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陈小岚;刘民生;盛光;马翔;刘安文;陈萍
为探讨复杂性肛瘘复发的主要原因和防治措施,回顾分析2005~2009年收治的900例复杂性肛瘘中20例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复发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口遗漏和处理不当,挂线方法不正确,支管遗漏和引流不畅为肛瘘复发的主要原因,通过以上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可提高复杂性肛瘘的诊疗水平.
作者:邹振培;张微微;王业辉;高宏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梗阻性结直肠癌以左半结肠更多见.近几年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将原本用于血管狭窄治疗的金属内支架应用到食管、胆道梗阻的治疗中,并取得显著疗效.2009年以来,我们对3例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患者实施支架置入术,取得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会林;尹和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急性嵌顿痔的疗效,本研究对41例急性嵌顿痔患者行PPH治疗,从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指数、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日常工作恢复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1例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为(20.0±5.0)min.术后平均疼痛指数为(4.6±1.6)分;术后平均出血评分为(0.38±0.05)分;发生尿潴留7例(17.1%),肛缘水肿4例(9.8%).平均住院时间为(9.7±2.4)d;患者术后日常工作恢复时间为(10±8)d.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为(1.5±1.0)分.术后随访6个月,痊愈率为90.2%(37/41).结果表明,PPH是一种治疗急性嵌顿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邓群;廖秀军;杨琴燕;沈忠;杨关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比较混合痔术后中药熏洗不同坐浴时间对水肿程度的影响,将6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熏洗一号坐浴,一组每次坐浴15min(试验组),另一组每次坐浴30min(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口水肿程度.结果显示,用药后第1天和第3天,两组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5天和第7天试验组水肿程度比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创口水肿消退时间为(5.83±1.83)d,对照组为(9.50±2.43)d,试验组创口水肿消退明显比对照组快,P<0.05.结果表明,适当缩短坐浴时间(15min为宜)可减轻术后创口水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原因、预防及治疗,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利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Dixon术的183例患者资料.结果显示,发生吻合口漏15例,其中1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经二次手术治愈.结果表明,吻合口漏是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小的瘘口可经充分引流、营养支持、抗感染治愈,大的瘘口则需行结肠造口以转流粪便,待瘘口封闭后再次手术还纳造口.
作者:杨军;于周满;王奂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观察外用复方黄柏液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选取肛门瘙痒症患者181例,随机分为三组,一组用10%复方黄柏液坐浴患处(A组),一组用复方黄柏液原液涂抹患处(B组),另一组用冰磺洗剂涂抹患处(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总显效率分别为74.6%、93.5%和71.7%.经统计学分析,B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A、C组,P<0.05;而A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复方黄柏液原液外涂患处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显著.
作者:叶浩波;吴庭;孙晓虹;乔子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评价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本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9例湿热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惠迪口服,每次1.0g,3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每次1.0g,4次/d.两组均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疗程均为6周.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94.0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及镜下肠黏膜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惠迪口服联合葛根芩连汤保留灌肠治疗湿热型UC安全有效.
作者:席作武;王凯;刘文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应遵循以手术治疗为主,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化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目前直肠癌的辅助化疗均以氟尿嘧啶为基础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为主.而恶心呕吐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部分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从而影响患者心理、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恶心呕吐反应使患者在身体、心理方面受到伤害,部分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甚至拒绝化疗.因此,减轻或消除患者恶心呕吐的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较舒适的身心状态,对完成化疗的全过程十分重要.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52例化疗患者实行心理、饮食、中医药治疗护理,以减轻患者化疗期的胃肠道反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美琴;王美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38岁.因肛周反复流脓6年入院治疗.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一).肛门指检:截石位3、7、11点位齿状线上处有肉状突起物,肛缘6点位有外口增生,触及条索状物通向相应肛窦处.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第2日行手术.术前肌注鲁米那钠0.1g,送人手术室,心电监测术前生命体征,血压100/60mmHg,心率50次/min,呼吸18次/min,SpO296%.
作者:吉祥;杜士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们采用手术结合中医药治疗肛周脓肿10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朱德川;杜仲代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肛周脓肿一般是指肛腺感染后炎症向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蔓延而导致的化脓性疾病.目前其治疗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赵凤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高压氧对肛肠病术后创面修复的影响,将15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三组患者术后均给予肛肠外科常规换药、TDP理疗.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1组给予珍珠生肌散外用,对照2组无其他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两对照组,P <0.05或P<0.01;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高压氧可明显促进肛肠病术后创面修复.
