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森
目的:探讨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对382例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的性别、年龄分布规律.结果:各中医证型分布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互结型141例(36.91%)、阴虚阳亢型112例(29.32%)、肾气亏虚型62例(16.23%)、肝火亢盛型28例(7.33%)、其他证型28例(7.33%)、气滞血瘀型11例(2.88%);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在不同性别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
作者:杨小英;马晓聪;贾微;岳桂华;郭超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22例,予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治疗2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结论:腕踝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孙世伟;陆岸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丹栀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源自《内科摘要》,具有疏肝健脾、清热养血之功,用于肝郁脾虚、血虚偏火旺之证[1],是临床有效名方之一.导师郑友丽主任医师是广西名中医,就职于玉林市中医院,悬壶济世30余年,学验俱丰,享誉桂东南地区,对内科杂病诊治有独到见解,善于古方新用.郑师对丹栀逍遥散匠心独运,运用丹栀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多种顽疾,如绝经前后诸证、耳鸣、汗病、痛病、乳癖、风痧病、不寐等屡获佳效,兹举验案三则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欧阳迪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TGF-31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上皮-间质转化(EMT)模型,制备健脾益气方大鼠含药血清,分别以0%、5%、10%、15%、20%、30%含药血清浓度干预人肝癌细胞SMMC-7721 12 h、24 h、48 h、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细胞体外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健脾益气方对SMMC-7721 EMT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随含药血清浓度增高而递增,呈时间依赖性;12 h 10%含药血清,24 h 15%、20%、30%含药血清,48 h 15%含药血清与相对应浓度空白血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48 h 15%含药血清浓度对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侵袭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10%、15%、20%、30%浓度的含药血清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空白血清组相比,15%、20%、30%浓度的含药血清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以15%浓度的含药血清对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15%健脾益气方含药血清作用48 h,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EMT模型增殖与侵袭的抑制效果好.
作者:谢金玲;卓少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1].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也有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慢性盆腔炎包括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及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2].
作者:熊冰;王志萍;张波;米惠;梁草;叶美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均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联合威伐光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2例(70.00%),好转16例(26.67%),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甘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徐瑞荣,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工作三十余年,在疑难血液病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高造诣.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感悟良多,现将徐师辨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经验介绍于下,以同道参考.
作者:张树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七十五难一般认为是解答针灸学“泻南补北”针法及其原理的,原文如下:“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
作者:梁天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赖新生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导师、中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赖师经过四十余年临床实践和潜心研究,从针灸理、法、方、穴辨证施治的规律中抽提出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的经穴特异性和经络理论,创立了“通督养神、引气归元”疗法,简称“通元疗法”.该疗法以任督二脉为调节全身阴阳的关键环节,蕴含赖氏针法处方和针药结合的独特学术思想,临床运用通元疗法,针药合璧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作者:邵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痈汤配合脓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行前庭大腺脓肿造口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痈汤(苍术20 g,黄柏20 g,知母20 g,苦参20 g,蛇床子20 g,赤芍20 g)熏洗外阴;每日1次,共5d.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37.5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痈汤熏洗配合脓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肿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徐文娟;王健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饮食中摄入脂肪的比例过高,运动量过少,高血脂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发病的人群也趋于年轻化.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值称为高脂血症[1],高脂血症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动脉硬化、冠心病、脑梗死、心脑血管梗塞、视力下降等等.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防治高血脂和降低相关疾病发病率的方法,成为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
作者:农毅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味(葛根30 g、桂枝10 g、白芍15 g、生姜3 g、大枣3 g、丹参15 g、川芎6 g、羌活10 g、甘草6 g)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2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加味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湿证)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对近年来中药方剂治疗颈椎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将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收集、分类并统计分析.结果:所收录的129篇文献中内服方121篇、外用方8篇;按颈椎病分型分类,治疗神经根型有47篇、椎动脉型34篇、交感型11篇和脊髓型8篇,未按颈椎病分型分类研究的有29篇;另外共报道治法75篇,其应用中成方43篇、自拟方24篇、中成药物8篇;在收集的文献中,用药种类达102种,分属10大类,功用以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解肌止痛、滋补肝肾类药物使用较多.结论:本病的病因病机总体属于正虚,以肝肾亏虚、气血虚弱为主;治法主要以补益肝肾、行气活血为主,这与中医历来对颈椎病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基本相符.
