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季艳霞
我们采用小长Ⅴ形切口外剥内扎加内注治疗Ⅲ期混合痔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25~67岁,平均44岁.
作者:赵印;原有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科采用一次性切开术治疗小儿肛周脓肿2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2例;年龄3~18个月,其中3~6个月15例,6~12个月8例,12~18个月6例.
作者:闫伟鹏;宋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探讨拖出式低位吻合术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995~2004年32例拖出式低位吻合术的临床资料,中位随访期61个月(3~108个月).其中严重直肠损伤6例,直肠癌Dixon术后严重肠吻合口漏2例,直肠血管瘤1例,幼年性大肠息肉病2例,经多次手术未治愈的巨结肠病5例,Hartmann手术后造口回纳术5例,家族性大肠腺瘤性息肉病3例,大肠广泛炎性息肉伴大出血1例,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伴梗阻切除造口术后造口回纳1例,直肠癌伴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1例,直肠巨大绒毛状腺瘤5例.结果显示,拖出式低位吻合术术后并发症少,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恢复满意(Ⅰ级29例,Ⅱ级3例).结果表明,拖出式低位吻合术在特殊情况下应用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术式.
作者:孙睛;蔡秀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探讨改良Block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将68例直肠前突璎便秘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6例采用改良Block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经典Block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术后并发症、治愈时间、排便情况、术后肛门外形有无畸形、术后复发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2%(35/36),其中治愈率为72.2%(26/36).显效率为13.9%(5/36),有效率为11.1%(4/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4%(27/32),其中治愈率为53.1%(17/32),显效率为9.4%(3/32),有效率为21.9%(7/32).两组手术治愈率和显效率,试验组(86.1%)显著优于对照组(62.5%)(P<0.05).术后随访0.5~3年,试验组未见便秘复发,对照组有4例便秘复发.结果表明,试验组改良Block修补术具有如下优点:(1)手术适应症较Block修补术范围广,各型商肠前突型便秘均可采用改良Block修补术治疗.(2)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3)术野显露清楚,操作简便.(4)术中切开肛门后方皮肤、黏膜、内外括约肌至耻骨直肠肌,愈合后可使肛门口向后移位,重建肛管直肠角.(5)各种不同原因引起便秘的疾病可同时手术处理,肛门狭窄者可采用改良Block修补术.
作者:倪士昌;左志贵;徐昶;宋华羽;陈绍棋;李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盆底隧道(pelvic floor tunnel)是指肛管、阴道、尿道三者共同通过的肌性管道而言,它除了对上述器官起支持作用外,还对排便、排尿及分娩活动有精细的调节功能.
作者:张东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采用四联疗法治疗肛门湿疹1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7例,女59例;年龄10~61岁;病程1个月至30年.
作者:于丽萍;林林;孟晶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探讨杜氏分段钳夹内注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以解决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刨口延迟愈合和影响肛门功能等问题.采用杜氏分段钳夹内注外剥术治疗的1 8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内注外剥术治疗的1 8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后创口疼痛、出血,创口愈合时间、肛门皮赘存留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 析.结果表明,观察组在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皮赘存留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作者:杜宗浩;杜韦静;管文超;吴俊明;钟怡;邓红添;杜克义;李一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院使用<证治准绳>润肠汤加味治疗肠燥便结型肛裂患者17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2例,女94例;年龄15~82岁;病程2周至3年.
作者:高春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探索肛门瘙痒症的治疗方法,将991例肛门瘙痒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风热郁结型、风湿夹热型及血虚牛风型,分别采用3种不同方法治疗.结果显示,风热郁结型中3种疗法疗效相近;风湿夹热型中3种疗法相近;血虚生风型中3种疗法疗效有差异.
作者:谢建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探讨高龄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高龄结直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54例均行各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对于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合并肠梗阻急诊手术时解除梗阻、抢救生命是首要目的,选择合理术式,同时加强对老年合并症的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作者:陈洪亮;陈志良;沈毅;应晓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本文对肛门病手术后的急性尿潴留的护理分述如下.1 术前准备肛门疾病应用手术方法治疗对病人会造成心理刺激,影响术后恢复和手术效果.
作者:李春梅;刘佩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探讨不同证型混合痔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雌激素受体(ER)之间的表达情况及中医证型分类的病理学基础,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60例混合痔组织与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MVD、VEGF及ER的表达.结果表明.痔组织的MVD、VEGF水平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5);两组ER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痔组织各分型间MVD、VEGF、ER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MVD、VEGF水平升高会促进痔的形成,但痔的形成与ER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性;MVD、VEGF、ER阳性表达与痔的中医分型没有相关性.
作者:冯艳;赵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比较治疗环状混合痔V形外剥内扎术中保留皮桥(对照组)与不保留皮桥术式(治疗组)的疗效,将289例环状混合痔分成两组,治疗组173例.对照组116例.结果显示,两组均临床治愈.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平整,肛门功能良好,无黏膜外翻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所用术式不保留皮桥,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
作者:唐旭;李存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直肠前突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回顾性分析65例(PPH组)直肠前突采用PPH治疗的患者,并与同期63例(对照组)常规手术治疗患者作对照,对照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治愈率相当,但PPH组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少(P<0.05).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简单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吴发萍;林丽妍;张光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高位肛瘘是指瘘管超越肛管直肠环以上者,是肛肠外科较为难处理的疾病之一.如何从真正意义上减少复发、保护肛门括约肌、保持肛门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是肛肠外科医生面临的难题.
作者:梅笑玲;王立柱;李殿伟;邸爱婷;黄乃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我们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20例,经及时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2例;年龄14~72岁,30岁以下16例,占80%.
作者:裴建忠;杨永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2008年12月,我们收治1例结肠梗阻患者,在灌肠2h后排便过程中,突发急性心衰,经过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患者住院15d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爱芳;辛显印;卢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了观察SLT-C电脑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的临床疗效,将145例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采用SLT-C电脑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治愈率97.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内痔结扎术、外痔切除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治愈率94.3%,总有效率97.4%,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SLT-C电脑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痔疗效肯定,且安全可行.
作者:王银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为探索环状混合痔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将混合痔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分别采用小切口肛垫固托术与传统外剥内扎术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疼痛分级、术后肛缘水肿例数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半年随访.两组痊愈、好转、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小切口肛垫固托术,内痔微创缝合,使肛垫复位、缩小、缝线及硬化剂的异物敛炎刺激使痔组织与黏膜下层、肌层之间发生纤维化增生,瘢痕性粘连固化,闭塞、压迫肛垫内扩张变性的血脉网络.达到消除内痔病理状态的目的.外痔区微小切口减压,消除过多赘生外痔组织,外痔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作者:胡志海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