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陈倚

关键词:便秘, 结肠净水疗法, 西沙必利, 临床观察
摘要:为观察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将单纯慢传输型便秘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用结肠净水疗法治疗,对照组15例用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P>0.05),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结果表明,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与传统西沙必利口服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影响较小.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侧方内括约肌切断加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46例

    近年来笔者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加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18~62岁;病程2~15年.裂口位于肛管后位32例,前位14例.

    作者:朱春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剥内扎加消痔灵亚甲蓝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86例

    重度混合痔包括多发性混合痔、环状混合痔及嵌顿性混合痔,临床上一般多采用环切术,并发症较多且常有后遗症.近年我院采用外剥内扎法加1:1 消痔灵、亚甲蓝注射治疗重度混合痔8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剡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类癌误诊为肛乳头瘤1例

    患者女,47岁.以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1个月人院.专科检查:齿状线上有一约1.5cm×1.5cm×1.5cm粉白色带蒂广基、质地略韧的瘤结节.临床诊断为肛乳头瘤,行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组织1.5cm×1.5cm×1.5cm,表面光滑,淡黄色,质韧.镜下所见肠黏膜上皮下腺样及团状、条索状排列的瘤细胞,细胞小,多角形,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核分裂相少见.免疫组化:Syn(++),NSE(++),CgA(++).病理诊断为直肠类癌.

    作者:刘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周脓肿脓毒血症的防治体会

    我科1997~2008年收治肛周脓肿患者2 339例,其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脓毒血症581例,现将防治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81例中,男302例,女279例;年龄11~76岁;病程2~30d.轻度脓毒血症556例,严重脓毒血症21例,脓毒性休克4例.原发疾病主要为坐骨直肠窝脓肿、黏膜下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深间隙脓肿.所有病例均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或一次性根治术.

    作者:高原;马富明;莫日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临床观察

    为观察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将单纯慢传输型便秘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用结肠净水疗法治疗,对照组15例用西沙必利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P>0.05),但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结果表明,结肠净水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与传统西沙必利口服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较少,对患者影响较小.

    作者:陈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消痔灵预防混合痔术后水肿30例临床观察

    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传统方法采用单纯手术治疗,术后常易造成皮桥水肿.笔者近年对混合痔采用手术加消痔灵注射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瑞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2例临床分析

    研究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恶黑)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对12例肛管直肠恶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作 HMB45、S-100、Vimetin、Melan-A、E-cad、CyclinD1、Ki-67、p16等染色.结果显示,12例肛管直肠恶黑临床初步诊断恶黑2例,误诊其它疾病10例.病理形态:上皮样细胞为主8例,梭形细胞为主3例,小细胞似淋巴细胞样细胞为主1例.免疫组化染色:12例 HMB45、S-100 均阳性,3例 Melan-A 阳性,9例 Vimetin 阳性,其中1例CK阳性.LCA阴性,3例Ecad 部分阳性,3例 CyclinD1部分弱阳性,9例Ki-67阳性(约10%),6例p16部分阳性.结果表明,肛管直肠恶黑临床表现以大便带鲜血,无明显黏液,肛门异物及息肉样肿物脱出肛门为特征,临床极易误诊.形态观察支持恶黑起源于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免疫标记提示黑色素细胞起源于神经嵴.HMB45、S-100、Vimetin,Melan-A 联合应用能提高恶黑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刘红胜;黄斌;孙丽君;章美珍;徐锦屏;金利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外剥内扎术加母痔区基底硬化治疗环状混合痔654例

    近年我科采用外剥内扎术加母痔区基底硬化治疗654例环状混合痔,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482例,女172例;年龄18~83岁,平均41.5岁;病程2~30年,平均10年.所有病例均属Ⅲ期环状混合痔.

    作者:王永芳;蔺旭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射频治疗仪配合消痔灵治疗痔326例

    我科采用射频治疗仪结合消痔灵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环状混合痔3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26例中,男189例,女137例;年龄18~75岁;病程5个月至20年.Ⅲ期内痔75例,Ⅳ期内痔36例,外痔78例,混合痔103例,环状混合痔34例.

