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叶皂苷钠治疗PPH术后吻合口周围淤血118例临床报道

鞠应东

关键词:PPH, 淤血, 直肠, 七叶皂苷钠
摘要:为评价七叶皂苷钠治疗PPH术后吻合口周围淤血的效果,将PPH术后吻合口周围淤血患者23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8例.治疗组口服七叶皂苷钠(迈之灵)300mg,每日2次;对照组口服槐花散20ml,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2.0%(P<0.05).结果表明,七叶皂苷钠在改善PPH术后吻合口淤血方面疗效突出,使用方便、安全.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息肉59例临床分析

    笔者于2002年5~12月诊治大肠息肉患者5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9例,男40例,女19例;年龄8~79岁.共检出息肉82枚,其中良性息肉55例共78枚,息肉恶变4例.息肉部位:直肠28枚,乙状结肠19枚,降结肠13枚,横结肠12枚,升结肠、盲肠各10枚.

    作者:龚苏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长强穴封闭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笔者自2005年以来,采用长强穴封闭方法用于100例肛肠病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京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三角形套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三角形套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120例环状混合痔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三角形套扎加注射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肛门水肿发生率、平均治愈时间及术后随访0.5年,随访结果等手术疗效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指数、肛门水肿发生率、平均治愈时间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0.5年,治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角形套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可靠,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外剥内扎术.

    作者:胡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三黄栓的药效学及毒理学研究

    观察三黄栓的抗炎镇痛止血作用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抗炎实验用小鼠耳廓肿胀法,以二甲苯致炎;镇痛试验用醋酸扭体法;出凝血时间测定用断尾法;急性毒性试验用灌胃给药和直肠给药,并进行直肠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刺激试验.结果显示,三黄栓有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作用,并能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缩短小鼠断尾出血时间,用药后无明显毒性及皮肤黏膜刺激反应.结果表明,三黄栓有明显的消炎、镇痛、止血作用,治疗剂量药物完全无毒.

    作者:吴世铖;左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腰俞穴麻醉在5000例肛肠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为判断腰俞穴麻醉在肛肠痫手术中的应川效果,回顾性分忻我院20年来肛肠病手术行腰俞穴麻醉5 000例结果.麻醉总有效率98.0%,术后排尿困难发生率0.8%.经分析,麻醉方法采用腰俞穴垂直进针法,成功率高.腰俞穴麻醉是肛肠科常用的麻醉方法,易于掌握,效果好且安全.

    作者:许建勇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扇叶形外切内扎皮瓣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为减少痔术后并发症及保护肛门功能,探讨用扇叶形外切内扎结合皮瓣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13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扇叶形外切内扎结合皮瓣整形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显示,两组均治愈,治疗组术后并发水肿、肛门狭窄、皮赘残留及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扇叶形外切内扎结合皮瓣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愈合时间缩短.

    作者:周慧珍;刘长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PPH治疗环状混合痔23例临床观察

    为评价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用吻合器对23例环状混合痔行痔上黏膜环切吻合.结果显示,22例痊愈,1例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有效率95.6%.8例术后出现尿潴留,2例术后出现中等程度的疼痛,1例术后出现肛内坠胀.术前有便秘症状者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结果表明,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德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热敏化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坠胀

    肛门坠胀是肛肠疾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近年来采用热敏化艾灸加补中益气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肛门坠胀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栩新;安明伟;皮云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氯普鲁卡因单次骶麻在成人肛肠手术中的应用

    笔者近年来在成人肛肠手术中采用2%盐酸氯普鲁卡因(可谱诺)单次骶管阻滞麻醉8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兆瑞;苏志辉;宋建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改进根治手术治疗婴幼儿肛瘘19例临床观察

    探讨婴幼儿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2001~2007年收治婴幼儿肛瘘19例,其中先天性肛瘘5例,后天性肛瘘14例.19例患儿均试探性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肛瘘改进根治疗法,即准确寻找肛瘘内口、管道切开塞入九一丹药条化管.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治愈率100%,无并发症,疗效显著.

    作者:黄早秀;陈荣光;张周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痔术后水肿87例原因分析

    为分析痔术后出现水肿的原因,减少或杜绝术后发生水肿,对87例痔术后水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引发术后水肿的14种因素,4种病理分型,女性多于男性;并较详细地论述了出现术后水肿的病理过程.

    作者:耿少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妈咪爱辅助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31例

    我院儿科收治轮状病毒感染者26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川妈咪爱治疗,扶得较好的疗效.临床资料:本组中男152例,女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男70例,女61例;年龄10~26个月,平均21个月;病程3.5~5d.B组(对照组)男82例,女49例;年龄6~28个月,平均17个月;病程4.5~7d.

    作者:杨静;王圣美;王开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肠镜下热极治疗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我院2007年6~12月采用肠镜下热极治疗肠息肉50例,经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获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5~76岁,平均54岁;病程2个月至8年.本组50例肠息肉患者经治疗均当即脱落或变白,全部清除成功,息肉清除率为100%,无不良反应及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4周后复查肠镜,所有病例创面愈合良好.

    作者:于爱英;王大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疗效观察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常见的炎症性肠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笔者近5年采用自拟中药方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0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肛周脓肿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笔者1993~2007年共收治肛周脓肿患者135例,采用一期挂线术治疗63例,二期挂线术治疗7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春辉;崔维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先天性单直肠双肛门畸形1例

    患者男,28岁,因3d前排便后肛门突出物无法还纳肛内,且伴有肛门剧烈疼痛就诊.入院诊断:环状混合痔嵌顿.患者自述既往每次排便均在0.5h以上,且有不尽感.

    作者:常峨;辛英;薛珂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全结肠切除5例

    我院2001~2007年对5例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行全部结肠切除、回肠贮袋直肠吻合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楼伟;江志先;周峰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中心静脉穿刺导丝在寻找肛瘘内口中的应用

    为探讨寻找肛瘘内口的新方法,对38例肛瘘患者使用中心静脉穿刺导丝替代探针寻找肛瘘内口,分析其可行性、成功率、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显示,38例患者除1例寻找失败外,其余均获成功.结果表明,在寻找肛瘘内口中应用中心静脉穿刺导丝,具有经济、方便、避免形成假瘘道或假内口、节约资源等优点.

    作者:岳江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概述

    复杂性肛瘘主管、支管多走行复杂,临床不易早期发现,手术操作难度大,如处理不慎常造成一定程度的后遗症,有时需做二次甚至三次手术.现将近年国内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方法做一简要概述.2006级研究生

    作者:胡顺芳;刘行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息肉126例

    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4月采川内镜下热极治疗胃肠息肉12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6例中男82例,女44例;年龄5~75岁.其中胃息肉43例(多发3例),十二指肠息肉22例(多发2例),结肠息肉35例(多发5例),直肠息肉26例(多发3例).亚蒂型26枚,广基型141枚.息肉直径0.5~2.0cm.

    作者:刘淑香;王可美;李强忠;吴桂孝;张金波;王素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