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周满;王奂生
我院收治4例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采用手术清除病灶、创面换药及口服达那唑治疗,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吴先均;温红;李秋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科采用外剥内扎注射保留齿状线治疗混合痔17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6例,女94例;年龄17~68岁;病程0.5~32年.其中环状混合痔36例.
作者:白云冲;张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以急腹症为首发症状的结肠痛的诊治特点,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急腹症(急性肠梗阻33例、急性阑尾炎15例、肠穿孔7例、腹腔内出血2例,原因不明探查1例)为首发症状的58例结肠癌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58例患者术前拟诊结肠癌27例;5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Ⅰ期吻合42例,分期手术8例,探查活检或捷径手术8例.术后并发症:切口裂开2例,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12例,心力衰竭4例,肠瘘1例.术后72h内死亡3例,均为老年患者,其中1例死于肠穿孔合并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果表明,结肠癌并发急腹症发生率较高,根据临床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通过术前准备和病情评估,采用适合手术方式,加强术后支持治疗、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王昌荣;吴先龙;王金卫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痔瘘患者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现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1)术后患者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要认真询问术中情况,包括术式、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预先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的一切不适,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史亚萍;刘维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我们运用中医理论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进行辨证分析,用针灸疗法配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龙再菊;杨秀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了为陈旧性肛裂手术患者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对122例陈旧性肛裂患者分别在骶管麻醉(治疗组,62例)或局部麻醉(对照组,60例)下行手术治疗,跟踪观察麻醉止痛效果和肛门松弛效果.结果显示,(1)麻醉止痛效果:治疗组显效59例(95.2%),有效3例(4.8%),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21例(35.0%),有效39例(65.0%),无效0例;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麻醉后肛门松弛效果:治疗组显效59例(95.2%),有效3例(4.8%),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15例(25.0%),有效39例(65.0%),无效6例(10.0%);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陈旧性肛裂患者骶管麻醉下手术安全可靠,止痛效果和肛门松弛效果好.
作者:韩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Miles术建立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病死率已降至2%以下,但其造口并发症仍很高.了解肠造口常见并发症,掌握其防治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斌武;黄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03~2008年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的436例肛周脓肿患者资料.结果显示,43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治愈时间为16~62d,平均28.2d.术后随访半年,无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疗效肯定.
作者:边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痔洗康Ⅱ号治疗Ⅰ期内痔的临床疗效,将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90例Ⅰ期内痔患者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痔洗康Ⅱ号熏洗坐浴,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两组均以10d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33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55/60);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7%(17/3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痔洗康Ⅱ号熏洗坐浴治疗Ⅰ期内痔疗效显著.
作者:王磊;郭纯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了探讨肛瘘切开悬浮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对采用肛瘘切开悬浮挂线术(47例,治疗组)与肛瘘切开引流术(21例,对照组)治疗的68例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RAR)、肛管大收缩压(AMCP)、肛管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直肠静息压(RRP)进行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68例肛瘘患者术后RRP和ARP较术前明显降低;治疗组ARP和AMC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LCT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果表明,肛瘘手术对肛管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肛瘘切开悬浮挂线术优于肛瘘切开引流术,对肛管直肠功能影响较小,能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作者:肖飚;顾兴平;赖江;梁柯;陈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治疗肛门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对40例肛门生殖器疱疹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300万U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隔日1次;30例肛门生殖器疱疹患者口服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200mg/次,5次/d;并对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年复发次数下降58.5%,明显优于对照组(18.5%),P<0.01.治疗组IL-4、IL-10含量下降,IL-12、IL-18含量上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治疗肛门生殖器疱疹复发率低,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张志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外用溃疡散在肛门疾病术后的应用价值,将152例肛门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外用溃疡散(治疗组)和锡类散(对照组)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均于术后第7天开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创面疼痛、出血、水肿、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及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1)用药第3天和第7天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创口疼痛、出血、水肿、排便困难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用溃疡散保留灌肠可以有效改善肛门疾病术后创口疼痛、出血、水肿等,促进创口愈合.
作者:戚国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回顾分析62例多原发性大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对原发性大肠癌的发病状况、发病因素、诊断治疗及预后、漏误诊原因等进行讨论.
作者:李建胜;莫善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消痔汤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价值,将78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口服中药消痔汤(治疗组),另一组应用西药治疗(对照组),观察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粪嵌塞、痔体脱落期出血、创口愈合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258例,有效14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118例,有效128例,无效114例.总有效率68.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创缘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尿潴留、粪嵌塞、痔体脱落期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口服消痔汤,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术后创缘水肿,预防尿潴留、粪嵌塞及痔体脱落期出血,促进创口愈合.
作者:董志明;林存良;宗丙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患者男,59岁.因便后肛门出血伴异物外脱1年,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专科检查:肛门截石位环状外痔水肿伴3、7、11点位齿状线上黏膜隆起.指诊:截石位进肛门2cm、8cm、10cm处可触及增生物.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均正常.尿常规:尿糖(卅).肝脾彩超:肝囊肿.心电图:QRS电轴左偏.患者既往患糖尿病多年,有胃出血史和阑尾炎手术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作者:沙喜;张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科对76例痔术后患者应用金玄痔科熏洗散坐浴加地奥司明片口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多;王奎;王镇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我科采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279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195例,女84例;年龄14~65岁,平均35岁;病程1~20d,平均5d.低位脓肿232例,高位脓肿47例.
作者:杨海春;于淑苹;张树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探讨口服美常安联合结肠清热丸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对76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美常安联合结肠清热丸口服.结果显示,治愈61例,好转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74/76).结果表明,美常安和结肠清热丸联合应用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席作武;凌艳霞;牛明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为评价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在普通人群直肠癌和大肠癌筛查中的效果,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和免疫法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为初筛,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为复筛,作为大肠癌筛查方案,以海宁市普通人群7831例初筛人群中1015例高危人群的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结果为样本,定义距肛门≤10cm且直径≥1.0cm的肿块为直肠指检能够发现,距肛门>10cm的肿块和肿块虽距肛门≤10cm但直径<1.0cm,为直肠指检所不能发现.分析直肠指检和肠镜检查对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效果.结果显示,距肛门≤10cm肿瘤占筛查发现的大肠肿瘤总例数的31.3%(56/179);经直肠指检筛查,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2.6%(3/115)和1.7%(3/179),直肠癌和大肠癌的检出率分别为50.0%(2/4)和25.0%(1/4),进展性直肠肿瘤和大肠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40.0%(4/10)和14.8%(4/27).结果表明,直肠指检在普通人群的直肠癌检查中至关重要,对大肠癌的筛查需进行肠镜检查.
作者:何锋;沈永洲;蔡善荣;曹泮悬;马浩清;王征远;沈高飞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