作者:王大(王争);刘小文;白小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单克隆抗体MC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65例大肠癌组织中的MC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MC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7.9%(233/265),其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M分期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及患者5年生存率有关(P<0.05),且肿瘤分化程度越低、侵犯肠壁程度越深、伴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时间越短者,其阳性表达率越高.结果表明,检测MC5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进宝;马东旺;王涛;周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手术处理方法及疗效,回顾分析56例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病例的诊治资料.结果显示,2004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255例大肠癌患者中共发现并存大肠息肉者56例,其中45例行术前息肉摘除手术,7例行术中结肠息肉切除,4例在术后进行结肠息肉摘除.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息肉切除部位无残留、恶变或癌种植转移.结果表明,术前应用内镜切除是治疗大肠癌合并大肠息肉的主要手段;不宜内镜切除者,尽量采用扩大切除术;远离大肠癌常规切除范围、较分散的息肉和不宜扩大切除的患者,可在内镜定位下行局部切除,如为恶性息肉则行结肠次全或全切除.双镜联合可提高大肠息肉的诊治水平.
作者:李夏鲁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探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回顾分析106例肛肠病手术患者资料,按止痛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一组术时注射复方长效止痛剂止痛(治疗组,60例),一组术后给予止痛药止痛(对照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51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59/60);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9%(34/46).治疗组止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防治肛肠病术后疼痛疗效肯定.
作者:杨宇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观察和评价自动痔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此方法治疗混合痔60例(治疗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对照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3%和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痔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疗效确切、安全,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栩丞;王婴;刘燕;李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57岁,农民.因肛旁、会阴部肿痛半个月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旁肿痛,疼痛未向他处放射,无发热,无局部流脓,自服通便药物,疼痛无缓解,前往当地诊所就诊,考虑“肛旁脓肿”,予头孢类及青霉素类药物抗感染治疗5d,疼痛无缓解,且疼痛较前逐渐加剧,并向会阴部放射,会阴部有少许脓液流出,恶臭,伴排尿不畅,无发热.遂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测空腹血糖17.24mmol/L.查体:急性面容,体温37.2℃,心率86次/min,血压148/84mmHg,坐位困难,会阴部至肛前位可见皮肤红肿隆起,可触及大约9cm×8cm肿块,压痛明显,中央可触及波动感,皮温增高,局部皮肤破溃、流脓,伴恶臭,阴囊区肿胀明显,局部皮肤色暗,见坏死改变.入院诊断“肛旁、会阴区脓肿”.急诊行肛旁、会阴区脓肿切开排脓、坏死组织清除术,术中见会阴至阴囊皮下筋膜广泛坏死,恶臭,阴囊部分皮肤及皮下筋膜组织坏死,充分排脓后予双氧水及稀碘伏溶液冲洗,会阴部、阴囊坏死皮肤及皮下筋膜组织清除,创口内置纱布条引流,固定加压包扎.术后细菌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术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伴畏寒、寒战,多次脓液细菌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下腹部CT提示肛旁、会阴部脓肿术后、左侧腰大肌前方脓肿形成.创面仍有较多脓性渗液.查体双侧腹股沟处可扪及捻发音.考虑患者为大肠埃希菌合并产气杆菌感染,且患者入院后查血糖明显偏高,感染不易控制,于距第一次术后半个月行第二次脓肿切开排脓、坏死组织清除术,于双侧腹股沟做斜形切口,清除皮下坏死组织,沿会阴浅筋膜区分离,将腹股沟及会阴区创口融合,清除全部皮下坏死筋膜,创口内置纱布条引流,会阴浅筋膜区置入28号硅胶管引流.10d后患者出现骶前感染,形成脓肿,予充分切开排脓、稀碘伏溶液冲洗骶前脓腔,置入两根28号硅胶引流管.每日换药1~2次.治愈出院.出院时患者阴囊皮肤无明显缺损,腹部创口愈合良好.
作者:程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我科采用邦消安联合聚克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8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45例;年龄58~82岁;病程0.5~12年.
作者:张文兵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6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对68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PPH联合芍倍注射液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41例;年龄28~65岁;病程2~12年;合并直肠带蒂息肉1例,肛乳头瘤12例,混合痔24例.全部病例均经过纤维结肠镜、排粪造影或静息直肠造影等检查,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1999年全国便秘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直肠粘膜内脱垂诊断标准确诊.
作者:王宏波;陈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藏毛窦是指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发生于后部近骶尾骨处的称之为骶尾部藏毛窦.此病以往在我国的发病率不高,近年来有明显增高.我科2006~2009年收治骶尾部藏毛窦患者19例,予切除开放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许鹏;黄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