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冠会;柴瑞
痔瘘患者手术后换药勤,疼痛明显,疗程较长.为此,我科将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痔瘘患者术后换药,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程良喜;戴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对20例结直肠癌术后胃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6例2周内恢复,10例3周内恢复,4例4周内恢复,平均16.5d.结果表明,胃瘫为胃功能性疾病,一般都能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
作者:童冠会;柴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观察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将291例此类患者分为两组,以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154例为治疗组,单用麻仁丸治疗137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治疗满意度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满意度为81.8%;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48.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德乐;徐宇;王昭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观察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我们对40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治疗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并与同期40例无糖尿病的大肠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食欲状况及腹胀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非糖尿病者长,而术后早期采取功能锻炼、控制血糖、改善营养、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措施可改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延迟状况.
作者:陈会林;沈彬;朱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评价国产一次性肛痔吻合器在PPH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应用国产一次性肛痔吻合器治疗以脱垂为主要症状的Ⅲ、Ⅳ度痔患者56例.结果显示,本组手术时间10~45min,平均25min.所有患者吻合均一次成功,术后住院2~5d,平均3.5d.患者满意率100%.结果表明,国产一次性肛痔吻合器治疗重度痔疗效好、并发症少、价格低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可望取代传统的痔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运添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钡餐加排粪造影检查是指先口服钡餐以显示全部小肠后,再行排粪造影的检查方法.作为基层医院,我院在传统的排粪造影上进行联合钡餐检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黎;范雪华;吴荣升;管元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科采用消痔灵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阮班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采用强的松混合液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肛门直肠神经症是指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肛门直肠神经失调而发生的一组症候群,常因心理和社会因素而引起,可表现为多种症状,但检查时不易发现相应的阳性体征,且患者意识清晰,无行为紊乱,自觉不适并要求治疗,病程较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应用秦艽片联合黛力新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患者15例,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邸爱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观察大肠癌手术前后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的变化和大肠癌组织中LN与血清LN的相关性,研究大肠癌组织中CD105及黏附分子CIM4拼接变异体V6(CD44V6)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大肠癌组织中LN、CD105和CD44V6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放射免疫技术(RIA)对血清和大肠癌灶组织、大肠正常组织匀浆中LN进行测定,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癌灶组织、大肠正常组织中CDL05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大肠癌组根治性术后血清LN含量明显低于术前和大肠良性疾病组(P<0.05);(2)LN在癌灶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癌灶远隔组织(P<0.05),癌灶组织与血清中的LN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978);(3)CD10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组织(P<0.05).CD44V6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6%和33.8%(P<0.05).CD44V6阳性组MVD值及组织LN含量明显高于CD44V6阴性组(P<0.05).结果表明,血清LN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防治、手术效果评估及术后动态观察肿瘤的复发转移具有临床意义.CD105和CD44V6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MVD、LN与CD44V6表达相关.
作者:邓跃华;高明;王从玉;刘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分析肠造口患者心理变化特点,探讨进行心理康复的策略,我们结合肠造口患者61例,分析不同原因肠造口患者在手术前期、恢复期及康复期所出现的不同心理变化特点,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抵触、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现象,男性较女性明显,年轻男性患者表现为剧烈.结果表明,对肠造口患者心理障碍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利用娴熟的交谈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能大程度地使患者心理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燕;华静蕙;张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应用马应龙龙珠软膏与达克宁联合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丁医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肛门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效果满意且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我科采用此法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13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白衣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观察肛痛消软膏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疗效,我们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术后给予肛痛消软膏,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太宁乳膏,分别于手术结束时及便后换药时敷于创面上.结果显示,术后0.5h及术后第10天换药后0.5h,两组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h至术后第7天换药后0.5h,两组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肛痛消软膏用于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耿学斯;肖秋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2000~2006年采用维生素B12与丽珠肠乐合用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 00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魏训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41岁.因15年前被人踢伤骶尾部,后感排便不畅、疼痛,房事时骶尾部肛管处疼痛加重,多次就医无效入院.入院后查体,骶尾部无明显压痛.肛门指诊:距肛缘5~6cm处可扪及较硬骨性隆起,肛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骶尾侧位显示尾骨骨折成角畸形(陈旧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尾骨切除术,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
作者:付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验证灵菇合剂和胶囊剂型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功能性便秘(虚证型)患者提供一种新型药物,我们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灵菇胶囊口服,3次/d,4粒/次,对照组31例采用灵菇合剂口服,3次/d,10ml/次.1个疗程后通过对患者一般体检项目及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中医证候相关症状、舌象及脉象的变化,胃肠道反应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90.3%(P>0.05),灵菇胶囊改善患者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疗效比较明显,而且治疗组服药后无腹痛、恶心、头晕及水泻样大便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剂型改良后的灵菇胶囊疗效肯定,患者治疗过程中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胶囊型药物具有口味淡香,利于贮存、运输,方便携带及服用等特点.
作者:白克运;姜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科将愈痔洗剂用于肛肠病患者术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韩吉华;牛新玲;刘军;李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探讨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合理治疗方法和时机选择,我们根据息肉位置、大小、数量及有无癌变等,对78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患者分别行术中切除、术前及术后内镜下切除.结果显示,78例患者都未发生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3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对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治疗应按个体化原则选择术中切除、术前及术后内镜下切除等不同的处理方式.
作者:张红彬;李蜀华;周维良;姜玉莲;代杏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运用四神丸结合针刺三阴交治疗五更泻患者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树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