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良利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病程迁延日久,脏腑受损,气血津液失衡,病及奇恒之府及诸窍,导致诸多并发症的产生.目前针刺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本文就糖尿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方面做一总结探讨.
作者:刘敬;姚辉;石学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患者,女,53岁,于2014年10月7日就诊.主诉:右上臂内侧缘皮肤疼痛伴疱疹3天余.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臂内侧缘皮肤疼痛,局部皮肤红润,皮损为带状红色斑丘疹,第2天即出现粟米样至黄豆大小簇集性水泡,排列成带状,疱群之间间隔正常皮肤,疱液澄清,局部皮肤针刺样、烧灼样疼痛,以夜间为甚.疼痛发作时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6~7分,缓解时2分.患者因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而来我院针灸科就诊.患者平素性情急躁,无特殊既往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
作者:曹宏波;马秀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感冒后咳嗽患儿86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10 g,白芍10 g,厚朴10 g,化橘红10 g,白术10 g,杏仁6 g,大枣3枚,生姜3片,炙甘草3 g)加味治疗,7~14d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7.6±1.8 d,对照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为9.5±1.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疗效显著,能有效缩短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的疗效.方法:对30例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患者采用微针刀治疗,松解腰臀部软组织的阳性反应点,并配合火罐治疗,每3天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18(60.0%)例,有效11(36.7%)例,无效1(3.3%)例,总有效率为96.7%;治疗后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微针刀治疗老年性椎管外软组织损伤引起的下肢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镇痛效果明显.
作者:尹群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治疗组服用益气补肾排石汤(黄芪100 g,金钱草50 g,菟丝子30 g,鸡内金、狗脊各20 g,冬葵子、泽泻、川牛膝、王不留行、当归各15g,海金沙、炙甘草、石韦各10 g)结合西医体外碎石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补肾排石汤结合体外碎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显著.
作者:赵书晓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地桃痔消汤熏洗治疗混合痔急性炎症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急性炎症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地桃痔消汤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1/5 000PP粉熏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熏洗坐浴10天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肛门VAS疼痛和坠胀评分,痔核大小变化及表面黏膜改变评分.结果:两组在肛门疼痛、坠胀、痔核大小及表面粘膜改变评分方面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拟地桃痔消汤对于急性炎症发作期混合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赵云;高哲;覃文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小儿厌食症为小儿时期常见的脾胃病症之一,临床上以较长时期的食欲不振、食量减少、见食不贪甚至拒食为特征,是一种以影响食欲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障碍性疾病[1].该病相当于西医的“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疾病.儿童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可能,但以1~6岁小儿多见[2].该病任何季节都可发病,尤为夏季,暑湿当令的季节,湿常困脾,常使患儿症状加重.长期厌食可造成小儿贫血、营养不良、佝偻病及免疫力下降,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影响小儿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的吸收,阻碍小儿智力发育,影响小儿智力水平及未来的成长[3].导师农志飞主任医师从事小儿肺、脾系疾病临床研究近30年,治学严谨,在治疗小儿厌食症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农志飞主任医师应用脾胃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小儿厌食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彭悠悠;叶渊渊;邹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寒型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灸(穴位选取脾俞、胃俞、膈俞、中脘、内关、气海、足三里、公孙等)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尹凤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因素对罗汉果祛痰作用的影响.方法:运用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法,对不同产地、生长期、商品规格等的罗汉果的祛痰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湖南衡阳、南宁坛洛、永福龙江等产地的罗汉果,一级果和二级果,大果和中果,鲜果或干果,授粉后40~45 d、60~70 d的未成熟果或85~90 d的成熟果,扦插苗或组培苗均有祛痰作用(P<0.05);但响果和小果均没有祛痰作用(P>0.05).结论:产地、育苗方式、是否烘干、生长期对罗汉果的祛痰作用影响不大,但商品规格可能会影响罗汉果的祛痰作用.
作者:龙颖;林吴;董威;唐慧勤;肖喜泉;米惠;田慧;王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指源于乳腺导管和小叶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自2008年以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20%以上,病死率增加了14%,严重威胁着女性身体健康[1].目前大多数乳腺癌患者仍首先选择手术治疗,但是手术都会伴有一定的风险,任何一种手术方式均有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患侧上肢水肿成为乳腺癌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2].术后并发症既影响对患者施行综合治疗,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防治并发症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治疗上西医主要是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前、术中正确的处理策略及术后的物理疗法和再次手术来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4].中医认为术后邪去过半,手术创伤导致的正虚是乳腺癌术后主要的病机,治疗应扶正抑癌,以顾护脾胃,调血理气为主,辅以解毒抑癌.既有利于恢复手术所损伤的正气,同时又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5].
