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陶黎敏;陈火根;祝明珠

关键词:固肠止泻丸, 治疗, 腹泻型, 现报告如下, 肠易激综合, 肠寄生虫病, 细菌培养, 黏膜损害, 临床资料, 疗效满意, 结构缺陷, 常规检查, 肠镜检查, 器质性, 年龄, 痢疾, 粪便, 肠壁, 病例, 病变
摘要:我科用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0~74岁;病程0.5~20年.全部病例均经肠镜检查无黏膜损害及肠壁结构缺陷,无器质性病变.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3次以上无异常,排除痢疾、肠寄生虫病.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肛肠治疗仪微创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探索高效低并发症、易操作又经济的重度环状混合痔治疗方法,将265例重度环状混合痔分为微创治疗组143例和对照组122例.对照组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根治性治疗,微创组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组织细胞的热透射作用,对环状混合痔进行分步微创处理.结果显示,环状混合痔实行微创方法治疗,不仅术程短,术中无痛苦,而且恢复快,医疗费用低.对两组病例术后疼痛、出血、水肿脱出及便秘、复发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微创组除术后水肿脱出明显外,其余各项均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利用高频肛肠治疗仪对环状混合痔进行微创治疗,对肛管的屏障性组织破坏少,根治性好,并发症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扶农;鲁明良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口服与灌肠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清热解毒止泻药物灌肠,在防治急性放射性直肠炎中的作用.310例进行盆腔放疗病人分成两组,治疗组181例,对照组129例.治疗组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清热解毒止泻中药灌肠;对照组以止痛、止血、消炎、止泻和保护肠黏膜等方法治疗,均自放疗开始2周后,至放疗结束后2周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对照组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出现的例数为49例、56例,持续时间为(12.3±3.9)d,(18.3±4.1)d,放射剂量(48.3±5.1)Gy,(41.8±6.2)G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治疗组为85.3%,对照组为73.2%;生活质量评分24.53±4.08,19.04±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口服与灌肠能预防和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炳胜;刘军玺;刘秀芳;李永申;翟书悦;张海;雒书朋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观察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应用自拟中药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7例,并与柳氮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67例对比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及结肠黏膜病变程度以及完全缓解率、显效、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溃结祛毒合剂配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王萌;白克运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

    我科用固肠止泻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14例,女22例;年龄20~74岁;病程0.5~20年.全部病例均经肠镜检查无黏膜损害及肠壁结构缺陷,无器质性病变.粪便常规检查,细菌培养3次以上无异常,排除痢疾、肠寄生虫病.

    作者:陶黎敏;陈火根;祝明珠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安肠缓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探讨安肠缓激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将61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口服安肠缓激汤治疗,对照组27例口服西药思密达及谷维素治疗,4周为1疗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2% VS70.4%,P<0.05).结果表明,安肠缓激汤治疗(腹泻型)IBS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惠东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直肠点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惠迪加中药直肠点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经2个疗程,治愈6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3%.此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

    作者:王国川;胡景莲;陈建科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与引流的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38例,并与同期采用切开挂线30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和术后保护肛门功能上优于对照组.

    作者:丁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自拟中药溃结1号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5例,与西药灌肠组44例作对照,其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35.6%和97.8%,明显优于西药灌肠组(18.2%和81.8%).

    作者:冯丹;孙中伟;苏长春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灌肠加太宁栓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为观察中药灌肠加太宁栓对溃疡性直肠炎的治疗效果,将溃疡性直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用中药灌肠加太宁栓治疗,对照组40例用柳氮磺吡啶、利多卡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治疗.综合评定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治疗组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25).治疗组1年治愈率、临床症状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灌肠加太宁栓纳肛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庞宏永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龙胆泻肝丸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50例

    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我们应用龙胆泻肝丸口服及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直肠炎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艾虢;李芳举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内服中药配合灌肠治疗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56例

    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AHRU)早于1981年日本报道,预后取决于原发病,如能止血,溃疡本身预后良好.本病的特点为直肠部位出血,但病因不十分清楚.我院以中药煎剂口服及自制通灌汤加止血灌肠散保留灌肠,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今报告如下.

