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芬太尼透皮贴剂在肛肠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梁建华;杨余沙;蒋祖福

关键词:芬太尼透皮贴剂, 术后镇痛, 疗效
摘要: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5mg/贴)对肛肠病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选择住院接受开腹结肠手术、痔外剥内扎术及肛裂切除加内括约肌侧切术各20例患者,将每类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10例及对照组10例.观察实验组在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术后疼痛是否较对照组有所减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芬太尼透皮贴剂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镇痛,是一种方便、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外剥内扎加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女性前位痔5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女性前位痔的手术方式,将100例女性前位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加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12.5±2.3)d,术后发生肛门水肿8例,残留皮赘1例,术后1年复发1例;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21.7±3.9)d,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8例,残留皮赘23例,术后1年复发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孤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女性前位痔具有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残留皮赘及水肿,降低痔复发率、肛门整齐等优点.

    作者:李敏;唐学贵;吴至久;杜丽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镜检查前两种肠道准备效果分析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电子结肠镜检查前采用结肠水疗法与常规泻药两种肠道准备的效果.将90例需电子结肠镜检查的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采用Hydro-San Model-A结肠水疗仪洗肠.对照组45例按常规方法使用泻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肠道准备的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肠道准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肠道清洁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肠道准备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果表明,结肠水疗仪洗肠提高了肠道清洁度,减轻了患者痛苦,安全方便.

    作者:郁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肛肠病治疗仪配合外洗方治疗痔病80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运用肛肠病治疗仪配合外洗方对痔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将痔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0例采用肛肠病治疗仪配合外洗方熏洗坐浴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配合1 :5 000PP液坐浴.结果显示,治疗组80例,全部治愈;对照组80例,治愈68例,好转12例.治疗组术后出现便血15例(18.8%),持续时间平均(11±2)h;对照组术后出现便血52例(65.0%),持续时间平均(29±3)h;治疗组术后出现肛门疼痛59例(73.8%),持续时间平均1.5h;对照组术后出现肛门疼痛76例(95.0%),持续时间平均3h,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5.5±2)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8.4±3)d;两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肠病治疗仪配合外洗方对痔病患者进行治疗有明显的效果,术后便血、肛门疼痛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既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又可减少患者治疗费用.

    作者:黄宝佳;周国荣;朱树康;彭祖乔;潘利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CPT治疗急性肛周脓肿疗效观察

    2004~2006年,笔者采用高频电容场肛肠综合治疗仪(HCPT)一期手术治疗急性肛周脓肿2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8例

    我科采用手术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丙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综合镇痛疗法在肛肠病围手术期的应用

    为探讨综合镇痛疗法在肛肠病围手术期的止痛效果,将458例行肛肠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综合镇痛组、自控镇痛组和传统镇痛组,对术后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尿潴留等副作用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综合镇痛疗法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自控镇痛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尿潴留、失眠、嗜睡、晕厥、乏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发生率低(P<0.01),较传统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P<0.01),尿潴留及失眠等发生率低(P<0.01).结果表明,综合镇痛疗法具有可靠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涛;唐春蓉;范军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侧位开放式内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119例

    采用侧位开放式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11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1例,女68例;年龄17~69岁;病程3个月至23年.

    作者:李玉森;尤正义;李兆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腰奇穴麻醉与腰俞穴麻醉、局部麻醉临床对比试验研究

    为探索一种安全可靠用于肛门会阴和直肠下段手术较理想的穴位麻醉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组系统观察了腰奇穴麻醉试验组100例,腰俞穴麻醉(对照1组)与局部麻醉(对照2组)各100例,应用于肛肠科手术麻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1组比较在同等用药剂量下其麻醉效果前者优于后者,与对照2组比较则局部麻醉痛苦大(多次穿刺),且不宜用于高位脓肿和肛瘘根治术的麻醉.结果表明,腰奇穴麻醉具有选穴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用药量少,麻醉时间长,毒副作用小,使用安全的优点,是用于肛肠科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毛红;唐平;李薇;赵强;田霞;唐学贵;何洪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切开挂线配合留置梅花头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50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高位肛周脓肿的更佳治疗方法,将100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切开挂线同时脓腔内留置梅花头导尿管引流术治疔50例为观察组,切开挂线引流术治疗50例为对照组.对术后疼痛、换药时疼痛、体温改善、疗程、遗留肛门锁眼畸形、肛门松弛、后遗肛瘘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采用切开挂线引流术的同时,脓腔内留置梅花头导尿管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可提高一次性根治效果,该法既缩短了疗程,减少患者的痛苦,又保护了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作者:于海鹰;丛中利;罗玲;杨松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肛瘘患者的护理

