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黄卫枢

关键词:慢性腹泻, 辨证论治, 临床疗效
摘要:慢性腹泻是指每日排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溏薄,排出量大于200 g,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反复腹泻[1].病因复杂,病程长,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效果一般.笔者近年来以中医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外用治疗烧烫伤的研究进展

    近几十年来,医学界按照烧伤的原因将烧伤分为以下几种:热力烧伤、化学烧伤、电烧伤、放射性烧伤等.对不同烧伤的治疗与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也陆陆续续、有计划地开展了有关烧伤医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论从设备还是技术方面,烧伤治疗水平均取得了迅速发展[1].中医学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烧伤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医理论认为烧伤是火毒入侵人体所致,火热伤阴,导致阴阳失调,伤及腑脏,蕴毒腐肉.中医治疗以清热养阴解毒、收敛止痛、祛腐生肌为原则.近年来随着中医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中药外用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现将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吴德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颗粒联合非司米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单用米非司酮)和治疗组81例(血府逐瘀颗粒联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减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清P、FSH、LH及E2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FSH、LH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③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调节激素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荣;范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味桂枝茯苓颗粒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56例

    目的:观察加味桂枝茯苓颗粒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予加味桂枝茯苓颗粒[桂枝9 g(1.5包)、茯苓15 g(2.5包)、牡丹皮9 g(1.5包)、赤芍9 g(1.5包)、桃仁9 g(1.5包),泽泻15 g(2.5包)]加味治疗,每日1剂,水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服用其它相关药物.结果:56例中显效31例,占55.4%,有效17例,占30.4%,无效8例,占14.3%,总有效率为85.7%.结论:加味桂枝茯苓颗粒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军辉;伍松合;李峰;徐青;刘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予电针治疗.主穴(患侧):腰突穴;配穴(患侧):病变腰椎节段夹脊穴,环跳、秩边.隔天1次,每周六、日休患,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腰痛评分(JOA)及目测类比评分(VAS)变化.结果:治疗后VAS、JO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变化.方法:采集4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的SSR检测数据,与28例健康志愿者SSR检测数据相比较,观察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规律.结果: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病灶侧和病灶对侧SSR潜伏期显著延长,病灶侧波幅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SSR反射弧除有中枢的抑制外,可能还存在传入的障碍.

    作者:胡湘;何玉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灸治疗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失眠,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现代医学称之为“神经衰弱”,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由于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患者日间瞌睡、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紧张,严重者有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周围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症状,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作者:潘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良好.

    作者:祝美珍;朱爱;苏春寿;肖苗;胡跃强;胡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复方桑椹三七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桑椹三七(CMN)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试验法,观察CMN的急性毒性;连续灌胃复方桑椹三七30 d,观察复方桑椹三七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小鼠饮食、体重与血糖的影响.结果: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观察14天内小鼠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死亡,体重增长正常,解剖未见明显异常.CMN对正常小鼠饮水量、摄食量、体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CMN能明显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饮水量与空腹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O.01).结论:CMN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其对正常小鼠饮食、体重与血糖无明显影响;对高血糖模型小鼠饮水量、空腹血糖具有明显降低作用.

    作者:杜正彩;邓家刚;黄庆;范氏芳草;李好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予舒肝解郁胶囊与舍曲林治疗.疗程均为6周.用HAMD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PANSS量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及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总有效率舒肝解郁胶囊组为60.0%,舍曲林组为63.3%,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疗效与舍曲林相当,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韦群武;蒙晓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2例

    目的:探讨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42例,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并通过检测肝、肾功能来评价贴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42例中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89±1.70分、1.78±0.66分,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温阳止痛散贴敷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安全有效.

    作者:黄为阳;覃永健;冷文婷;黄在英;钟江;黄云淑;张衍;罗秋红;甘世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结合医用臭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结合医用臭氧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予医用臭氧疗法结合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23例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个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转氨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转氨酶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臭氧疗法结合柴胡疏肝散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转氨酶水平.

    作者:覃武海;陆石俊;刘辉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冒风热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新康泰克胶囊及银栀汤,对照组30例口服新康泰克胶囊及板蓝根颗粒;疗程为3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

    作者:钟云青;王秀峰;刘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味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脾胃湿热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连朴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 PDS(脾胃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加味连朴饮(黄连10 g、厚朴10 g、石菖蒲10 g、法半夏10 g、栀子10 g、黄芩10 g、陈皮10 g、芦根20 g、茵陈15 g、生薏苡仁15 g)水煎服,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多潘立酮片10 mg,每日3次.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症状都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胀、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连朴饮治疗PDS(脾胃湿热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温佩仪;赖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白药膏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及MMP-9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药膏对膝骨关节炎血清中IL-1β,TNF-α,MMP-9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白药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0例白药膏治疗组和20例塞来昔布对照组,治疗前后抽血,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1β,TNF-α及MMP-9含量;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MMP-9含量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IL-1β,TNF-α含量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药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良好,可能与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关.

    作者:王永乐;戴七一;覃学流;梁景云;龙飞攀;梁庆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服健脾理气化饮方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化饮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胸腔闭式引流后行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理气化饮方.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疗效、Karnofsky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75.8%,对照组为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化饮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少阴辨治失眠验案2例

    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心肾受伤而阴阳气血精神失调,水火不济阴阳失和常导致睡眠异常.《伤寒论》中有很多对失眠的描述,如“不得眠”、“不得卧”、“卧起不安”等[1].孙立军主任医师从《伤寒论》少阴病的角度辨治失眠疗效较好,现报道验案2例如下.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30例

    目的:观察升庥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的疗效.方法:将30例火热征象口僻患者给予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为86.67%.结论: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疗效显著.

    作者:白广龙;王中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华法林钠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心平律丸,每次6 g,每天3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纽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控制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肯定.

    作者:毕钰桢;何绪屏;张大创;燕竹青;陈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慢性腹泻是指每日排大便次数明显增多,大便溏薄,排出量大于200 g,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的反复腹泻[1].病因复杂,病程长,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效果一般.笔者近年来以中医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卫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清并用针灸法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39例

    目的:探讨温清并用针灸法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39例,予隔姜灸(温法)结合针刺(清法)治疗(双侧取穴),隔姜灸穴取大椎、肺俞、风门、脾俞、肾俞;针刺穴取曲池、合谷、列缺、迎香、印堂、外关、太冲.结果:显效16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温清并用针灸法是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倩;张久强;黄飞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