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应激后的糖代谢

张赟建;张强;石汉平

关键词:创伤, 应激, 糖代谢
摘要:创伤应激后,机体原有糖代谢平衡紊乱,糖原分解加快,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加强,无氧酵解增多,糖利用抑制.创伤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糖原分解,也可能与糖异生有关;当机体进入代谢起涨期后,糖原分解殆尽,糖原合成不足,此时血糖升高主要来源于糖异生,糖摄取利用障碍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糖原分解与合成、糖异生、糖酵解、糖摄取等环节综述创伤应激后的糖代谢特点.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非运动性日常活动热效应与可逆性肥胖(续一)

    体重增加或者肥胖时的非运动性日常活动热效应人体中的能量平衡取决于NEAT的改变.有研究显示,12对双胞胎每天接受4 184 kj(1 000 kcal)的额外热量摄入,他们体重的增加是其基础能量消耗改变的4倍[11].既然能量消耗的改变不仅仅取决于基础代谢率的变化,NEAT的改变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

    作者:James A Levine;刘江苏;谭小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脓毒症大鼠血浆应激激素及骨骼肌IGF-1受体(IGF-1R)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71只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腹腔感染及颈静脉置管肠外营养(PN)模型后,将存活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n=10)、PN组(n=10)及IGF-1组(n=10),另设正常组(n=10).正常组和脓毒症组给予生理盐水,PN组给予营养支持,IGF-1组为PN+IGF-1静脉注射,连续5天.第6天行颈动脉置管,开腹取门静脉血测定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和IGF-1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测定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IGF-1显著下降(P<0.01);IGF-1组前5项指标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IGF-1则显著升高(P<0.05,P<0.01).脓毒症组肝脏和骨骼肌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P<0.01);IGF-1组的IGF-1R蛋白质及mRNA表达较脓毒症组和PN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IGF-1可改善应激激素之间的平衡,降低脓毒血症大鼠IGF-1R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作者:高志光;刘敏丰;秦环龙;沈通一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成人回肠重复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结合临床病例探讨成人回肠重复畸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收集1996~2004年我院住院的4例回肠重复畸形患者,其中3例以消化道出血、1例以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4例均行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3例出血患者均行胃镜检查,2例行小肠镜检查,1例行电子胶囊内镜检查,除怀疑血管畸形外,未发现明确异常.4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手术,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术中发现回肠距回盲部11~70 cm处有长度分别为7~20 cm的重复回肠肠管,有独立的肠系膜和血供,1例并发异位胰腺,1例伴回盲部炎性包块.病理结果提示4例均为回肠重复畸形,1例有胃黏膜异位.结论 回肠重复畸形多在婴幼儿期被发现,成人极为少见,临床上可表现为腹痛、包块、消化道出血等,通过辅助检查一般较难在术前作出明确诊断.手术探查时能发现重复的肠管,手术医师需对该病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能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毛一雷;朱峰;杜顺达;卢欣;桑新亭;吴晰;钟守先;黄洁夫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继发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Gl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继发感染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95只,随机分成模型1天组、对照组、SAP+肠外营养(PN)组、SAP+肠内营养(EN)组、SAP+EN+Gln组,除模型1天组外,各组又分为4天喂养组和7天喂养组.分别在第4、7天检测各组各项指标,主要包括细菌移位、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肠转运功能.结果 肠系膜淋巴结和肝培养出的细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以大肠杆菌为主,SAP+EN、SAP+EN+Gln组显著低于SAP+PN组(P<0.01),SAP+EN+Gln组低于SAP+EN组(P<0.05).各SAP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以SAP+PN组高,SAP+EN、SAP+EN+Gln组显著低于SAP+PN组(P<0.01),SAP+EN组高于SAP+EN+Gln组(P<0.05).SAP+PN 7天组明显高于4天组(P<0.05).各SAP组发病4天后血浆DAO活性明显下降(P<0.01);7天后SAP+EN+Gln组回升和对照组无差异,其余各SAP组继续下降,以SAP+PN组为甚(P<0.01).各SAP组的肠转运系数显著降低(P<0.05,P<0.01);SAP+EN、SAP+EN+Gln组显著高于SAP+PN组(P<0.05,P<0.01);SAP+EN+Gln和SAP+EN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能更有效地降低SAP大鼠肠道细菌移位,从而减少胰腺继发感染的发生.

    作者:韩婷;蔡东联;钟燕;陈凌云;耿珊珊;胡同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创伤应激后的糖代谢

    创伤应激后,机体原有糖代谢平衡紊乱,糖原分解加快,糖原合成减少,糖异生加强,无氧酵解增多,糖利用抑制.创伤早期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糖原分解,也可能与糖异生有关;当机体进入代谢起涨期后,糖原分解殆尽,糖原合成不足,此时血糖升高主要来源于糖异生,糖摄取利用障碍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糖原分解与合成、糖异生、糖酵解、糖摄取等环节综述创伤应激后的糖代谢特点.

