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郑友丽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验案举隅

欧阳迪

关键词:丹栀逍遥散, 郑友丽, 验案
摘要: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源自《内科摘要》,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之功,用于肝郁脾虚、血虚偏火旺之证[1],是临床有效名方之一.导师郑友丽主任医师是广西名中医,就职于玉林市中医院,悬壶济世30余年,学验俱丰,享誉桂东南地区,对内科杂病诊治有独到见解,善于古方新用.郑师对丹栀逍遥散匠心独运,运用丹栀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多种顽疾,如绝经前后诸证、耳鸣、汗病、痛病、乳癖、风痧病、不寐等屡获佳效,兹举验案三则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复金康合剂治疗亚急性咳嗽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复金康合剂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予自拟复金康合剂(百部10 g,桑白皮10 g,地龙10 g,炙麻黄5 g,黄芩10 g,桔梗12g,瓜蒌皮10 g,防风10g,细辛3 g,橘红15 g,山海螺20 g,生姜10 g,一枝黄花15 g)水煎服用,每天1剂;对照组予咳特灵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8.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周随访发现,观察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金康合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冯劲立;陈侯君;陈子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葛根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生姜3 g、大枣3 g、丹参15 g、川芎6 g、羌活10 g、甘草6 g)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2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200例冠心病中医证候要素的临床初步调查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临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冠心病相关临床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西医诊断、合并疾病、中医证候等,对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重点分析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总体证素分布以血瘀证常见,其次为气虚证和痰湿证,均在60%以上.其中,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证素分布与总体分布基本相同;心律失常患者以血瘀证、气滞证、热蕴证、气虚证居多,均在60%以上;心力衰竭患者以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水饮证居多,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结论: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随临床分类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以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湿证为主要证素,且各证素常交互出现,多表现为复合证型.

    作者:方显明;潘璠;陈远平;张以昆;莫云霄;张清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厚朴麻黄汤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厚朴麻黄汤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肺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厚朴麻黄汤组和地塞米松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蛋白诱导大鼠建立迟发性哮喘反应模型.左肺肺泡灌洗行细胞计数,放射免疫法和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ET-1和NO含量;右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哮喘模型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厚朴麻黄汤组和地塞米松组均较哮喘模型组明显下降(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NO、ET-1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厚朴麻黄汤组和地塞米松组NO、ET-1水平都显著降低(P<0.01),但厚朴麻黄汤组和地塞米松组间NO、ET-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厚朴麻黄汤能明显减轻气道炎症,此可能为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效机制.

    作者:张川林;陈志斌;李希;王春娥;王斌灿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对382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的性别、年龄分布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分布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互结型141例(36.91%)、阴虚阳亢型112例(29.32%)、肾气亏虚型62例(16.23%)、肝火亢盛型28例(7.33%)、其他证型28例(7.33%)、气滞血瘀型11例(2.88%);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作者:杨小英;马晓聪;贾微;岳桂华;郭超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TGF-31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制备健脾益气方大鼠含药血清,分别以0%、5%、10%、15%、20%、30%含药血清浓度干预人肝癌细胞SMMC-7721 12 h、24 h、48 h、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健脾益气方对SMMC-7721 EM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含药血清浓度增高而递增,呈时间依赖性;12 h 10%含药血清,24 h 15%、20%、30%含药血清,48 h 15%含药血清与相对应浓度空白血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48 h 15%含药血清浓度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0%、15%、20%、30%浓度的含药血清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空白血清组相比,15%、20%、30%浓度的含药血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15%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15%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作用48 h,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EMT模型增殖与侵袭的抑制效果好.

    作者:谢金玲;卓少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辨证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辨证针刺法,联合运用电针;对照组采用脑复康、丹参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行静脉点滴;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作者:唐梁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面部湿疹32例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面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慢性面部湿疹患者,予火针针刺面部皮损区及背部督脉、膀胱经腧穴,1周治疗1次;另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每日1剂,观察治疗12周.结果:治愈20例,有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火针配合口服中药治疗慢性面部湿疹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魏婷;孟凡征;李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李新民教授辨证施治小儿口疮1例