    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我科共收治肛瘘患者215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护理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肽核酸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研究肽核酸(PNA)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大肠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索大肠癌治疗新方法.(1)检测不同浓度PNA对大肠癌LS-174T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2)应用脂质体LipfectamineTM介导不同浓度PNA-DNA杂交混合物转染LS-174T细胞,观察细胞克隆生长抑制结果,确定PNA对细胞生长的佳抑制剂量;(3)选用佳抑制剂量PNA转染LS-174T细胞、LipfectamineTM组和空白对照组,并观察其克隆形成率、细胞形态及群体生长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浓度PNA对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且与PNA浓度呈正相关;(2)细胞克隆形成抑制实验中PNA对LS-174T细胞佳抑制浓度为200nmol/L;(3)PNA实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低于脂质体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表明,PNA抑制大肠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对大肠癌LS-174T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为大肠癌早期诊断与治疗开辟新途径.

    作者:蔡国军;鲁明良;张士铭;胡扶农;林富林;洪宇;骆波;杨铁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内口切开远端敞开中间保留皮桥术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

    尽可能防止复发,术中损伤小,保持肛门外观正常成为目前临床医师治疗肛瘘和肛周脓肿共同追求的目标.我科从2000~2007年采取内口切开引流、远端敞开、中间保留皮桥的方法治疗肛瘘、肛周脓肿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缪东初;苏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以肛瘘为表现的克隆病1例

    患者男,23岁.因肛旁间断流脓半年入院.患者于5个月前行肛周脓肿切开排脓术,术后切口经久不愈,反复流脓.

    作者:周红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晚孕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肛周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晚孕合并肛周脓肿并不多见,但治疗比较棘手,任何处置不当,不仅对母体而且对胎儿均有危险.

    作者:胡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肛窦炎的手术治疗体会

    笔者采用手术切开法治疗肛窦炎20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4例,女112例;年龄18~60岁;病程1个月至10年.

    作者:王军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多发性肛瘘临床观察

    为观察Parks分类对多发性肛瘘一次性根治手术的指导意义,对32例多发性肛瘘根据Parks分类采用不同手术方式.32例患者全部治愈,术后随访3~6个月,未发现明显并发症.对于多发性肛瘘其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做好瘘管的解剖定位,即了解肛瘘穿经外括约肌不同平面是正确处理肛瘘的前提,它可以有效减轻手术过程中对括约肌的损害.同时正确的处理中央间隙和内口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作者:张波;叶盛勤;李文平;安洪达;毛宽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临床观察

    为观察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的I临床疗效.选择Ⅲ、Ⅳ度脱垂性内痔住院病人112例分为改良组与PPH组,改良组60例采用改良肛挚悬吊固定术;PPH组52例采用PPH.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等)、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坠胀感的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住院费用低于PPH组(P<0.05).结果表明,改良肛垫悬吊固定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内痔能达到PPH的治疗效果,具有针对性强、费用低、易被患者接受等优点.

    作者:武文静;廖秀军;杨关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止痒粉治疗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386例

    笔者自拟止痒粉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肛门湿疹38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清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肛肠病患者的心理因素分析

    肛肠病患者容易出现不利于疾病诊治的心理活动,希望能引起肛肠科医生对患者心理因素足够的重视,对诊治疾病起到有益的作用.

    作者:王兴治;顾国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溃结康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8例

    笔者自拟溃结康汤口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9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6例.女42例;年龄23~69岁,平均41.3岁;病程6个月至21年,平均9年.

    作者:孙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