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武;李新;罗泽坤
我科采用思密达粉剂和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家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清热解毒止泻药物灌肠,在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中的作用.310例进行盆腔放疗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18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清热解毒止泻中药灌肠;对照组以止痛、止血、消炎、止泻和保护肠黏膜等方法治疗,均自放疗开始2周后,至放疗结束后2周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出现的例数为49例、56例,持续时间为(12.3±3.9)d,(18.3±4.1)d,放射剂量(48.3±5.1)Gy,(41.8±6.2)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为73.2%;生活质量评分24.53±4.08,19.04±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口服与灌肠能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炳胜;刘军玺;刘秀芳;李永申;翟书悦;张海;雒书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探索高效低并发症、易操作又经济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治疗方法,将265例重度环状混合痔分为微创治疗组143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微创组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组织细胞的热透射作用,对环状混合痔进行分步微创处理.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实行微创方法治疗,不仅术程短,术中无痛苦,而且恢复快,医疗费用低.对两组病例术后疼痛、出血、水肿脱出及便秘、复发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微创组除术后水肿脱出明显外,其余各项均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环状混合痔进行微创治疗,对肛管的屏障性组织破坏少,根治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扶农;鲁明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观察内服愈肠汤联合石黄汤灌肠加芙蓉叶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愈肠汤内服,每日1剂,同时用石黄汤灌肠和芙蓉叶栓剂纳肛;对照组56例,给予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加灌肠,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96.9%,对照组89.3%(P<0.05).结果表明,内服愈肠汤合石黄汤灌肠加芙蓉叶栓纳肛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媛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观察自行研制的三七消痔栓在肛门疾病中的疗效.经1 309例各类肛肠疾患观察,治疗组(应用三七消痔栓)651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九华痔疮栓)658例总有效率93%.结果表明,三七消痔栓对肛肠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后止血、抗炎、镇痛、促进创口愈合疗效肯定.
作者:韩应和;海燕;王爱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采用按镜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并与传统的脉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30.0%,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的26.7%和93.3%(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积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按镜象辨证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改善UC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阳性体征方面有明显疗效.镜象辨证提高了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李敏;梁超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科用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0~74岁;病程0.5~20年.全部病例均经肠镜检查无黏膜损害及肠壁结构缺陷,无器质性病变.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3次以上无异常,排除痢疾、肠寄生虫病.
作者:陶黎敏;陈火根;祝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1~2004年,我院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配合微波辐射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UR),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探讨放射性直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将142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1例,辨证论治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同时使用贝复济保留灌肠.对照组71例,给予常规抗菌消炎止血药物加思密达等灌肠.治疗组痊愈46例,治愈率64.8%,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8例,治愈率11.3%,有效率45.1%.结果表明,贝复济保留灌肠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效果明显.
作者:陈贡斌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及贴敷法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5例,女55例;年龄8~75岁,40岁以上65例,15~39岁35例,14岁以下20例.
作者:郭明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为了减轻保留灌肠时患者的便意感,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对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进行探讨.将13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其余条件无差异的情况下,治疗组肛管插入深度20~3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保留时间及治愈率等情况.结果表明,肛管插入深度20~35cm时药物保留时间延长,便意感减轻,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余彩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观察自拟补脾健运汤治疗脾气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中医辨证属脾气亏虚型UC 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口服补脾健运汤;对照组60例口服补脾益肠丸.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自拟补脾健运汤治疗脾气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泽武;李新;罗泽坤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我科应用电脑高频痔疮治疗机(长沙天任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混合痔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我们应用龙胆泻肝丸口服及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艾虢;李芳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2004年7月以来,我们在局部麻醉加异丙酚及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下治疗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肛门搔痒等肛门疾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宁;曹济宏;陈鸣鸿;张静 刊期: 2006年第07期
患者女,43岁.肛门坠胀不适,便秘与腹泻交替6年,于2003年11月就诊.检查:肛缘皮肤潮湿,肛管括约肌张力低,直肠严重充血,黏液多.排粪造影、肛门测压等检查诊断为直肠前突Ⅱ度,会阴下降.直肠内注射消痔灵硬化剂半月,上述症状加重,直肠充血并见溃疡,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和黏液.经直肠内灌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月余,直肠分泌物逐渐减少,仍坠胀、排便不尽、里急后重、坐卧不安、骶尾部痛持续至今.2005年7月再诊:距肛门约3cm可触及半环形4cm×4cm硬块,直肠充血.排粪造影诊断:直肠前突Ⅱ度,直肠黏膜内套叠,会阴下降综合征.
作者:王与胜;马娟;瞿万云;于洋;张树志;王传英 刊期: 2006年第07期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肛肠内腔治疗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2例,并与同期单纯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107例患者进行对照,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8.4%和90.6%(P<0.05).结果表明,中药保留灌肠和肛肠内腔治疗仪联用比单纯灌肠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何耀普;陈骥飞;杨玉会;郝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观察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应用自拟中药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7例,并与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67例对比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及结肠黏膜病变程度以及完全缓解率、显效、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王萌;白克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笔者应用痛泻要方加味结合认知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8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5例,女38例;年龄19~72岁,病程1~26年.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49例,便秘为主者19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者15例.全部病例均有腹痛,排便后可不同程度缓解.
作者:姜德海 刊期: 200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