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仲景学术看“项背强直”的证治

戴辉煌;王常松

关键词:张仲景, 项背强直, 辨治思路
摘要:项背强直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颈项部或颈项部连及背部出现肌肉强直、不能自如的俯仰转动等.此病症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属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痉病”和“痹证”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提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基本病机,后世对此病症的病机认为主要有肾气不足、劳倦内伤、外感六淫和邪毒与跌仆损伤等[1].纵观古今,论及其病机,诸家众说纷纭.细细研读仲景学说,其论述此病,或明或暗,遥相呼应,甚为详备,故本文旨在以仲景学术为经纬,探讨其对“项背强直”的证治分析.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体外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治疗组服用益气补肾排石汤(黄芪100 g,金钱草50 g,菟丝子30 g,鸡内金、狗脊各20 g,冬葵子、泽泻、川牛膝、王不留行、当归各15g,海金沙、炙甘草、石韦各10 g)结合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体外碎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

    作者:赵书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仲景方在妇科临床运用举隅

    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化裁出一系列方剂.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疗效显著,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尝试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常常效如桴鼓.现略举数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江晓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血养阴汤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血养阴汤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纳入病例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予硫酸羟氯喹联合补血养阴汤口服,对照组30例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12周后,检测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测定唾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RP、ESR、IgA、Schirmer试验阳性率、角膜染色阳性率、唾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补血养阴汤能较好地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提示补血养阴汤通过抑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而改善唾液腺功能,增加唾液分泌.

    作者:马佳星;徐薇薇;刘风云;陶丽红;汪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43例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感冒后咳嗽患儿86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10 g,白芍10 g,厚朴10 g,化橘红10 g,白术10 g,杏仁6 g,大枣3枚,生姜3片,炙甘草3 g)加味治疗,7~14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6±1.8 d,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9.5±1.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又分为12h、48 h、72h 3个亚组.采用自体尾部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MMP-9、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各剂量组AQP-4、MMP-9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IMP-1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各剂量组之间比较,低、中剂量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AQP-4、MMP-9、TIMP-1蛋白表达与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蛋白的表达,并升高TIMP-1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

    作者:王蔚;杜渊;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小儿厌食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的脾胃病症之一,临床上以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见食不贪甚至拒食为特征,是一种以影响食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障碍性疾病[1].该病相当于西医的“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儿童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但以1~6岁小儿多见[2].该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尤为夏季,暑湿当令的季节,湿常困脾,常使患儿症状加重.长期厌食可造成小儿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免疫力下降,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影响小儿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的吸收,阻碍小儿智力发育,影响小儿智力水平及未来的成长[3].导师农志飞主任医师从事小儿肺、脾系疾病临床研究近30年,治学严谨,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彭悠悠;叶渊渊;邹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糖尿病的辨证论治与分期针刺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病程迁延日久,脏腑受损,气血津液失衡,病及奇恒之府及诸窍,导致诸多并发症的产生.目前针刺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本文就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方面做一总结探讨.

    作者:刘敬;姚辉;石学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30例

    目的:观察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患者采用微针刀治疗,松解腰臀部软组织的阳性反应点,并配合火罐治疗,每3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18(60.0%)例,有效11(36.7%)例,无效1(3.3%)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尹群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论越南古医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的学术价值与特色

    《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原名《懒翁心领》,又名《海上心领》《海上医宗心领》,为越南医学宗师黎有卓所撰的汉文医籍,该书被誉为越南第一部医学全书[1],是研究中医药向越南传播概况以及越南传统医药发展历史的重要著作.

    作者:刘秋霞;戴铭;夏琰;赖洪燕;曹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西药治疗老年阑尾周围脓肿53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配合西药治疗老年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将老年阑尾脓肿5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7例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医抗炎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纯西医抗炎治疗,两组均治疗2~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在发热消退时间、包块直径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治疗阑尾脓肿疗效满意.

