的优点,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许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肺癌根治术后乳糜胸尽管比较少见,但被认为是胸外科手术的一个潜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发生程度常与淋巴结清扫数量及范围呈正相关,其发生率约为0.1%-1.5%,通常是由于术中损伤胸导管所致[1].国内报道肺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差异较大,为0.17%至3.1%;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肺癌患者259例,术后发生乳糜胸1例,发生率为0.38%,由于本例患者引流量大,特征明显,受经济因素影响,采用保守治疗,时间较长,且未采用生长抑素,代表性强.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贺云红;陆秀娟;江小娟;沈咏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肝部分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部分切除术患者40例,其中2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护理(FTS组),20例采用传统治疗理念护理(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康复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FTS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治疗理念在肝部分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且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朱琳;陈红;郑思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妊娠期发生或出现的妊娠梅毒的类型:妊娠期合并梅毒,进行临床分析与探讨.方法:通过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这三年间的患有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26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患有早期梅毒,就是孕前就患有梅毒然后怀孕13例;再有就是将患有晚期梅毒,怀孕期间感染的孕妇13例.将患有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进行分别临床分析,然后再将24例孕妇进行空白组对比.比较孕妇的身体状状况、产后恢复情况;再比较这三组孕妇所生婴儿携带先天性梅毒、流产、死胎的的临床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从以上三组孕妇的临床诊断、治疗过程和后期护理等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患有早期梅毒和后期梅毒的妊娠期妇女,大多咽喉益出现不适、皮肤益出现各种病变、缺钙抽筋等身体不佳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大出血难产的概率也大于正常孕妇.对于幼儿出现流产、死胎或是出生就携带先天性梅毒的概率也大于正常新生儿.通过比较两组中出现的各种临床案例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的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析中值得被考虑.讨论:根据上述进行的资料讨论分析及临床研究,参考以上针对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案例研究与探讨,从而在此基础上找出预防及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的方法.
作者:王媛;王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好,能够较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许映宇;王佳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外科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外科手术室的手术患者56例为对照组,2016年5月-2016年10月手术患者56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前馈控制,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对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安全管理考核、护理工作态度、护理差错行为、护理文书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实施前馈控制,预防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拾的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80,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干扰素栓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5-8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是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较为理想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女生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研究观察100例女性患者临床初步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方法:本文选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根据年龄40岁为界限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全部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加以分析及对比.结果:动态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女性诊断心脏神经官能症时要慎重,必要时需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论:及早发现和诊断心脏疾病,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薛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中药治疗泪管堵塞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泪管堵塞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观察组联合泪道探通+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泪道探通联合中药治疗,是治疗泪管堵塞的一种有效方法,所需要时间短,而且疗效确切,应该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3周重复方案用于结直肠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实施辅助化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3年期生存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2例患者的腹壁切口平均拆线时间为(9.8±2.9)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60.4±9.4)h;3年无病生存率为75%;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厌食疲乏、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腹泻等,经临床对症处理后对化疗过程均未产生严重影响.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结直肠癌时,可于患者术后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亚叶酸钙予以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生存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轻,可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王丙武;高标;刘涛;梁田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输注过程中非穿刺及管路原因导致的液体不滴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6年9月期间,9例病人在62次输注康莱特注射液过程中出现液体不滴,尝试多种方法解决液体不滴.结果:运用给输注的康莱特注射液加压的方法,康莱特注射液顺利滴毕.结论:在血管痉挛收缩致康莱特注射液液体不滴的情况下,使用湿毛巾或33%硫酸镁外敷等物理化学疗法处理效果不明显,使用液体加压的方法可顺利完成康莱特注射液的输注.
作者:陆春梅;赵艳;牛秀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台疗高血压对患者血压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1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疗程均为30d.随访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出院前1d、治疗后3个月、6个月检测患者的血压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的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3、6个月时,两组患者较出院前收缩压和收缩压均有所上升,但治疗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而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远期血压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永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更不容易.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用真心、真情、真诚去感化学生,用真才实学去征服学生,用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用平等尊重的心态去接纳学生,用发展变化的观念去管理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得到学生理解支持,才能让学生喜欢你,才能有一个和谐友爱、团结向前的班集体.
作者:何秀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术前访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焦虑状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I与T-AI均比干预前下降评分,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腹腔手术患者术前采取标准化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更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中的中药种类非常多,中药材市场中中药材的以假乱真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为了保证临床中药使用的准确性,必须对这些外形相似的中药材进行有效鉴别,保证药材的使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本文主要综合分析中药材黄芪正伪品的鉴别.综述如下.
作者:叶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6年4月以来收取的5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按照区别护理的要求将之分为两组,每组25例,一组为常规组给与常规组助产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其护理方式为常规组助产法结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出血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结果显示常规组在产程时间、出血恢复情况以及满意度等几方面的表现都有明显的优势.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产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出血情况,助产质量明显提高,对产妇和幼儿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升了产妇的幸福感.
作者:包兴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分析在我院(2014.08到2016.08期间)就诊与治疗的亚临床甲减患者74例,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50 μ g/片)进行治疗后,其甲状腺功能(TSH、FT3、FT4)与血脂(LDL-C、HDL-C、TG、TC)血检报告的变化情况.结果: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在治疗后,其TSH、LDL-C、TG、TC值明显下降,而HDL-C、FT3、FT4值均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可观.
作者:黄凤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并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8月81例血常规检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血常规检验均出现质量问题,对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质量控制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导致81例血常规检验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采血量、采血时间、检验时间及运输贮存等,所占比例分别为28.40%、25.93%、23.45%、22.22%.结论:加强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检测数据,促进疾病诊断及治疗.
作者:覃新颖;杨志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制备缬草提取物片剂,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其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湿法制粒压片,制备含有一定比例缬草提取物和缬草挥发油的片剂,挥发油的加入采用β-环糊精包合加入或直接喷入.评价缬草片剂的质量,比较不同挥发油加入法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缬草片剂的质量符合要求,缬草挥发油经β-环糊精包合后,显著提高其高温和强光照射条件下的稳定性.由于缬草提取物吸湿性较强强,缬草片剂有必要进行防湿措施.
作者:赵兴娟;李言;仲婷婷;李桂凤;吴丹;崔京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给予系统教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88名,选取时段为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4名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实习生作为对照组,而另44名采用系统教案法的实习生为实验组,对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实习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健康教育能力、专题讲座、教学查房各项满意度均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系统教案法进行教学效果明显,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教学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周艳芳;倪超;米棋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