作者:郭满;刘明;唐乾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的疗效.方法:9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加减;连续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痊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观察组临床痊愈25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能有效缓解症状,根除Hp,防止溃疡复发.
作者:黄冬梅;焦圣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患者86例,按照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吗丁啉)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黄连、吴茱萸、半夏、柴胡、木香、甘草、海螵蛸、焦栀子、郁金、党参、白芍、延胡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左金丸合小柴胡汤加减结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治疗满意.
作者:黄少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又分为12h、48 h、72h 3个亚组.采用自体尾部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大鼠模型,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MMP-9、TIMP-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各剂量组AQP-4、MMP-9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IMP-1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各剂量组之间比较,低、中剂量组在各时间点脑组织AQP-4、MMP-9、TIMP-1蛋白表达与高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够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MMP-9蛋白的表达,并升高TIMP-1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高剂量组作用为明显.
作者:王蔚;杜渊;白雪;杨思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补血养阴汤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纳入病例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予硫酸羟氯喹联合补血养阴汤口服,对照组30例予硫酸羟氯喹口服,治疗12周后,检测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测定唾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CRP、ESR、IgA、Schirmer试验阳性率、角膜染色阳性率、唾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补血养阴汤能较好地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提示补血养阴汤通过抑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而改善唾液腺功能,增加唾液分泌.
作者:马佳星;徐薇薇;刘风云;陶丽红;汪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碱性反流性胃炎又称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胃切除术后,由于幽门功能不全,过量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导致胃黏膜损伤.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以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为主;恶心及呕吐,以胆汁性呕吐为主要特征表现;其他症状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胃手术后幽门或迷走神经干的切断使幽门失去神经支配,十二指肠液流入胃的机会明显增多,其中胆汁和胰液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致使H+逆向弥散进入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炎症、出血、糜烂及溃疡的形成.故现代医学多运用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考来烯胺(消胆胺)中和胆盐,并加速其排除,以及H2受体阻断剂减少H+分泌,促进胆酸溶解等[1].
作者:刘欣欣;彭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糖痹通治疗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227名住院及门诊DS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3例常规予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等治疗,治疗组124例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糖痹通方(黄芪30 g,桂枝10 g,赤芍15 g,白芍15 g,延胡索15 g,当归10 g,丹参20 g,鸡血藤30 g,地龙10 g,威灵仙15 g,伸筋草15 g,川牛膝10 g,麦冬10 g)共8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检测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NO及PGI2水平在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血AGEs水平下降(P<0.01),IGF-1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自拟糖痹通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可能与其下调AGEs水平、提高NO及PGI2浓度有关.
作者:王振刚;安晓霞;陈莉;唐爱华;陈文辉;翟琳娜;龙春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项背强直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病症,其表现为颈项部或颈项部连及背部出现肌肉强直、不能自如的俯仰转动等.此病症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属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痉病”和“痹证”的范畴.关于其病因病机,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中提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基本病机,后世对此病症的病机认为主要有肾气不足、劳倦内伤、外感六淫和邪毒与跌仆损伤等[1].纵观古今,论及其病机,诸家众说纷纭.细细研读仲景学说,其论述此病,或明或暗,遥相呼应,甚为详备,故本文旨在以仲景学术为经纬,探讨其对“项背强直”的证治分析.
作者:戴辉煌;王常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予常规护理及母乳喂养,并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中药自拟方治疗并联合耳穴贴压及腹部按摩.观察产妇剖宫术后宫底高度、产后5d血性恶露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42 d恶露干净情况及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后子宫底高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组各时间段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5d血性恶露量及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后42 d恶露干净情况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B超检查提示观察组产后第5d及第42 d子宫三径和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d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加快剖宫产产妇子宫复旧,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干净时间,促进剖宫产后康复,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何荣荣;黄美华;万贵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经方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记载的方剂.《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经方是相对于宋、元代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是医方之祖,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化裁出一系列方剂.经方短小精悍,药少力专,疗效显著,常为后世医家所沿用.经方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笔者在临床中尝试应用经方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常常效如桴鼓.现略举数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江晓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脾升胃降,是指脾气的运动趋向是上升,胃气的运动趋向是下降.脾气升胃气降是脾胃之气协调平衡的本质.胡珂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载,善治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胡珂主任医师认为气机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之关键.脾胃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而现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候,单一的清热法、祛寒法或补益法都难以治愈,而调畅气机法则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又可斡旋气机,使脾胃气机升降调顺,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脾胃、脾胃同治目的.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升脾降胃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燕珠;龚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