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祝美珍;朱爱;苏春寿;肖苗;胡跃强;胡玉英

关键词:清脑益元汤, 缺血性中风, 痰热腑实型,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良好.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桑椹三七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桑椹三七(CMN)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大给药量试验法,观察CMN的急性毒性;连续灌胃复方桑椹三七30 d,观察复方桑椹三七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高血糖模型小鼠饮食、体重与血糖的影响.结果: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观察14天内小鼠无明显中毒症状,无死亡,体重增长正常,解剖未见明显异常.CMN对正常小鼠饮水量、摄食量、体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CMN能明显降低高血糖模型小鼠饮水量与空腹血糖,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O.01).结论:CMN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其对正常小鼠饮食、体重与血糖无明显影响;对高血糖模型小鼠饮水量、空腹血糖具有明显降低作用.

    作者:杜正彩;邓家刚;黄庆;范氏芳草;李好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配合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日,早晚饭前30 min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基本方药:黄芪50 g,太子参20 g,白术15 g,当归6 g,陈皮6 g,升麻6 g,柴胡6g,炙甘草9g.两组疗程均为8周,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疗效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勇华;张学宁;刘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清并用针灸法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39例

    目的:探讨温清并用针灸法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过敏性鼻炎患者39例,予隔姜灸(温法)结合针刺(清法)治疗(双侧取穴),隔姜灸穴取大椎、肺俞、风门、脾俞、肾俞;针刺穴取曲池、合谷、列缺、迎香、印堂、外关、太冲.结果:显效16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温清并用针灸法是治疗慢性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倩;张久强;黄飞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42例

    目的:探讨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42例,7天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并通过检测肝、肾功能来评价贴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42例中痊愈15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7.89±1.70分、1.78±0.66分,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P<0.01);温阳止痛散贴敷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温阳止痛散贴敷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安全有效.

    作者:黄为阳;覃永健;冷文婷;黄在英;钟江;黄云淑;张衍;罗秋红;甘世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79例

    目的:观察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痰浊上扰型偏头痛患者79例,给予口服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并随症加减,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5~8个疗程的治疗,并随访1个月,治愈41例,显效24例,显愈率82.28%.结论:升降散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扰型偏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黎胜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任绪东运用五白蠲痛饮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疾病,常于40岁后起病,女性较多;主要表现为在三叉神经分性布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的极为剧烈的疼痛,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所引起[1].吾师任绪东主任医师是莱芜市中医医院脑病一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三叉神经痛别具匠心,颇有经验.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亓慧敏;陈建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HPLC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目的:建立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apcellpak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0:90);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5-羟甲基糠醛在0.0677~270.8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n=5);平均回收率为100.21%,RSD为0.7%(n=6).结论:所建立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质量控制.

    作者:严赟;张赟赟;罗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大黄(庶虫)虫丸对肝癌介入治疗致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对肝癌介入治疗后所致肝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0例因肝癌施行经导管化疗栓塞后致肝纤维化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纤维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大黄(庶虫)虫丸,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层粘蛋白(LN)、肝胆酸(CG)、三型前胶原肽(PCⅢ)无明显升高或降低.对照组治疗后HA,LN,CG,PCⅢ均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HA,LN,PCⅢ,CG等4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所致的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谢美清;赵晓芳;刘旭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服健脾理气化饮方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化饮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6例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胸腔闭式引流后行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健脾理气化饮方.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结束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疗效、Karnofsky评分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75.8%,对照组为5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理气化饮方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段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于功浩临床验案3则

    于功浩副主任医师悬壶三十余载,曾师从多名名老中医,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在我院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于老临证辨证细腻,用药灵活,常温清补泻同用,但有主次先后之分,且善于运用经方加减治疗疾病,故每获良效.吾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兹录验案数则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方英;张凤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服用华法林钠片和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心平律丸,每次6 g,每天3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纽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率控制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心平律丸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肯定.

    作者:毕钰桢;何绪屏;张大创;燕竹青;陈颖颖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30例

    目的:观察升庥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的疗效.方法:将30例火热征象口僻患者给予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临床治愈26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0%,治愈率为86.67%.结论:升麻葛根汤合升降散治疗热象口僻疗效显著.

    作者:白广龙;王中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颗粒联合非司米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15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单用米非司酮)和治疗组81例(血府逐瘀颗粒联用米非司酮),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①两组治疗后子宫及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子宫和肌瘤体积减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清P、FSH、LH及E2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FSH、LH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③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颗粒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调节激素水平,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春荣;范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9%,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清脑益元汤治疗痰热腑实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良好.

    作者:祝美珍;朱爱;苏春寿;肖苗;胡跃强;胡玉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初议小儿“脱被征”

    “脱被征”是指由于多因素、多病因引起小儿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经常脱离被褥覆盖的现象.“脱被征”是小儿的一种行为结果,文献未有记载,本文首次提出.传统有“蹬被”、“踢被”等俗称,这种现象在儿童中司空见惯,因此多数家长认为是正常生理行为,部分人虽然认为是不好行为,会引起小儿受凉,也曾有人想用一些法子,控制和纠正脱被,如用“睡袋”、“蹬被报警器”、“防蹬被”等,但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很少有人认为它是病态行为,更很少有人去研究此行为之前因后果.

    作者:梁文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少阴辨治失眠验案2例

    失眠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心肾受伤而阴阳气血精神失调,水火不济阴阳失和常导致睡眠异常.《伤寒论》中有很多对失眠的描述,如“不得眠”、“不得卧”、“卧起不安”等[1].孙立军主任医师从《伤寒论》少阴病的角度辨治失眠疗效较好,现报道验案2例如下.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予电针治疗.主穴(患侧):腰突穴;配穴(患侧):病变腰椎节段夹脊穴,环跳、秩边.隔天1次,每周六、日休患,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腰痛评分(JOA)及目测类比评分(VAS)变化.结果:治疗后VAS、JO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健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近况

    高泌乳素血症(HP)是指外周血中泌乳素(PR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继而引起的闭经、溢乳、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多发生在女性.中医学无此病名,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中医理论探讨本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辨证分期论治、专方验方、单味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物等治疗本病,研究显示,中医药在阻止其证候转变、提高西药疗效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凌云;孙妍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对照组予脑复康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两组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检验.结果:两组治疗后比治疗前MMSE评分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DL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粘度、血沉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肺宣肺降浊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天威;唐农;赵清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冒风热证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新康泰克胶囊及银栀汤,对照组30例口服新康泰克胶囊及板蓝根颗粒;疗程为3天,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疗效、体温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加服银栀汤治疗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

    作者:钟云青;王秀峰;刘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