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T细胞性淋巴瘤及口腔胃十二指肠溃疡1例

杜明国;王建国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细胞性, 淋巴瘤, 口腔溃疡, 住院治疗, 发作性腹痛, 纤维肠镜, 数字减影, 乳糜泻, 脓血便, 难治性, 间歇性, 诊断, 乙肝, 酗酒, 嗜烟, 活检, 患者, 腹泻, 成像
摘要:患者男,48岁.嗜烟,酗酒近30年,10年前检出乙肝,反复住院治疗.3年前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无乳糜泻)、间歇性脓血便及难治性口腔溃疡,住院治疗半年.经反复纤维肠镜、肠系数字减影成像、活检等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西瓜霜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8例

    我科1999~2002年,应用中成药西瓜霜灌肠治疗18例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钱桂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金双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为探索溃疡性结肠炎(溃结)的治疗方法,报告金双歧治疗32例溃结的临床疗效.经3~15个月的治疗,病人临床症状好转,排便次数、粪常规检查均有明显改善,大肠镜检也有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78.1%,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秋江;林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40例

    我科收治溃疡性结肠炎140例,用纯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自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位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我们采用自拟溃结灌肠液为主的汤剂高位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89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楼;王金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放射性直肠炎72例

    笔者经过多年探索,采用局部与全身用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荣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加味导气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52例

    我科自1990年以来,对152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辨证服用加味导气汤治疗,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同宪;张建华;张涛;惠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分析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克罗恩病的鉴别诊断,对68例溃疡性结肠炎和35例结肠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溃疡性结肠炎以青、中年为主,男略多于女,病变主要侵犯直乙结肠,呈连续性分布,固有膜弥漫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结构异常和隐窝脓肿形成.结肠克罗恩病可发生任何年龄,女略多于男,病变主要侵犯末端回肠,呈节段性分布的裂隙样溃疡、息肉、肠腔狭窄或卵石样改变、结节病样肉芽肿、淋巴细胞聚集等特点.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克罗恩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内镜联合活检,密切结合临床表现是及时、正确诊断的关键.

    作者:杨丹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003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调肝实脾方对肝郁证和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为观察中药调肝实脾方对肝郁证和脾虚证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可能作用机制,采用夹尾法激怒建立肝郁证模型,以大剂量(26g/kg·d)和小剂量(13g/kg·d)的调肝实脾方进行干预,并设肝郁模型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采用大黄灌胃法建立脾虚型模型,以大、小剂量(同上)的调肝实脾方进行干预,并设脾虚模型组和正常组进行对照.用放免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及结肠组织中神经肽Y(NPY)、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胰高糖素(Glu)的含量.结果表明,实验性肝郁证和脾虚证均存在着胃肠激素的改变,神经内分泌调节的紊乱是肝郁证、脾虚证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药调肝实脾方能调节肝郁证和脾虚证大鼠出现的神经内分泌紊乱,从而纠正其胃肠功能的紊乱.

    作者:严茂祥;陈芝芸;项柏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为探讨小柴胡汤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小柴胡汤组(30例)和穿心莲组(10例)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小柴胡汤组有效率明显高于穿心莲组(97%VS 70%,P<0.05),纤维镜下观察,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改善率也明显高于穿心莲组(77%VS 49%,P<0.01).动物实验表明,小柴胡汤可明显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降低肉芽肿指数,降低小鼠结肠内炭末推进百分率和炭末排出时间,抑制豚鼠离体肠肌的收缩能力,减少大鼠实验性结肠溃疡的数目和面积.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小柴胡汤对U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朱惠芳;励兰娜;王家安;江汉才;戴诗文;徐宝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合并T细胞性淋巴瘤及口腔胃十二指肠溃疡1例

    患者男,48岁.嗜烟,酗酒近30年,10年前检出乙肝,反复住院治疗.3年前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无乳糜泻)、间歇性脓血便及难治性口腔溃疡,住院治疗半年.经反复纤维肠镜、肠系数字减影成像、活检等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杜明国;王建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双氧水致急性直肠炎3例

    肛瘘和肛周脓肿术后,常采用双氧水冲洗创面,若误注入直肠内,可引起急性直肠炎、直肠溃疡,今报告3例.

    作者:李永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20例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8月至2000年3月手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合适术式的选择.

    作者:龚小军;韩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注射法治疗直肠炎38例

    我科采用得宝松局部注射治疗直肠炎38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胜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晨泄治疗五法

    晨泄又名五更泄,亦称肾泄.此病临床多见,病情缠绵,颇难速已.一般认为病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而阴寒内盛所致.论由肾司开阖,主前后二阴,肾阳不足,关门不固,而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气极盛,即令人洞泄不止.因此,治疗上立法处方动辄温补肾阳,专主二神、四神、椒附丸、五味子散等.

    作者:张淑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2例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联用的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8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痛泻要方加得舒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我们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合西药得舒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建法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药物灌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药物灌肠是将中药或西药制剂直接注入直肠或乙状结肠内,药物经肠壁周围丰富的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方法.

    作者:安明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90例

    肠易激综合证(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功能性疾病.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型用药,治疗IBS 9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英丽;刘振湖;齐桂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脐疗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为研究中药脐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柳氮磺吡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药物保留灌肠等,治疗组加用中药脐疗.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P>0.05),近期治愈率分别为63.3%和30.0%(P<0.05).结果表明,中药脐疗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较好,对患者的胃肠道、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作者:王璐;李克迪;谭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