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临床观察

武文静;廖秀军;杨关根

关键词:内痔, 手术, 临床观察
摘要:为观察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的I临床疗效.选择Ⅲ、Ⅳ度脱垂性内痔住院病人112例分为改良组与PPH组,改良组60例采用改良肛挚悬吊固定术;PPH组52例采用PPH.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等)、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住院费用低于PPH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能达到PPH的治疗效果,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肛门直肠异物

    根据异物的种类和来源,临床上常见的肛门直肠异物可以分为口源性异物、肛源性异物和内源性异物.近年来有关肛门直肠异物的报道逐渐增多,并成为肛肠科医师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作者:杨妍;王晓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肛肠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

    肛肠病患者容易出现不利于疾病诊治的心理活动,希望能引起肛肠科医生对患者心理因素足够的重视,对诊治疾病起到有益的作用.

    作者:王兴治;顾国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外剥内扎加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女性前位痔5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女性前位痔的手术方式,将100例女性前位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加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12.5±2.3)d,术后发生肛门水肿8例,残留皮赘1例,术后1年复发1例;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21.7±3.9)d,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8例,残留皮赘23例,术后1年复发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孤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女性前位痔具有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残留皮赘及水肿,降低痔复发率、肛门整齐等优点.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杜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肛窦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笔者采用手术切开法治疗肛窦炎2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4例,女112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至10年.

    作者:王军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结扎悬吊修切法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为观察结扎悬吊修切法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结扎悬吊修切法,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法,以术后7d、14d和3个月临床症状及有无并发症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显示,术后7d、14d,观察组在减少术后出血、疼痛、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结扎悬吊修切法治疗Ⅲ、Ⅳ度环状混合痔疗效可靠,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沈德海;朱远航;王崇鹤;曹瑀;江宁东;张倩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主窦道切开支窦道剔管封闭治疗后位蹄铁型肛瘘80例临床观察

    为克服传统治疗方法的缺点,提高后位蹄铁型肛痿的疗效,采用主窦道切开、支窦道剔管封闭治疗后位蹄铁型肛瘘80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至2年,无复发,无并发症、肛门畸形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法具有损伤小、保留正常组织多、术后疼痛轻、易清洗、愈合快,不易复发的优点.

    作者:许向彤;任洪宁;王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肛肠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5mg/贴)对肛肠病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选择住院接受开腹结肠手术、痔外剥内扎术及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侧切术各20例患者,将每类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观察实验组在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术后疼痛是否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芬太尼透皮贴剂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镇痛,是一种方便、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梁建华;杨余沙;蒋祖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后位内口高位肛瘘126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对肛门组织特别是括约肌功能影响小、痛苦轻、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对126例后位内口高位肛瘘患者,根据其瘘道走向采用切开挂线、切开加双挂线和切开挂线加改良留桥方法,一次治愈115例,无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敏峰;吴光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黏膜造口挂线术治疗外盲瘘56例

    我科2002~2007年采用黏膜造口挂线术治疗外盲瘘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9例,女17例;年龄14~58岁;病程16d至20年.

    作者:那云朗;郭纯艳;刘春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切开挂线配合留置梅花头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5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高位肛周脓肿的更佳治疗方法,将10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切开挂线同时脓腔内留置梅花头导尿管引流术治疔50例为观察组,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50例为对照组.对术后疼痛、换药时疼痛、体温改善、疗程、遗留肛门锁眼畸形、肛门松弛、后遗肛瘘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的同时,脓腔内留置梅花头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提高一次性根治效果,该法既缩短了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又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作者:于海鹰;丛中利;罗玲;杨松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晚孕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晚孕合并肛周脓肿并不多见,但治疗比较棘手,任何处置不当,不仅对母体而且对胎儿均有危险.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8例

    我科采用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丙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38例;年龄25~65岁;病程5个月至8年.

    作者:王明春;邓慧敏;吕春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应用

    为观察小剂量咪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在肛肠病手术中的效果,将120例择期行肛肠病手术病人按骶管阻滞麻醉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骶管内单次注入1.2%利多卡因合并咪哒唑仑(0.05mg/kg)组(ML组),骶管内单次注入1.2%利多卡因组(SL组).观察术中镇痛、镇静效果,扩肛牵拉反射(下腹痛)以及术后24h对术中有关操作的遗忘程度.结果显示,ML组术中均无恐惧感,术中术后无恶心、呕吐、梦幻及呼吸不畅等并发症;SL组术毕及术后24h对术中操作和医务人员的对话均可清楚回忆.ML组和SL组相比,术中镇静评分、扩肛牵拉反射及术后遗忘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小剂量眯哒唑仑合并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用于肛肠病手术优于单纯利多卡因骶管阻滞麻醉.

    作者:隋成;姜万维;张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CPT治疗急性肛周脓肿疗效观察

    2004~2006年,笔者采用高频电容场肛肠综合治疗仪(HCPT)一期手术治疗急性肛周脓肿2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镇痛疗法在肛肠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为探讨综合镇痛疗法在肛肠病围手术期的止痛效果,将458例行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综合镇痛组、自控镇痛组和传统镇痛组,对术后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尿潴留等副作用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综合镇痛疗法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自控镇痛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尿潴留、失眠、嗜睡、晕厥、乏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低(P<0.01),较传统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P<0.01),尿潴留及失眠等发生率低(P<0.01).结果表明,综合镇痛疗法具有可靠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涛;唐春蓉;范军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原位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肛裂109例

    我科采用原位括约肌松解术治疗Ⅱ、Ⅲ期肛裂10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7例.女62例;年龄15~69岁;病程3个月至26年.

    作者:柳著;刘丽娟;尹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直肠三间隙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146例

    为了探索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的有效方法.采用5%明矾注射液,按3个部位分别注入骨盆直肠间隙或直肠后深间隙,术后配合换药休息.结果显示.平均住院10d(3~18d),未出现肛管直肠狭窄,随访1~10年,无复发,有效率100%.结果表明,以5%明矾注射液行直肠三间隙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和后遗症.

    作者:李炯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口切开远端敞开中间保留皮桥术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

    尽可能防止复发,术中损伤小,保持肛门外观正常成为目前临床医师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共同追求的目标.我科从2000~2007年采取内口切开引流、远端敞开、中间保留皮桥的方法治疗肛瘘、肛周脓肿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东初;苏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配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肛裂136例疗效观察

    自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结合扩肛术并配合中药坐浴治疗慢性肛裂1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洪英;徐迎涛;牛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