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却毒汤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周春来

关键词:中药, 却毒汤, 洗剂, 肛肠病, 术后患者, 药物组成, 现报告如下, 坐浴, 药物浸泡, 临床资料, 五倍子, 蒲公英, 马齿苋, 侧柏叶, 用法, 药液, 熏洗, 文火, 苏木, 时间
摘要:近年来,我科将中药却毒汤洗剂用于肛肠病术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肛肠病术后患者男120例,女135例;年龄2~80岁;病程6个月至30年.却毒汤洗剂药物组成及用法:马齿苋、蒲公英、五倍子、苍术、黄柏、乳香、没药、侧柏叶各15g,红花、苏木、明矾各10g,芒硝30g.将以上药物放入盆中,加水2000ml将药物浸泡20min,然后用文火煎煮,煮沸后再煎10min;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熏洗后坐浴,坐浴时间约20min,每日2~3次.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位复杂性肛瘘2例

    [例1]男,60岁.因臀部反复肿痛,流脓血20余年,加重1年,以高位复杂性肛瘘收住我科.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肿痛,逐渐加重.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肛周脓肿,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脓肿自行破溃,流出较多脓血后肿痛减轻;此后肿痛反复发作,伴流脓血,近1年症状加重.入院后查体:胸膝位,肛周3、5、7、9、10、11点分别距肛缘约7cm、5cm、8cm、6cm、15cm、6cm处各有一黄豆大小硬结,呈褐色,中间有瘘口,压之疼痛,有少许黄色脓液外溢,其中3、9点处瘘口向皮下凹陷,使局部皮肤形成较深凹槽.

    作者:段伟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吸注套扎疗法的临床应用

    为探索吸注套扎疗法治疗各期内痔及混合痔内痔部分的临床效果,用此疗法治疗痔1256例,治愈率100%;597例随访3~5年,无复发,术中术后均无大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表明,此疗法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治疗费用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郭广华;李震;郑华齐;潘彦杰;浦志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泰软膏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的临床应用

    为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170例Ⅲ、Ⅳ期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PPH术后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术后吻合口外敷肛泰软膏及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用凡士林纱条外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肛门疼痛、大便带血、发热、肛门坠胀、肛门水肿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泰软膏在预防和减少PPH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效果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李玉江;孙振飞;曾连红;张晓丽;李贵鑫;乔冠宇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阿米巴痢疾误诊原因分析及避免误诊的措施

    肠阿米巴病又称阿米巴痢疾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寄生于结肠引起的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近端结肠和盲肠,亦可侵袭全结肠,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果酱样大便等症状.由于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尤为相似,均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症状,较易误诊.因此,提高阿米巴痢疾的检出率,亦可明显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率及治愈率.

    作者:张威;宋太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瘘术后创面外用湿润烧伤膏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对188例肛瘘术后创面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外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12例,女76例;年龄13~65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至10年.治疗方法: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骶管麻醉.切开瘘管并将瘘管壁全部切除至正常组织,创面不予缝合,若创面较大,可部分缝合,部分敞开,明显出血处给予电凝止血.

    作者:韦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分段潜行切除内口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

    2005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科采用分段潜行切除内口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8例;年龄19~58岁;病程4个月至24年.高位复杂性肛瘘22例,低位复杂性肛瘘28例.2个外口18例,2个以上外口32例,多为4个外口.外口距肛缘均在3.8cm以上,长达12cm(弧形管).12例曾在院外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3例在院外行肛瘘手术(术式不详),后复发.

    作者:赵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PH治疗混合痔118例

    近年来,我们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期以上内痔及以内痔为主的环状混合痔11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65例,女53例;年龄23~75岁,平均49岁.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73例,Ⅳ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45例.均有便时痔核脱出,98例伴有便血.

    作者:王才刚;李凌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周脓肿伴左下肢坏死性筋膜炎1例

    患者男,39岁.以肛周肿痛3d入院.患者入院时肛周呈持续性胀痛,渐加重,行走、坐位时明显,无发热、寒战等症状.既往曾行肛周脓肿手术治疗,有糖尿病史10年,血糖控制不理想.专科检查:截石位,肛门无畸形,肛周1、6点见手术瘢痕,6点肿胀不明显,皮肤不红.触诊皮温高、压痛明显.

    作者:李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我们采用双黄连注射液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有间断性长期发作的腹痛、腹泻史.结肠镜检查病变肠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有浅小不规则溃疡.排除慢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克隆病.将慢性结肠炎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21~56岁;病程5个月至8年.