    作者:范中来;柳越冬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合并肛瘘40例

    我院一次性治疗肛周脓肿合并肛瘘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7~68岁.均为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治疗方法:骶麻,取骑伏位,以手指充分扩肛后,肛管内塞一小块纱布,在肛周脓肿皮肤痛处,或波动感明显处注入美蓝2ml,轻揉数分钟,然后在脓肿与肛门间作一放射状切口,排出脓液,探查脓腔,分离脓腔内间隔,取出肛管内纱布,辨认纱布上有无染色,预测内口的方向和部位,然后用左手或右手食指置于肛管内,另手执探针探测肛瘘内口.内口在括约肌上方,采取挂线治疗;内口在括约肌下方,采取切开及切除瘘管组织,创口敞开,术后坐浴治疗.

    作者:董宜华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我科采用思密达粉剂和甲硝唑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家利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清肠宝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

    通过溃疡性结肠炎(UC)葡聚糖硫酸钠(DSS)动物模型,研究清肠宝调控UC的效果及对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清肠宝调控UC的机制.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标准模型组、正常组、清肠宝组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灌胃.各组于7d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4和IFN-γ含量;观察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结肠重量和溃疡点数;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清肠宝具有调控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及其Th1和Th2细胞亚群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作用.清肠宝具有防止DSS模型结肠重量减轻和减少溃疡形成的作用.

    作者:荣新奇;戴紫登;赵亮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将确诊的109例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组)40例,思密达组(单用思密达灌肠组)35例,热磁疗组(单用肛肠内热磁疗法组)34例.疗程均为4~6周,疗程结束后行电子肠镜检查,并随访0.5年.结果显示,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组总有效率97.5%,优于单用思密达灌肠组(82.9%)和单用肛肠内热磁疗法组(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思密达灌肠结合肛肠内热磁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高、经济、简便、副作用小的优点.

    作者:吴青眉;蔡玲玲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高频治疗机治疗混合痔86例

    我科应用电脑高频痔疮治疗机(长沙天任实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混合痔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孟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中药配合微波辐射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155例

    2001~2004年,我院用中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益气配合微波辐射的方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UR),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立峰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三七消痔栓治疗肛门疾患疗效观察

    观察自行研制的三七消痔栓在肛门疾病中的疗效.经1 309例各类肛肠疾患观察,治疗组(应用三七消痔栓)651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九华痔疮栓)658例总有效率93%.结果表明,三七消痔栓对肛肠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后止血、抗炎、镇痛、促进创口愈合疗效肯定.

    作者:韩应和;海燕;王爱武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直肠黏膜内脱垂与脱垂性痔

    直肠黏膜内脱垂与脱垂性痔两者均属于肛门的脱垂性疾病,表现相似,但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直肠黏膜内脱垂是直肠黏膜包括直肠的皱襞与黏膜下层松弛,而致黏膜向下滑移所造成,其范围除了直肠下端以外,也可以包括全直肠.此外,我们在结肠镜中发现,这种黏膜松弛脱垂除直肠黏膜之外,还可以达到乙状结肠的全部.

    作者:张胜本;张安平 刊期: 2006年第07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微观辨证论治

    对溃疡性结肠炎(UC)采用微观辨病证,标本同治.据临床表现、结肠镜检、钡剂灌肠的结果进行辨病诊断,根据湿浊瘀滞、脾肾两虚辨证诊断.病初期运用1号方,中后期运用2号方,30例UC治愈率16.7%(5/30),显效率70.0%(21/30),总有效率86.7%.结果表明,UC治疗必须以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机制,分清初期、中后期及虚实病变,内外合治,标本兼治,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邢占敏 刊期: 2006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