    作者:张赟建;张强;石汉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半坐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11例体会

    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对于不能平卧的患者,可选择半坐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我科在2005年1~8月对11例患者行半坐卧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经过顺利,效果满意.

    作者:吴兴茂;汪海源;陈卫民;吴云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铜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研究

    铜是人类和动物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参与体内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营养物质的代谢,铜代谢异常会造成多种疾病.本文主要综述铜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等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方面的作用.

    作者:吴岚艳;蔡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正式收录《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荷兰《医学文摘》网络版检索概览

    荷兰<据库,其收录了70多个国家/地区出版的7 000多种刊物的1 800多万条数据,覆盖了各种疾病和药物信息,是荷兰EM-BASE数据库与美国MEDLINE数据库强强联合的产物.EMBASE.com提供了多种功能的检索方式,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检索途径进行快速而全面的检索.医学文摘;数据库;网络;检索

    作者:高雪山;钟紫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单独或联合应用谷氨酰胺(Gln)和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9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Gln组(n=6)、rhGH组(n=8)、Gln+rhGH组(n=7)和对照组(n=8).术后3天开始进行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持续7天.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尿乳果糖/甘露醇(L/M)、十二指肠降段黏膜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进行测定.结果 Gln+rh-GH组L/M升高的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Gln和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ln+rhGH组肠黏膜绒毛高度和陷窝深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Gln和rhGH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Gln+rhGH组术后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绒毛高度小于术前(P<0.05),陷窝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Gln和rhGH组手术前、后绒毛高度及陷窝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应用Gln和rhGH能降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后肠壁通透性并维护肠黏膜形态学完整性,单独应用Gln或rhGH无此作用.

    作者:汤照峰;凌云彪;郝峥;林楠;许瑞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食品级番茄红素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

    目的 研究番茄红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实验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10 mg/kg)、高剂量组(20 mg/kg).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用色拉油稀释的番茄红素灌胃,对照组用色拉油灌胃.30天后检测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程度、NK细胞的杀伤活性、迟发性变态反应的程度、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强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小鼠的足跖肿胀度(P<0.05).除增殖反应外,低剂量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番茄红素具有增强小鼠免疫调节的功能.

    作者:潘洪志;常东;吴伟慎;那立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晚期缺血性心肌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原位心脏移植术后的营养支持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糖尿病饮食对1例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原位心脏移植术后进行营养治疗的疗效.

    作者:刘晓军;滑丽美;张冉;李素云;高伟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儿童厌食症的实验研究

    从病因、病机、实验研究等方面探讨近年儿童厌食症的研究进展,指出儿童厌食症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机制探讨、规范分型、防治结合.

    作者:姜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生长激素及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治疗对外科重症患者机体组成及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及谷氨酰胺(Gln)强化的肠外营养(PN)治疗对外科重症患者机体组成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符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的外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PN组(n=10)、PN+GH组(n=10)、PN+GH+Gln组(n=10).营养治疗前、治疗后第5、8天观察人体组成、血内毒素、尿3-甲基组氨酸(3-MH)、尿乳果糖(L)与甘露醇(M)比值、血清氨基酸谱、股四头肌泛素蛋白、泛素及C2亚基mRNA、以及骨骼肌形态学变化.结果 营养治疗后第8天PN+GH和PN+GH+Gln组较PN组非脂肪组织增加,体脂减少,且细胞外水/总体水维持不变;血清中多种氨基酸含量降低,Gln含量升高;尿中3-MH水平降低;骨骼肌泛素蛋白及泛素和C2亚基mRNA的表达降低;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形态学明显改善;血内毒素含量、L/M比值显著下降.结论 外科重症患者PN支持时无法纠正其骨骼肌的大量降解和肠道屏障功能的障碍.GH及Gln强化的PN营养治疗不仅在mRNA水平下调泛素及C2亚基的基因表达,阻滞骨骼肌降解的主要途径;同时增加细胞对血中游离氨基酸的摄取和利用,促进机体蛋白质的合成代谢;改善肠道通透性,降低血中内毒素水平,减少肠道细菌/毒素移位的机会.

    作者:佟大年;杨俊;秦环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生物医学期刊论文写作、投稿与编辑的统一要求(续二)

    电子出版 当前大多数期刊同时采用电子版和印刷版出版,有些期刊仅采用电子形式出版.电子出版(包括互联网)也是一种出版方式.为保持清晰和一致性,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医学和健康信息应尽可能遵从本文的建议.

    作者: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王晶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主管: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