    作者:唐骁文;王厚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予常规护理及母乳喂养,并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中药自拟方治疗并联合耳穴贴压及腹部按摩.观察产妇剖宫术后宫底高度、产后5d血性恶露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42 d恶露干净情况及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后子宫底高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组各时间段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5d血性恶露量及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后42 d恶露干净情况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B超检查提示观察组产后第5d及第42 d子宫三径和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d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加快剖宫产产妇子宫复旧,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干净时间,促进剖宫产后康复,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荣荣;黄美华;万贵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膈俞、中脘、内关、气海、足三里、公孙等)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尹凤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气分析、NT-proBNP的影响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气分析、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患者87例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PPV(B组)和NPPV+针刺疗法组(C组)各29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方案、NPPV治疗方案和NPPV+针刺(以内关、膻中、足三里穴为主穴)治疗方案,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NT-pro-BNP等临床指标.结果: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A、B、C三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 O2)均较治疗前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升高,且以C组的改善程度较A组、B组更显著(P<0.05);三组治疗后NT-pro-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C组下降明显,B组次之.A、B、C三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2.07%、68.97%及93.10%,C组优于A组(P<0.01)及B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针刺疗法对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症状、血气分析、NT-pro-BNP指标有显著改善效果.

    作者:郑晓峰;黄清玉;苏咸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产地等不同因素对罗汉果祛痰作用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罗汉果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法,对不同产地、生长期、商品规格等的罗汉果的祛痰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湖南衡阳、南宁坛洛、永福龙江等产地的罗汉果,一级果和二级果,大果和中果,鲜果或干果,授粉后40~45 d、60~70 d的未成熟果或85~90 d的成熟果,扦插苗或组培苗均有祛痰作用(P<0.05);但响果和小果均没有祛痰作用(P>0.05).结论:产地、育苗方式、是否烘干、生长期对罗汉果的祛痰作用影响不大,但商品规格可能会影响罗汉果的祛痰作用.

    作者:龙颖;林吴;董威;唐慧勤;肖喜泉;米惠;田慧;王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药内服外用合治痰湿瘀滞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药内服外用合治痰湿瘀滞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两组,每组90例.西药组给予口服甲硝唑缓释片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口服、外洗、外搽联合治疗.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3个疗程后的治愈率、临床治愈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率、临床治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等指标.结果:两组3个疗程后的治愈率分别为83.00%、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率分别为45.33%、16.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愈后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42.67%、1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合治痰湿瘀滞型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病疗效较好,可恢复患者的阴道微生态平衡,预防复发.

    作者:谭文举;吴文琪;韩雯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梁栋副教授治疗乳痈的经验

    乳痈之名早见于晋代《刘涓子鬼遗方》,是由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1].相当于西医的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感受外邪等都是乳痈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后世医家总结前人经验将乳痈的病程分为三期:初期、成脓期、溃后期.针对乳痈所处的不同阶段,中医采用不同的外治法适当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梁栋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乳腺甲状腺外科临床10余年,在治疗乳痈方面有其独到的方法.笔者在跟随梁栋副教授学习期间,观摩接诊不同时期乳痈患者多例,根据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推拿法、中药外敷法、小切口引流结合垫棉法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导师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曹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疗效.方法:9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加减;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临床痊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能有效缓解症状,根除Hp,防止溃疡复发.

    作者:黄冬梅;焦圣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研究近况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因为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使局部发生炎性肿胀、充血、渗出等病理变化,从而引起的附着于横突周围的软组织出现疤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使穿过肌筋膜的神经血管受挤压而引起明显疼痛症状的疾病.本病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多发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常见,并且男性多于女性[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慢性腰痛,尤以晨起或弯腰时疼痛明显,久坐后直起困难,有时疼痛可向下肢放射至膝部;第三腰椎横突处有明显压痛,常可触及条索状硬结;X线片检查提示有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目前中医治疗此病有很多有效的方法,其中针灸疗效比较突出,临床报道也较多,笔者现将近年来针灸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程良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广西壮瑶医药国际化发展思路

    壮瑶医药是我国壮族和瑶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民族医药,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壮族总人口为1 800多万,90%以上聚居在广西;瑶族总人口约260万,60%以上聚居在广西[1].壮瑶医药是广西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广大人民群众赖以防病治病、保障健康的主要卫生资源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尤其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广西壮瑶医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尤剑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治疗急性炎症发作期混合痔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地桃痔消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急性炎症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急性炎症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地桃痔消汤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粉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熏洗坐浴10天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肛门VAS疼痛和坠胀评分,痔核大小变化及表面黏膜改变评分.结果:两组在肛门疼痛、坠胀、痔核大小及表面粘膜改变评分方面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拟地桃痔消汤对于急性炎症发作期混合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高哲;覃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