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华;王秋华
我科采用消痔灵注射加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患者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阮班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们以切开旷置对口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50例,均一次性手术治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勾瑞清;孙玉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上常把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与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等进行鉴别,而直肠癌常与结肠癌等进行鉴别,但累及直肠的CD与直肠癌有时也极难区分,需仔细鉴别.近我科临床上遇到1例直肠CD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邬建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验证灵菇合剂和胶囊剂型对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为功能性便秘(虚证型)患者提供一种新型药物,我们将6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灵菇胶囊口服,3次/d,4粒/次,对照组31例采用灵菇合剂口服,3次/d,10ml/次.1个疗程后通过对患者一般体检项目及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中医证候相关症状、舌象及脉象的变化,胃肠道反应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90.3%(P>0.05),灵菇胶囊改善患者大便干结、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疗效比较明显,而且治疗组服药后无腹痛、恶心、头晕及水泻样大便等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剂型改良后的灵菇胶囊疗效肯定,患者治疗过程中亦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胶囊型药物具有口味淡香,利于贮存、运输,方便携带及服用等特点.
作者:白克运;姜春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经肛门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恢复快、效果满意且经济实用,患者易于接受.我科采用此法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13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白衣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观察肛痛消软膏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疗效,我们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术后给予肛痛消软膏,对照组30例术后给予太宁乳膏,分别于手术结束时及便后换药时敷于创面上.结果显示,术后0.5h及术后第10天换药后0.5h,两组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h至术后第7天换药后0.5h,两组间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表明,肛痛消软膏用于防治混合痔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耿学斯;肖秋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观察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我们对40例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患者(治疗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进行观察,并与同期40例无糖尿病的大肠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食欲状况及腹胀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非糖尿病者长,而术后早期采取功能锻炼、控制血糖、改善营养、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措施可改善术后消化道功能恢复延迟状况.
作者:陈会林;沈彬;朱耘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探讨运用轴保持短缩法提高结肠镜双人操作的水平,我们采用轴保持短缩法行双人结肠镜检查608例,进镜至盲肠605例(99.5%),时间37s~15min,全过程循腔进镜608例(100%).结果表明,只要遵循轴保持短缩法原则,在熟练掌握找腔、勾拉、旋转、解襻等基本操作后,可大大提高结肠镜检查的操作水平,提高病变检出率.
作者:林炳良;钱伟;周华德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观察大肠癌手术前后血清层粘连蛋白(LN)含量的变化和大肠癌组织中LN与血清LN的相关性,研究大肠癌组织中CD105及黏附分子CIM4拼接变异体V6(CD44V6)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大肠癌组织中LN、CD105和CD44V6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放射免疫技术(RIA)对血清和大肠癌灶组织、大肠正常组织匀浆中LN进行测定,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肠癌灶组织、大肠正常组织中CDL05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大肠癌组根治性术后血清LN含量明显低于术前和大肠良性疾病组(P<0.05);(2)LN在癌灶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癌灶远隔组织(P<0.05),癌灶组织与血清中的LN含量呈直线正相关(r=0.978);(3)CD10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正常组织(P<0.05).CD44V6在大肠癌组织和大肠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6%和33.8%(P<0.05).CD44V6阳性组MVD值及组织LN含量明显高于CD44V6阴性组(P<0.05).结果表明,血清LN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防治、手术效果评估及术后动态观察肿瘤的复发转移具有临床意义.CD105和CD44V6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MVD、LN与CD44V6表达相关.
作者:邓跃华;高明;王从玉;刘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肛肠疾病发生后,尽管有许多药物疗法,但是根据病情的发展,手术疗法仍然具有其治疗上的不可替代性.手术毕竟是一种创伤,肛门疾病的过量、过度治疗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临床上也常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现就几种常见肛肠疾病,如何掌握其治疗上的量与度作一粗浅的探讨.
作者:欧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患者女,41岁.因15年前被人踢伤骶尾部,后感排便不畅、疼痛,房事时骶尾部肛管处疼痛加重,多次就医无效入院.入院后查体,骶尾部无明显压痛.肛门指诊:距肛缘5~6cm处可扪及较硬骨性隆起,肛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X线骶尾侧位显示尾骨骨折成角畸形(陈旧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尾骨切除术,术后排便正常,疼痛缓解.
作者:付树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观察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的临床效果.将291例此类患者分为两组,以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154例为治疗组,单用麻仁丸治疗137例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治疗满意度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满意度为81.8%;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48.9%,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多塞平、麻仁丸联合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吴德乐;徐宇;王昭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探讨弧形荷包PPH联合硬化注射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对以临床症状、病史、直肠指诊、排粪造影为诊断依据的27例直肠前突患者行该术式治疗.结果显示,治愈17例(62.96%);显效7例(25.93%);有效2例(7.41%);无效1例(3.70%);总有效率96.30%(26/27).结果表明,弧形荷包PPH联合硬化注射治疗直肠前突有较好疗效.
作者:张霓;张振勇;蔡碧波;谢坚;谢敏;谢卓君;周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科将愈痔洗剂用于肛肠病患者术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韩吉华;牛新玲;刘军;李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近年来我院运用四神丸结合针刺三阴交治疗五更泻患者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崔树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探讨减轻肛门病术后疼痛的方法,我们将200例肛门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复方亚甲蓝创面注射,对照组创面不用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后疼痛起始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以及排便、换药时疼痛情况.结果表明,复方亚甲蓝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长、镇痛作用强的效果,价格低廉,无毒副反应,且明显降低了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
作者:刘春华;王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采用强的松混合液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云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寻求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灌肠方法,对我科肛门疾病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左侧卧位和膝胸卧位法进行灌肠,发现膝胸卧位法灌肠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奂生;王佳;张健;李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探讨结直肠癌术后胃瘫的诊断和治疗,我们对20例结直肠癌术后胃瘫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6例2周内恢复,10例3周内恢复,4例4周内恢复,平均16.5d.结果表明,胃瘫为胃功能性疾病,一般都能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
作者:童冠会;柴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钡餐加排粪造影检查是指先口服钡餐以显示全部小肠后,再行排粪造影的检查方法.作为基层医院,我院在传统的排粪造影上进行联合钡餐检查,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黎;范雪华;吴荣升;管元飞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