    小儿口疮,以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西医“复发性口腔溃疡”等[1].若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疮两侧,称为燕口疮.口疮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轻者影响进食,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症状.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病程延长,甚至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贫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2].业师李新民教授对儿科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心法独到.笔者随导师侍诊时亲历导师辨证治疗小儿口疮1例,疗效显著,颇有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药食两用中药降血脂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饮食中摄入脂肪的比例过高,运动量过少,高血脂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发病的人群也趋于年轻化.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值称为高脂血症[1],高脂血症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死、心脑血管梗塞、视力下降等等.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高血脂和降低相关疾病发病率的方法,成为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

    作者:农毅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郑友丽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验案举隅

    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源自《内科摘要》,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之功,用于肝郁脾虚、血虚偏火旺之证[1],是临床有效名方之一.导师郑友丽主任医师是广西名中医,就职于玉林市中医院,悬壶济世30余年,学验俱丰,享誉桂东南地区,对内科杂病诊治有独到见解,善于古方新用.郑师对丹栀逍遥散匠心独运,运用丹栀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多种顽疾,如绝经前后诸证、耳鸣、汗病、痛病、乳癖、风痧病、不寐等屡获佳效,兹举验案三则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欧阳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因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颈肩背疼痛和肢体功能障碍,发病率为3.8%~17.6%,男女比例约为6∶1.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由于椎间孔处有致压物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该型发病率高,占60% ~70%,是临床常见的类型[1].

    作者:钟远鸣;苏正义;李兵;苏之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穴位注射治疗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39例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39例,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维生素B1、维生素B12于肾俞、关元、中极进行穴位注射,每3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分以及临床疗效与病情分级的关系.结果:39例患者,好转23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4.62%,其中,轻度、中度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83.33%,高于重度患者的60.00%;治疗前后IIEF-5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作者:唐喜;梁季鸿;万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优选复方威茯方提取工艺及其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威茯颗粒的佳制备工艺,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和干膏率为综合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水的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提取的次数进行考察,优选复方威茯方水提工艺,再以浸膏为原料,单因素考察稀释剂(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比例及粘合剂(乙醇)的用量,制备复方威茯颗粒.结果:佳水提工艺为A1B2C2,即处方药材加9倍量水,提取1.5 h,提取3次;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g/ml,以50%乙醇醇沉,静置12h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 ℃)的稠膏,加入可溶性淀粉与糊精(4:3),混匀,烘干,打粉,加入适量85%乙醇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于60℃烘干,整粒,即制得复方威茯颗粒.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黄丽贞;邓家刚;谢滟;黄慧学;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徐瑞荣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经验

    徐瑞荣,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工作三十余年,在疑难血液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感悟良多,现将徐师辨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经验介绍于下,以同道参考.

    作者:张树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助孕汤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助孕汤联合人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助孕汤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助孕汤联合人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清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排卵率为95.56%(43/45),观察组排卵率为97.78%(44/4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妊娠率为44.44%(20/45),流产率为24.44%(11/45),观察组妊娠率为80.00%(36/45),流产率为8.89%(4/45),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增加,而以观察组患者增加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分泌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而以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结论:助孕汤口服联合人胎盘组织液穴位注射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可有效提高妊娠率,同时降低流产率,其机制可能是促进子宫内膜的增长和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

    作者:凌翠;莫小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2例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2例,予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治疗2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结论: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孙世伟;陆岸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60例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均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联合威伐光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2例(70.00%),好转16例(26.67%),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甘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38.0%,总有效率为6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韦氏脊柱整合手法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冰;邹俊峰;汪丽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近年来中药方剂治疗颈椎病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对近年来中药方剂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收集、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所收录的129篇文献中内服方121篇、外用方8篇;按颈椎病分型分类,治疗神经根型有47篇、椎动脉型34篇、交感型11篇和脊髓型8篇,未按颈椎病分型分类研究的有29篇;另外共报道治法75篇,其应用中成方43篇、自拟方24篇、中成药物8篇;在收集的文献中,用药种类达102种,分属10大类,功用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解肌止痛、滋补肝肾类药物使用较多.结论:本病的病因病机总体属于正虚,以肝肾亏虚、气血虚弱为主;治法主要以补益肝肾、行气活血为主,这与中医历来对颈椎病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基本相符.

    作者:周红海;陆仕恒;田聪;陈曦;秦明芳;潘法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