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五喜;黄旭腾;尹福臣
为观察穴位注射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治疗组100例选取天枢、关元、脾俞、大肠俞、足三里穴行药物注射治疗,每周1次,8周为1疗程;对照组100例,柳氮磺吡啶口服治疗,8周为1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62.0%(P<0.05).结果表明,穴位注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彬;Gan Anji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2001~2007年笔者自行方研制健脾愈丸内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6例,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6例均为门诊患者.
作者:徐红;王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探讨溃结灌肠液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和机理,选择45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用溃结灌肠液治疗,治疗前后根据证候积分和结肠镜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3%,结肠黏膜病变改善有效率为91.1%,未见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表明,溃结灌肠液对于缓解慢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减轻其病理损害疗效确切.
作者:Ren Yi;Zhang Zhenzhong;张振忠;赵宏波;梁彬强;刘宁州;陈颖;杨莉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2004~2005年对31例肛周疾病术后患者行亚甲蓝局部注射,预防术后尿潴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左仲许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对32例(治疗组)秋冬季腹泻患儿采用中药与西药联合服用治疗,并与单用西药治疗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均痊愈,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3d内止泻,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53.3%.结果表明,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要幼儿秋冬季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莹;Zhao Me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男,78岁.因肛缘肿物间歇性大便带血20年入院.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查体,P 84次/min,BP 165/100mmHg.心肺检查无异常.肛缘散在肿物,肛镜示齿状线上下散在肿物黏膜呈紫红色.
作者:徐骏驰;董明;于河鉴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提高对肛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认识,回顾分析肛周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25例临床资料,以配对方法选肛周脓肿病例25例.观察两组病史、合并症情况、感染范围、病情轻重、体温、白细胞、尿常规、血生化检查(尤其是血糖)、麻醉方式、手术次数、手术时间、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药物治疗、转归、住院时间等项目和指标.结果显示,两组早期均肛周肿痛但不明显,直肠腔内彩超检查可辅助明确诊断.坏死性筋膜炎手术或外伤史者多,早期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多;既往合并症尤其糖尿病者多;病情重,感染范围较大,高热,白细胞明显增高,各项化验检查异常指标多;麻醉方式复杂,手术1~6次,细菌培养大肠菌株较多,药物敏感试验头孢类抗炎药敏感性较强,青霉素耐药较多;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与耐药比例相当,临床常配伍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类效果较好,平均用药时间14d,平均住院40d.1例患者死亡.结果表明,坏死性筋膜炎属于肛肠疾病中较危重的一种,早期诊断和处理至关重要.由于肛门直肠的特殊解剖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应加强早期危险因素的防控.
作者:Zhu Gang;孙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科采用口服地奥司明片预防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饶鹏;吴映书;陈朝晖;郑发鹃;严国锋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探讨控制性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对95例陈旧性肛裂施行控制性括约肌侧切术,术后均一次性治愈,无1例出现排便失禁、粪便溢出和排气失禁.结果表明,控制性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治愈率高,并发肛门失禁的危险性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运添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总结收敛化瘀法治疗内痔混合痔的经验,采用芍倍注射液对119例内痔混合痔患者进行注射治疗并进行分析及随访.结果显示,治愈111例,占93.3%;有效7例,占5.9%;显效1例;总有效率100%.均获随访,随访2周至11个月,平均8.3个月,除1例出现便血外,余均无便血、脱出或疼痛.结果表明,芍倍注射液是治疗内痔混合痔效果好、疗程短的有效药物.
作者:李运福;Deng Donghai;李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1994~2005年采用外切内挂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3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26岁,早孕,妊娠40d.因无痛性便血、大便秘结怀疑内痔,自用肛泰栓(烟台荣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每天1粒,用药第5天晨起时出现阴道流血、腹痛症状,约2h后阴道有团块状物排出,色暗红,直径约1cm.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科对术后痔瘘患者64例采用微波理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3例,女31例;年龄23~67岁.
作者:王霞;于风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尖锐湿疣手术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肛门功能的保护,否则易因手术不当造成肛门直肠狭窄.现报告2例巨大尖锐湿疣术后致肛门直肠狭窄.
作者:龚鸿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笔者近期采用糜蛋白酶治疗肛窦炎50例,经临床观察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0~59岁;平均35岁,病程3d到1年.
作者:刘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观察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将38例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辨证分为大肠湿热、肝脾不和、脾肾阳虚3型.分别以清热利湿、舒肝健脾、温补脾肾中药内服,并以中药煎剂保留灌肠.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1.6%.结果表明,针对辨证分型采用相应中药治疗UC,可获得较好疗效.中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和修复肠道损伤黏膜的作用.中药内服加灌肠同时进行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建立痔PPH合理的临床路径,减少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医疗质量,将57例准备接受PPH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按常规诊治.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较对照组低,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结果表明,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护理模式,在PPH围手术期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钟克力;Wang Dong;谢友龙;吴海雄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的方法,将1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8例,治疗组以复方肠乐片治疗,对照组以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结果显示,治疗90d后,临床证候疗效总显效率治疗组为87.2%,对照组为39.7%(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6%,对照组为60.3%(P<0.01).两组肠黏膜的总显效率治疗组为70.5%.对照组为17.9%(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5%,对照组为60.3%(P<0.01).结果表明,无论轻型、中型、重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方肠乐片的疗效均优于SASP.
作者:肖国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是肛肠科急症、疑难症.笔者采用两侧坐骨直肠窝切开,肛管后深间隙切开,支管道皮下留桥的方法治疗31例患者,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宋佰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探讨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DNA结合活性在Crohn病模型的结肠组织中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以及其对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调控作用,将36只SD大鼠平均分为6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5个模型组.大鼠结肠内灌注5%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混合液建立动物模型,于灌注后1、3、7、14,21d检测结肠病理变化;采用凝胶迁移滞留试验(EMSA)的方法测定病变结肠组织中NF-κB DNA结合活性在模型组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法测定ICAM-1在上述时间点的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致炎后动物肠炎表现3~5d达高峰,病理组织学出现肠炎表现逐日加重,21d溃疡开始愈合,炎症慢性化,腺体增生.生理盐水组基本上无炎症性反应.肠内灌注TNBS无水乙醇后1d,结肠NF-κB明显活化,14d达到高峰,ICAM-1 mRNA与蛋白表达在ld开始有所增加,21d达高峰.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表达呈高度正相关.结果表明,5%TNBS加无水乙醇灌肠制作的模型与人类Crohn病相似,模型的病变结肠组织NF-κB DNA结合活性异常并持续升高,NF-κB参与TNBS无水乙醇诱导的结肠炎症的发生和发展;ICAM-1在模型的不同时问点表达增加,并受到NF-κB调控.
作者:龙友明;Cui Shulan;谢文瑞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