    作者:杜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28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I临床应用价值,对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8例(腹腔镜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34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12±24)min和(182±29)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56±51)ml和(345±63)ml(P<0.05);恢复肠道功能的时间分别为(3.5±1.3)d和(6.2±2.1)d(P<0.05).两组在肠段切除长度、肿块至下切缘距离和淋巴结清扫范围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经济,创伤小,恢复快.

    作者:杨铁峥;林瑞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32例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38~76岁,平均54岁.病程1d至1周.其中合并血糖升高10例,肝硬化3例,肾功能不全2例,会阴局部烧伤1例.32例均为急性发作,局部表现为快速、进行性皮下筋膜和脂肪组织坏死,局部麻木,红肿热痛并迅速向周围扩展,局部可见黑褐色病变,有淡黄色或血性浆液渗出,广泛表浅筋膜坏死,坏死迅速沿筋膜扩散至附近组织,但不累及肌肉,脓液秽臭难闻.

    作者:谢成利;梁晓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配合消痔灵高位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20例

    评价PPH配合消痔灵高位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效果.对20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PPH结合消痔灵高位直肠黏膜下注射治疗.结果显示,脱出、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100%,患者满意率95%.结果表明,PPH配合消痔灵高位注射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宋乃忠;姜雨昕;郑伟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肛门手术治疗直肠腺瘤20例临床分析

    为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直肠腺瘤的适应症及优缺点,总结了20例距肛门1~10cm直肠腺瘤行肛门局部切除治疗及术后随访结果.20 例腺瘤切除彻底,近期无局部复发征象.结果表明,对于病变位于低位直肠的患者,只要符合适应症,则局部切除术既可以达到根治术的疗效,又能保留正常的排便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损伤小、显露好、操作简便、病灶清除彻底等优点.

    作者:谭群英;张金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苦参汤用于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苦参汤用于混合痔术后熏洗坐浴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和优点,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30例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术后使用苦参汤,对照组65例术后使用1:5 000PP液.结果显示,随访5~10个月(平均7.2个月),治疗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症状、体征变化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使用苦参汤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术后创面各种症状改善程度明显.苦参汤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有效可靠的药物.

    作者:张孟林;谢守勇;李万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双料喉风散双氧水在肛瘘患者术后换药的效果观察

    双料喉风散临床多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证.近年笔者对60例肛瘘患者采用双料喉风散双氧水术后换药,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远;刘美湘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34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PPH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可行性,采用国产吻合器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34例.结果显示,本组治愈率100%.术后发生肛门轻度疼痛3例,下腹部疼痛2例,尿潴留2例.平均住院6d,无肛门失禁、吻合口狭窄发生.结果表明,PPH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杜士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治疗Ⅲ、Ⅳ度痔133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为了预防PPH术后并发症,对PPH治疗133例痔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种类、程度及转归.结果表明,PPH较传统手术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术后并发症,以吻合口出血、肛门疼痛、肛门坠胀、尿潴留多见,一些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对于并发症的发生要给予足够重视,并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其发生.

    作者:张衡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PH治疗直肠前突43例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PPH在直肠前突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43例直肠前突患者经PPH治疗后的观察结果.结果显示,肛门坠胀、排便不畅等l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100%.结果表明,PPH治疗直肠前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具有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杨祥胜;贺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直肠癌102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为探讨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分析2000~2006年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02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找出预防措施.结果显示,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02例术后并发症:腹部切口感染率4.9%(5/102),会阴部切口感染率22.0%(13/59),肠梗阻发生率2.0%(2/102),单腔造口狭窄及造口周围疝发生率均为3.4%(2/59,2/59),吻合口漏发生率4.7%(2/43),造口坏死回缩及造口出血发生率均为1.7%(1/59,1/59),输尿管损伤及骶前静脉大出血发生率均为1.0%(1/102,1/102),结果表明,针对每一种并发症分析原因,逐一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李梅岭;何洪芹;王文进;於太斌;赵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CPT治疗肛肠疾病的临床应用

    HCPT 是采用高频电容场治疗肛肠病的物理疗法,临床上应用10余年.笔者现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阳;夏航校;毛宽荣;冯玉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