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芬
目的: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效果及产生的毒副作用分析.方法:予以mM方案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104例次,标危组72例予MTX化疗,中危组32例甲氨蝶呤化疗,观察两组患儿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均未发现肾功能损害、无因浓度过高及时解救及对症治疗后死亡病例;中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标危组高(P<0.05),发生骨髓抑制例次的毒副反应有统计学意义,而肝功能损害、皮肤黏膜损害及胃肠道反应例次的毒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MTX浓度>0.5umol/L时毒副反应发生率多于MTX浓度<0.5umol/L(P<0.05).结论: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副反应以皮肤黏膜损害多见,根据MTX浓度积极调整四氢亚叶酸钙解救剂量及水化碱化等治疗后可减轻因排泄延迟所致的毒副反应.
作者:陈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以及根据问题所制定的相应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门诊药房管理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引发的事件9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对高危药品的种类进行严格分类,根据我院的发展前景、经济实力、硬件设施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以加强我院对门诊药房中高危药品的管理,降低因高危药品管理不当而引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32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所致;38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药品摆放不合理,分类不明确,未将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分类摆放;16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药品标识有损坏且工作人员未及时更换新的标识所致;12例高危药品管理出现问题是因为药房规章制度不完善,以至于出现记录不及时或药品丢失、过期等现象.结论:通过对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为其相关问题制定解决措施,以降低因高危药品管理不当而引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门诊药房的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
作者:刘玉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应用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自然分娩初产妇24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常规组与研究组,前者实施常规的会阴保护技术;后者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出血情况的优劣.结果:研究组会阴完整率、Ⅰ度会阴裂伤率均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少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可减少会阴裂伤与产后出血,避免新生儿窒息,临床推广价值高.
作者:方仕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早期活动护理对其胃乏力以及胃肠道功能指标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以来,在我院肿瘤科进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50例胃癌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早期活动护理对他们进行术后临床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胃肠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显著(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早期活动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临床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郭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中期引产患者进行心理观察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纳入137例自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中期引产的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患者同时接受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346,P=0.0152).结论:对中期引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可使引产成功率获得提高并可降低大出血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卢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前瞻性护理模式对急诊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观察组和对照组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病死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急救时间约为(70.60±10.25)min,对照组的平均急救时间约为(163.27士17.52)min;观察组死亡率为8.50%,对照组死亡率为21.5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4.68%,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为76.00%.两组的急救反应时间、病死率和患者满意度上比较,P<0.05,三项指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瞻性护理模式在急诊外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缩短患者急救反应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魏玲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新生儿采用游泳护理对于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价值进行探究.方法:纳入自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出生的119例足月新生儿,将所选新生儿分为参照组和游泳组,游泳组新生儿接受游泳护理,参照组新生儿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2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第2天皮测黄疸指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皮测黄疸指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游泳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8.64%,游泳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63,P=0.0074).游泳组新生儿粪便初排时间以及粪便转黄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游泳护理能够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及新生儿黄疸指数得到有效抑制,有助于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作者:张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5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梁文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胃镜室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胃镜室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2016年6月~2016年12月间(对照组)我院胃镜室未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时胃镜室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内镜消毒合格标准(100%)、抽取患者感染率(1.2%)与对照组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胃镜室患者感染率、提升胃镜消毒合格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我院产科实施分娩的60例产妇,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评分、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焦虑程度评分(SAS)、抑郁程度评分(SD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改善产后抑郁的效果良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符锦;高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异位妊娠中95%以上是输卵管妊娠,误诊可能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后果的疾病,而且对妇女的生育功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1],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增长趋势,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其早期诊断非常重要.随着实验室血清激素水平检测在基层医院的开展,为早期明确输卵管妊娠的提供极大帮助,我院采用血清β-HCG增长率联合孕酮测定方法早期诊断输卵管妊娠,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郑苏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根据患儿用药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进口肺表面活性物质即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则应用国产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10.8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29.73%),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势,临床可选择其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首选肺表面活性物质.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发现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在临床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100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模式,治疗组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理应激和心理应激指标.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1d胰岛素指标对比术前有所降低;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1d血糖指标对比术前有较提高,两组差异明显(P<0.05).术后2d,治疗组血糖和胰岛素指标对比术前有明显的恢复;而对照组糖和胰岛素指标对比术前指标仍处于高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室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恢复情况,得到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田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茶多酚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上皮保护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茶多酚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RP、PGE2以及TGF-β1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RP、PGE2以及TGF-β1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当中采用茶多酚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更好的保护气道上皮细胞,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刘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讨论和研究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两年接受与胆总管结石患者胆囊结石80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并根据存在或残余结石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了划分,一般的数据,传统的指标分析、手术并发症及回顾.结果:20例残余结石患者,15例残石复发患者.结论:结石复发的主要因素有数量、年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胆管畸形及结石直径等.
作者:韩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MRI)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方法为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肿瘤科接诊的47例宫颈癌患者,患者术前接受MRI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MRI分期与手术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89.36%,MRI与手术病理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结果诊断的符合率为83.33%(P<0.05).结论:核磁共振能够明确宫颈癌分期,且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吴凯;张建洪;姚红燕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将临床急救以及综合护理应用于产后大出血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数据分析中对涉及的66例样本以护理模式的不同实施平均分组,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纳入研究的产后大出血产妇,每组各33例,将采取常规护理产妇作为参照组,将采取综合护理与急救产妇作为实验组,观察验证两组产后大出血产妇护理结局.结果:数据研究提示,实验组产后大出血产妇2小时出血量、24小时出血量、护理满意度计算值与参照组数据比较形成P<0.05的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在产后大出血产妇中采取临床急救以及综合护理中疗效显著,值得采纳借鉴.
作者:黄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护理模式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240例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将孕妇划为两组各120例.一组产妇在未采用护理模式下,实施自然分娩,即为常规组;另一组产妇在导乐分娩护理模式下,实施自然分娩,即为导乐组.对比两组产妇各项指标.结果:导乐组产妇阴道分娩96.7%,剖宫产3.3%;常规组产妇阴道分娩81.7%,剖宫产18.3%,即两组产妇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产妇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导乐组,即两组产妇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乐分娩护理作为人性化服务,能够改善产妇负面情绪,且借助有效性护理干预的手段,转移产妇注意力,减轻自然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从而有效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和歆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高危孕妇如果在孕期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难产或者是危及母婴.因此,需要做好对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的孕期保健管理.在文中主要就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管理进行探讨,以期可以为母婴安全提供支持.
作者:况文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正常分娩会阴侧切的产妇不使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共100例,产前均无感染征兆,且产程顺利,正常分娩的产妇,严格无菌操作下会阴侧切术,产后常规缝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未进行全身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照组50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并比较两组会阴侧切术后发热,会阴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抗生素不良反应,护理工作量,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发热,会阴切口感染,切口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妇的术后抗生素不良反应,护理工作量,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的产妇不必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和控制术后会阴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凤亚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