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霞;曹翔;苏峰;张玉珍;蔡东联
目的探讨高蛋白平衡饮食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01年3月~2003年3月收治的11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4)给予高蛋白平衡饮食,对照组(n=56)给予普通饮食,观察各组营养不良发生率、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监测各组入院第1天和第20天营养相关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指数(BMI)、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治疗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入院后第20天ALB、HB、BMI、TLC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正常值(2.0×109/L)低(P<0.05).结论采用高蛋白平衡饮食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胸膜组织修复、降低营养不良和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与淑;李志娥;付子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在基因组学领域的进展已经对基础和临床营养应用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与营养相关性疾病有关的基因被确认和研究;营养物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转录和/或特殊基因产物的翻译,分子实验方法学已为营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检测工具;基因工程技术推动了营养治疗,直接的基因治疗也将成为现实.本文主要对这些基因组学领域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明鸣;伍晓汀;郑亚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状况,探讨科学的综合评价方法.方法选取95例肝肾功能正常无发热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测量其身高、体重、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以及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1%,被确定为重要主成分,建立主成分函数表达式,分析主成分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这4个主成分分别反映内脏蛋白消耗型营养不良(慢性蛋白质营养不良)、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型营养不良,同时采用主成分评分法对营养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内脏蛋白消耗型营养不良占25.26%,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型占30.53%,急性蛋白质营养不良占25.26%,免疫功能低下型营养不良占18.95%.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原始变量间的信息重叠,合理、综合地评价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葛声;蔡东联;唐彦;桂腊梅;曹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可促进儿童智力的发育.本文主要综述铁、锌、碘、铜、钙等矿物质以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作者:毛绚霞;蔡美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输液途径的合理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 979例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室分布、PN使用时间、输液途径等,对其输液途径合理性、适应证等进行分析.结果使用PN患者主要为普通外科、胸心外科等13个科室,外科系统占93.2%,内科系统占6.8%,其中胃肠外科接受PN治疗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7%.PN治疗时间大多数≤7天,没有严格的掌握适应证.中心静脉插管占89%,外周静脉插管占11%.在中心静脉置管方式上以锁骨下静脉为主.结论多数应用中心静脉营养没有严格掌握适应证,营养处方没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中心静脉插管以锁骨下静脉为主.应加强全面临床营养知识培训,推广简单的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评估方法,提高对PN治疗的适应证认识,采用推荐的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插管途径.
作者:刘晓丽;袁静珏;王莹;曹翔;施尧;蔡东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饮食结构对人群寿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探讨对人群健康长寿有指导和现实参考意义的饮食结构模式.方法调查分别在2004年的2、5、8、11月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查采用称重法和回顾法;对与营养摄入有关的慢性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生化检测与专科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进行与营养评价相关的生化指标及血常规等的检测.结果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参考摄入量相比,巴马长寿地区长寿老人家庭的饮食结构模式为低能量、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体格检查、营养相关的生化检查及富裕型疾病调查,与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低能量、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结构模式是长寿主要原因之一;该饮食结构模式明显缺陷是由此产生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对该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指导,可以成为现代人生活有益的饮食结构模式.
作者:谢琪;蔡东联;陈进超;王安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卵巢癌早期应用肠外(PN)与肠内(EN)联合营养支持的临床有效性.方法38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肠内联合营养组(PN-EN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方式营养给予,PN-EN组由短期肠外营养逐渐过渡为肠内营养,对照组采用常规糖、盐水输液.测定术前、术后2周营养指标: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PN-EN组在术后2周测定的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PN-EN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P<0.001).结论卵巢癌患者早期给予肠外与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生理要求、安全可行,对机体营养状况有明显改善,是卵巢癌手术后患者首选的合理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梁明华;王剑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食品级藏灵菇培养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压的调节效果.方法选择高脂血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牛奶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试验组每日睡前摄入藏灵菇培养液4 ml/kg体重,牛奶组喝等剂量牛奶,连续服用20天;对照组除不饮用藏灵菇培养液和牛奶外其他试验条件与试验组和牛奶组保持一致.3组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压.结果服用藏灵菇培养液的高脂血症患者试验前后血清总胆固醇的降低幅度大于牛奶组和对照组(P<0.05),牛奶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压试验前后的改变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服用藏灵菇培养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中的胆固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作者:陶应龙;陈青;张月明;施培培;何军;韩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高职人员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栋梁,其健康和营养状况更应该得到关心和重视.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饮食营养知之甚少,或了解却不够重视.对836名在职高职人员用24小时回顾法进行饮食、营养状况及有关疾病的调查.
作者:裴素萍;蔡东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近年研究发现临床外科住院患者常伴有蛋白质-热量缺乏性营养不良,国内报道为30%~50%.营养不良是外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及增加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调查147例胸心外科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徐凤霞;曹翔;苏峰;张玉珍;蔡东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饮水补镁对大鼠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探讨镁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高镁组,喂养8周后采集制备血清及组织匀浆,测定炎症标志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脂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及主动脉IL-6、TNF-α显著高于高镁组和对照组(P<0.05),血清TNF-αt未测及,模型组血清IL-6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高镁组、模型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高镁组中三者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主动脉内膜斑块评分高镁组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适当饮水补镁有助于调节机体炎性因子,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郑璇;龚孝淑;蔡东联;季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聚果糖对大鼠结肠癌前期病变-畸变隐窝病灶(ACF)形成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er大鼠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12只,B、D组大鼠每周皮下注射1次二甲基肼(20 mg/kg),A、C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10周;同时A、B组大鼠给予标准鼠食,而C、D组大鼠给予含10%低聚果糖的鼠食,喂养至第12周处死,观察大鼠体重、结肠长度和ACF,以及结肠内容物重量及其丁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增加及结肠长度差异无显著性,腹腔内脏器未见明显病灶.C、D组盲肠内容物重量显著高于A、B组,但各组近、远端结肠内容物重量差异无显著性.C、D组各肠段内容物丁酸浓度显著高于A、B组的相应肠段,D组≥4个隐窝的ACF数均显著低于B组,且丁酸浓度和ACF总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低聚果糖能抑制大鼠结肠癌前期病变的形成.
作者:陈尔真;曹伟新;燕敏;张明钧;高月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生物活性肽分为生物体自身存在的内源性活性肽和食物蛋白质经体外酶解生成的外源性活性肽,外源性活性肽进入机体后,可发挥和内源性肽相似的作用,具有广泛的营养生理功能.
作者:陈贵堂;赵霖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纯化的植物提取物对肠管和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临床营养的一个有前途的分支,具有较大的潜在前景.德国在这方面有较高的研究和应用基础.本文涉及的肠管功能,以及以后还要介绍的其他植物提取物及其功能,愿与中国同道共享科学的成功.
作者:Hans-Gunther Grigoleit;Patricia Grigoleit;王成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骨质疏松与某些矿物质的饮食摄取不足、过量或不平衡有关.微量元素铜、锌、锰、硼、氟、锶、镓、硅、锗和铅、镉、铝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作用于骨细胞或骨矿化而影响骨吸收和骨构成.因此,微量元素在骨质疏松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蓓蕾;蔡美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并与肠外营养对比分析.方法结直肠癌患者24例,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14例,肠外营养组10例.每天予104.6kJ(25 kcal)/kg体重的能量及氮热比1:140的营养支持3天,测定各项观察指标并比较.结果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体重、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内毒素无变化,营养后两组患者间的体重、纤维结合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内毒素、结肠腺体高度和宽度及腺体数目无显著改变;且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均较好.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状况,保持肠屏障功能,利于术前准备的肠道清洁.
作者:王康里;刘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