作者:周红海;陆仕恒;田聪;陈曦;秦明芳;潘法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优选复方威茯颗粒的佳制备工艺,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以总黄酮和干膏率为综合考核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水的用量、提取的时间和提取的次数进行考察,优选复方威茯方水提工艺,再以浸膏为原料,单因素考察稀释剂(可溶性淀粉与糊精)的比例及粘合剂(乙醇)的用量,制备复方威茯颗粒.结果:佳水提工艺为A1B2C2,即处方药材加9倍量水,提取1.5 h,提取3次;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g/ml,以50%乙醇醇沉,静置12h后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60 ℃)的稠膏,加入可溶性淀粉与糊精(4:3),混匀,烘干,打粉,加入适量85%乙醇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于60℃烘干,整粒,即制得复方威茯颗粒.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该复方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黄丽贞;邓家刚;谢滟;黄慧学;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辨证针刺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辨证针刺法,联合运用电针;对照组采用脑复康、丹参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行静脉点滴;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辨证针刺法对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应.
作者:唐梁英 刊期: 2016年第01期
葛根汤源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7味药组成,方中葛根解肌生津,麻黄、桂枝、生姜散寒解表,芍药、大枣补血舒筋,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散风寒、解肌表、生津液、舒筋脉之功效,原书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和“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二证.该方开中有合、散中能收、升中可降、动静相宜,笔者临证运用此方时将其中药物剂量进行变化,并随兼夹病机和病变部位适当加减,可使其具有升清、发散、收敛、润降之用,治疗头面五官、肢体疼痛、心脑胃肠等疾患,疗效满意,兹结合验案4则,以将其运用之要论述如下.
作者:罗家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小陷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5例,予左金丸合小陷胸汤加减治疗,疗程为6~8周,评价临床疗效和胃镜检查结果.结果:治愈59例,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3%.治疗后内镜检查结果为0级63例,Ⅰ级28例,Ⅱ级13例,Ⅲ级1例,较治疗前改善(P<0.01).结论:左金丸合小陷胸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
作者:任小宁;庞鹏字;郭晓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用麻杏石甘汤配合壮医竹罐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疗效.方法:将120 CAP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各40例.对照1组予采用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对照2组采用注射头孢呋辛钠配合麻杏石甘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2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竹罐疗法.各组治疗以7d为1个疗程,一般连续治疗2个疗程,或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62.5%,3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1),而对照2组又优于对照1组(P<0.01).结论:CAP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麻杏石甘汤配合外用壮医竹罐疗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苏淑丹;黄丽文;潘肖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L-2、IFN-γ和IL-4水平的影响,探讨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能的机制.方法:将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自血疗法,对照组口服地氯雷他定片,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的症状改善情况评价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均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IL-2、IFN-γ和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直径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二者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IL-4水平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2、IFN-γ升高更明显,IL-4降低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穴位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其对外周血IL-2、IFN-γ和IL-4的影响可能是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机制之一.
作者:吴钱红;阳媚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复金康合剂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亚急性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予自拟复金康合剂(百部10 g,桑白皮10 g,地龙10 g,炙麻黄5 g,黄芩10 g,桔梗12g,瓜蒌皮10 g,防风10g,细辛3 g,橘红15 g,山海螺20 g,生姜10 g,一枝黄花15 g)水煎服用,每天1剂;对照组予咳特灵胶囊口服,每次2粒,每天3次.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8.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周随访发现,观察组咳嗽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金康合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咳嗽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冯劲立;陈侯君;陈子良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