    作者:王月亭;王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

    我们采用外剥内扎法和药物治疗急性嵌顿痔1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24例,女32例;年龄26~83岁,平均43.6岁,其中60岁以上15例.治疗方法及结果:根据痔的水肿程度、痔核多少决定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痔核脱出、水肿程度轻者91例,直接采用外剥内扎法手术治疗:(1)用止血钳钳夹外痔顶部向外牵拉,暴露内痔,另取组织钳分开提起痔核,用弯剪在外痔两侧皮肤作V形切口,在皮下静脉丛与内括约肌之间剥离至齿状线上0.3cm.

    作者:吴国平;刘玉成;张建宾;杨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改良痔环切术治疗痔32例临床观察

    为观察改良的痔环切术治疗Ⅲ、Ⅳ期内痔的效果,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的痔环切术治疗Ⅲ、Ⅳ期内痔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术后随访6~36个月,治愈率100%,无并发症.结果表明,改良的痔环切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排便功能良好、费用低,可有效治疗Ⅲ、Ⅳ期内痔.

    作者:孙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制熏洗3号治疗血栓性外痔20例

    2010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自制熏洗3号中药水煎液治疗血栓性外痔2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26~56岁;病程1~2d.均为单个血栓外痔.药物组成及用法:黄连30g,芒硝30g,明矾30g,苦参30g,黄柏15g,川芎15g,白芷15g,冰片(后入)3g,没药10g,乳香10g,川椒30g.将上述药煎成药液约2000ml,倒入盆中,先熏洗,然后将药液加热,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将毛巾浸湿,折叠敷于痔核上热敷,每次30min,每日3次.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肛提肌维持盆腔器官正常功能的作用

    盆底肌由一对肛提肌和一对尾骨肌构成,肛提肌各部在泌尿、生殖及消化系统的作用各有侧重,本文就肛提肌功能进行介绍.1 肛提肌形态学研究1.1 尸体上肛提肌形态 尸体解剖中肛提肌呈漏斗状,它是一对三角形肌肉,两侧对称,由两侧盆底向中线行走.起自耻骨联合后面、肛提肌腱弓和坐骨棘,止于尾骨、肛尾韧带和会阴中心腱.在左右两肌的前内缘与耻骨联合之间有一空隙即盆隔裂孔,亦称盆底隧道,两肌的后缘与尾骨肌相接.

    作者:刘百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疾一号洗剂在肛肠病术后的应用

    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我们对肛肠病术后患者258例采用自制中药痔疾一号熏洗剂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67例,女91例;年龄17~88岁.痔疾一号药物组成及用法:苦参30g,蒲公英30g,黄柏30g,鱼腥草30g,芒硝30g,大黄20g,地榆20g,槐角20g,五倍子15g,枯矾15g,冰片10g,金银花20g,当归20g,桃仁20g.用法:痔疾一号熏洗剂由我院中药煎制室水煎后包装成袋,每袋100ml.

    作者:毕金宝;程彩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防治体会

    为减少和预防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根据患者个体化特点灵活正确选用手术方式与操作,包括正确扩肛、保护齿状线、保留皮桥、选择性内括约肌切断术等治疗痔病患者960例,观察术后肛缘水肿情况.结果显示,肛缘水肿发生率为4.1%.结果表明,正确选用手术方式,把好手术关,治疗个体化,可较好地预防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

    作者:王慧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地奥司明片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我们应用地奥司明片治疗肛门病术后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46例,女54例;平均年龄46.2岁;病程2~28年.肛裂切除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18例,瘘管切除术11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14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57例.

    作者:符发年;李莲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侧切扩肛术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89例

    我们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加术中扩肛预防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8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0例,女39例;年龄35~73岁,平均46岁;病程4~25年,平均11年.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按照痔体自然凹陷处,以母痔区为主,设计痔核分段及保留肛管皮桥、黏膜桥的部位与数量.

    作者:谭斌;王晓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与蛋白表达的影响

    为研究优化溃结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治疗机制,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脾益肠丸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优化溃结方组.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分组灌胃治疗后,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优化溃结方组、补脾益肠丸组、SASP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优化溃结方组与补脾益肠丸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优化溃结方组与SASP组比较,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结果表明,优化溃结方可以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TNF-α含量和TNF-α蛋白表达.

    作者:柳越冬;陶弘武;王长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栀逍遥散治疗伴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为观察丹栀逍遥散对伴抑郁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评分结果换算成抑郁严重度指数.从139例活动期UC患者中筛选出抑郁指数>0.5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64.1%(P<0.05).结果表明,伴有抑郁的UC患者服用丹栀逍遥散可提高疗效.

    作者:杨廷旭;复铭;苗龙;曾海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造影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为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采用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15例.结果显示,110例临床缓解,5例24h后症状加重而手术.结果表明,急攻疗法配合复方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不但方法简便,而且可及时动态观察病情,随时提供手术指征,安全有效.

    作者:徐永强;杨建梁;茹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