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药灌肠联合SASP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郑永明;魏兆弘

关键词:西药灌肠, 治疗, 西药保留灌肠, 柳氮磺吡啶栓,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满意, 报告
摘要:1999年10月至2002年5月,我院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加用柳氮磺吡啶栓(SASP)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加味痛泻要方对溃疡性结肠炎癌变阻断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观察其阻断癌变的可能性,重点观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后3年间肠道病理及癌胚抗原等变化,同时结合动物实验,观察该药对艾氏腹水癌动物延命率、S180肉瘤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加味痛泻要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肠道病理变化,治疗后癌胚抗原水平未见明显升高,能明显提高艾氏腹水癌动物延命率,抑制S180肉瘤生长.显示加味痛泻要方对阻断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廉南;曹均告;严清明;张俊;郭明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缺血性结肠炎16例临床分析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由于某一段结肠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引起的病变,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现将1994~2002年我院确诊的IC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鸿彬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T细胞性淋巴瘤及口腔胃十二指肠溃疡1例

    患者男,48岁.嗜烟,酗酒近30年,10年前检出乙肝,反复住院治疗.3年前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无乳糜泻)、间歇性脓血便及难治性口腔溃疡,住院治疗半年.经反复纤维肠镜、肠系数字减影成像、活检等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杜明国;王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双氧水致急性直肠炎3例

    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常采用双氧水冲洗创面,若误注入直肠内,可引起急性直肠炎、直肠溃疡,今报告3例.

    作者:李永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采用电子肠镜下粘膜像辨证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64例,并与用SASP混悬液灌肠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2.8%,总有效率98.4%,对照组分别为2.4%和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积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按镜像辨证中药灌肠治疗UC,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结炎液治疗溃疡性直肠结肠炎100例

    溃疡性直肠结肠炎是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反复发作为主要症状和特征的慢性病.1991年以来,笔者自拟结炎液Ⅰ、Ⅱ号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结肠炎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传华;王海艳;王海峰;鲍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为探讨小柴胡汤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小柴胡汤组(30例)和穿心莲组(10例)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小柴胡汤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穿心莲组(97%VS 70%,P<0.05),纤维镜下观察,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改善率也明显高于穿心莲组(77%VS 49%,P<0.01).动物实验表明,小柴胡汤可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降低肉芽肿指数,降低小鼠结肠内炭末推进百分率和炭末排出时间,抑制豚鼠离体肠肌的收缩能力,减少大鼠实验性结肠溃疡的数目和面积.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小柴胡汤对U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惠芳;励兰娜;王家安;江汉才;戴诗文;徐宝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40例

    我科收治溃疡性结肠炎140例,用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自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晨泄治疗五法

    晨泄又名五更泄,亦称肾泄.此病临床多见,病情缠绵,颇难速已.一般认为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阴寒内盛所致.论由肾司开阖,主前后二阴,肾阳不足,关门不固,而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气极盛,即令人洞泄不止.因此,治疗上立法处方动辄温补肾阳,专主二神、四神、椒附丸、五味子散等.

    作者:张淑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脐疗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研究中药脐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柳氮磺吡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药物保留灌肠等,治疗组加用中药脐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P>0.05),近期治愈率分别为63.3%和30.0%(P<0.05).结果表明,中药脐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的胃肠道、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璐;李克迪;谭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注射法治疗直肠炎38例

    我科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直肠炎3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胜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灌肠加口服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我们应用中西药联合灌肠加中药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建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调肝实脾方对肝郁证和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为观察中药调肝实脾方对肝郁证和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可能作用机制,采用夹尾法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以大剂量(26g/kg·d)和小剂量(13g/kg·d)的调肝实脾方进行干预,并设肝郁模型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采用大黄灌胃法建立脾虚型模型,以大、小剂量(同上)的调肝实脾方进行干预,并设脾虚模型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表明,实验性肝郁证和脾虚证均存在着胃肠激素的改变,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脾虚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药调肝实脾方能调节肝郁证和脾虚证大鼠出现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纠正其胃肠功能的紊乱.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2例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联用的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痛泻要方加得舒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我们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合西药得舒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建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药灌肠联合SASP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1999年10月至2002年5月,我院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加用柳氮磺吡啶栓(SASP)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永明;魏兆弘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50例

    我科采用自拟升降汤保留灌肠,治疗50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惠琼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与HLA相关性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粘膜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亦可遍及整个结肠.

    作者:朱慧卿;崔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位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自拟溃结灌肠液为主的汤剂高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楼;王金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金双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为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的治疗方法,报告金双歧治疗32例溃结的临床疗效.经3~15个月的治疗,病人临床症状好转,排便次数、粪常规检查均有明显改善,大肠镜检也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78.1%,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秋江;林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